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I-Fi通讯协议的通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768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8:29
一种基于LI‑Fi通讯协议的通讯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存在寄生电荷和余留电荷导致用于Li‑Fi编码的时钟信号实施时延迟高、精度低、缺乏有效Li‑Fi接收模块且不具有电源匹配特性的技术问题。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包括:电源和通讯负载电路;第一编程逻辑门阵列;第二编程逻辑门阵列,连接有光敏放大电路;第一场效应管,接收第一编程逻辑门阵列输出的占空比调制时钟且导通或关闭电源;振荡电路,接收第一场效应管输出的第一调制电源、接收第二编程逻辑门阵列输出的控制时钟且补偿或泄放第一场效应管输出的第一调制电源;第二场效应管,受控于振荡电路且与第一场效应管构成降压开关电路结构;占空比检测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I-Fi通讯协议的通讯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通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I-Fi通讯协议的通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通讯技术的发展,电力线载波和有线互联逐渐演变为无线电互联。现如今无线电互联也向未来迈出了重要一步,出现了Li-Fi光电互联。Li-Fi光电互联,目前主要存在难以实现信号时钟的无损传递。由于电源电路和驱动电路中有开关的寄生电荷以及电容电感器件的余留电荷积累,在下次开启电源时,开通瞬间的冲击电荷幅值很高,与寄生电荷或余留电荷叠加后,容易损坏电路元件(如通讯负载电路的LED无序闪烁);通常,现有技术没有设置反馈式过冲保护,利用缓冲电路进行中间过滤,缓冲电路可分为开通缓冲电路和关断缓冲电路。开通缓冲电路利用电感与器件串联来抑制器件的电流上升率,利用的是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原理。但是开通缓冲电感会在器件有关断动作时时产生关断尖峰电压,造成器件过压,所以开通缓冲电路相对用得较少。关断缓冲电路最基本的思想是利用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原理减小器件瞬时电压变化和抑制尖峰电压,同时也可以减小器件的开关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I-Fi通讯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LI‑Fi通讯协议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和通讯负载电路;第一编程逻辑门阵列,用于控制电源占空比;第二编程逻辑门阵列,用于控制余留电荷泄放和切断空载电源且用于构建接收通路,连接有光敏放大电路;第一场效应管,接收第一编程逻辑门阵列输出的占空比调制时钟且导通或关闭电源;振荡电路,具有泄放电路结构,接收第一场效应管输出的第一调制电源、接收第二编程逻辑门阵列输出的控制时钟且补偿或泄放第一场效应管输出的第一调制电源;第二场效应管,受控于振荡电路且与第一场效应管构成降压开关电路结构;低噪声隔离器,用于隔离振荡电路和通讯负载电路;其中,所述的电源包括用于降低振荡延迟的同步整流器;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I-Fi通讯协议的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和通讯负载电路;第一编程逻辑门阵列,用于控制电源占空比;第二编程逻辑门阵列,用于控制余留电荷泄放和切断空载电源且用于构建接收通路,连接有光敏放大电路;第一场效应管,接收第一编程逻辑门阵列输出的占空比调制时钟且导通或关闭电源;振荡电路,具有泄放电路结构,接收第一场效应管输出的第一调制电源、接收第二编程逻辑门阵列输出的控制时钟且补偿或泄放第一场效应管输出的第一调制电源;第二场效应管,受控于振荡电路且与第一场效应管构成降压开关电路结构;低噪声隔离器,用于隔离振荡电路和通讯负载电路;其中,所述的电源包括用于降低振荡延迟的同步整流器;其中,所述的第一编程逻辑门阵列还通过占空比检测器采集同步整流器输出端的占空比特征且所述的第一编程逻辑门阵列传递占空比特征至所述第二编程逻辑门阵列,所述第二编程逻辑门阵列反馈输出同步调制时钟至同步整流器;其中,所述通讯负载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复位电路、LED驱动器和LED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汇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