【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水带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器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防水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消防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传统的消防水带一般是塑料扁丝、合成纤维或纱线、亚麻编织物等按照经纬纺织而成的编织层为主体实现水带耐压的骨架主体,但是编织层具有空隙无法阻止水分漏出,然后在编织层内层内衬材料层以实现防水性能。现有的消防水带的制造方法主要有2种:第一种是将内衬材料层、编织层和外包覆层复合成水带壁面,然后再搭接形成水带管道。第二种是直接将塑料扁丝、合成纤维或纱线、亚麻编织物立体编制成水带管,然后将制造好的内衬管和外包覆管涂覆粘结剂套入粘结固定而成。第一种方法制造简单,但防漏性和耐压性有限。第二种方法制造相对有难度,但防漏性和耐压性均更高。申请号为200710014126.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消防水带,包括橡塑管、筒状骨架、涂层;该消防水带的制造方法:a、经线与纬线进行交织形成筒状骨架;b、将制造橡塑管的原料聚氯乙烯、硬脂酸镉、丁晴橡胶、二辛脂油、硬脂酸钙锌、轻质碳酸钙粉、硬脂酸钡混合;c、将混合后的橡塑管原料加热,将加热后的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水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内衬圆筒的制备首先,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氯乙烯32~46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2~18份、石墨烯0.3~0.6份、纳米二氧化钛0.5~2.1份、高粘凹凸棒石粘土7~15份、轻质碳酸钙20~30份、增塑剂9~13份、防老剂1~4份;其次,称取配比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90~100℃,边搅拌边加入配比量的石墨烯,搅拌反应2~3h,得到产物a1;再次,将产物a1、配比量的聚氯乙烯、纳米二氧化钛、轻质碳酸钙、增塑剂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投入到密炼机中混炼3~5min,然后再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水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内衬圆筒的制备首先,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氯乙烯32~46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2~18份、石墨烯0.3~0.6份、纳米二氧化钛0.5~2.1份、高粘凹凸棒石粘土7~15份、轻质碳酸钙20~30份、增塑剂9~13份、防老剂1~4份;其次,称取配比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90~100℃,边搅拌边加入配比量的石墨烯,搅拌反应2~3h,得到产物a1;再次,将产物a1、配比量的聚氯乙烯、纳米二氧化钛、轻质碳酸钙、增塑剂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投入到密炼机中混炼3~5min,然后再加入配比量的高粘凹凸棒石粘土和防老剂,继续混炼1~3min,得到混合物a2;最后,将混合物a2在开炼机上补充混炼3~5min,然后挤压并冷却,即得所述内衬圆筒;(2)编织层的制备采用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纤维进行编织,形成筒状骨架,即得所述编织层;(3)加强外层材料的制备首先,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丙烯酰胺25~32份、聚氨酯10~17份、石墨烯0.2~0.8份、白炭黑7~1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2份、硬脂酸锌1~5份、纳米氧化镁6~12份、光稳定剂0.5~1.8份、抗氧化剂1.2~2.5份;其次,将配比量的聚丙烯酰胺、聚氨酯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升温至60~70℃,向反应釜中加入石墨烯,恒温反应1~2h,得到产物b1;再次,将产物b1苯二甲酸二丁酯、硬脂酸锌、纳米氧化镁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置于转速为2000转/min的剪切机中与白炭黑、邻剪切分散20~30min,然后再向混合物中加入光稳定剂、抗氧化剂,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加强外层材料;(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仙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择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