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移翻转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39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平移翻转流水线,包括工装板架、平移轨道、翻转轨道、工装板、导向杆、导向槽、转板、转轴、转盘、大重锤、小重锤、定侧板、动侧板、拉块、弹簧、卡槽和文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打破了传统概念,利用工装板自动翻转减小流水线旋转而产生的占地面积,并且符合人机工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整个流水线的旋转,机动人不动,保证了安全;在工装板上加装可跟随工装板节奏旋转的转板,便于操作人员对图纸和工作表的查看,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移翻转流水线
本技术涉及线束装配流水线,特别是指一种平移翻转流水线。
技术介绍
线束装配流水线是线束行业内是不可或缺的流水作业设备,传统的流水线是依据轨道或者链条带动整个流水线旋转,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不符合人机工程、影响效率,同时由于操作员站在流程线上,在流水线旋转操作员跟随旋转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平移翻转流水线,解决了现有线束流水线占地面积大、效率低、危险性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移翻转流水线,包括运输轨道和工装板架,所述的运输轨道与工装板架配合,运输轨道包括两条平移轨道和两条翻转轨道,平移轨道和翻转轨道相互首尾配合形成循环流水线,工装板架上设有活动的工装板,工装板上设有导向杆,翻转轨道处设有导向槽,导向杆与导向槽配合,工装板上设有转板,转板与转轴连接,转轴穿过工装板与转盘连接,转盘上设有大重锤和小重锤,转板的两侧设有定侧板,右侧的定侧板处设有动侧板,动侧板与穿过右侧的定侧板的拉块连接,动侧板与右侧的定侧板之间设有弹簧,左侧的定侧板和动侧板上均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文件板。所述的平移轨道的驱动电机和翻转轨道的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分别与计时器、报警器电连接。所述的转板的下部设有若干组悬挂装置,每组悬挂装置包括左右两个耳座,耳座固定在转板上,右侧的耳座上穿设有挂销,挂销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右侧的耳座之间设有套在挂销上的弹簧。所述的文件板上设有夹子。所述的导向杆上设有轴承,轴承与导向槽配合。所述的导向槽为弧形导向槽。本技术的优点:打破了传统概念,利用工装板自动翻转减小流水线旋转而产生的占地面积,并且符合人机工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整个流水线的旋转,机动人不动,保证了安全;在工装板上加装可跟随工装板节奏旋转的转板,便于操作人员对图纸和工作表的查看,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转板主视图。图5为图4的B-B向视图。图中:1-平移轨道,2-翻转轨道,3-工装板架,4-工装板,5-导向杆,6-导向槽,7-轴承,8-转板,9-定侧板,10-动侧板,11-卡槽,12-文件板,13-转轴,14-转盘,15-大重锤,16-小重锤,17-弹簧,18-拉块,19-耳座,20-挂销,21-限位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平移翻转流水线,包括运输轨道和工装板架3,所述的运输轨道与工装板架3配合,运输轨道包括两条平移轨道1和两条翻转轨道2,平移轨道1和翻转轨道2相互首尾配合形成循环流水线,工装板架3上设有活动的工装板4,工装板4上设有导向杆5,翻转轨道2处设有导向槽6,导向杆5与导向槽6配合,工装板4上设有转板8,转板8与转轴13连接,转轴13穿过工装板4与转盘14连接,转盘14上设有大重锤15和小重锤16,转板8的两侧设有定侧板9,右侧的定侧板9处设有动侧板10,动侧板10与穿过右侧的定侧板9的拉块18连接,动侧板10与右侧的定侧板9之间设有弹簧17,左侧的定侧板9和动侧板10上均设有卡槽11,卡槽11内设有文件板12。所述的平移轨道1的驱动电机和翻转轨道2的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分别与计时器、报警器电连接。所述的转板8的下部设有若干组悬挂装置,每组悬挂装置包括左右两个耳座19,耳座19固定在转板8上,右侧的耳座19上穿设有挂销20,挂销20上设有限位凸起21,限位凸起21与右侧的耳座19之间设有套在挂销20上的弹簧17。所述的文件板12上设有夹子。所述的导向杆5上设有轴承7,轴承7与导向槽6配合。所述的导向槽6为弧形导向槽。本技术采用两条平移轨道和两条翻转轨道,平移轨道和翻转轨道间隔设置、首尾衔接围成循环的流水线,操作员在两个平移轨道对线束进行装配,这一面的装配完成后,平移轨道启动,平移轨道将工装板架输送至翻转轨道处,平移轨道停止,翻转轨道启动,翻转轨道将工装板架输送至另一面的平移轨道,翻转轨道停止,平移轨道启动,翻转轨道运行的同时,导向槽对工装板上的导向杆进行导向,实现工装板的翻转,另一侧的操作员继续对工装板上的线束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将线束取下,工装板通过翻转轨道循环至平移轨道,周而复始。由于装配一套线束所需要的时间基本稳定,翻转一面的工作板所需要的时间基本稳定,因此在采用计时器对装配和翻转进行计时,当运输轨道完成工作板翻转后,计时器重新开始计时,一定时间后,操作员已经完成装配,计时器达到设定值对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警报器警报,同时平移轨道和翻转轨道的驱动电机开始工作,一定时间后,翻转完成工作板就位,计时器重新开始计时,操作员继续进行装配,周而复始。工装板上设有可以转动的转板,转板用于放置工作板,工作板的一侧卡在左侧定侧板的卡槽内,工作板卡的另一侧卡在动侧板的卡槽内,动侧板与右侧的定侧板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对动侧板提供压力,使得动侧板和左侧定侧板能够夹住工作板,使得工作板能够不轻易松开,如果需要取出工作板,则需要将拉动拉块,拉块带动动侧板松开工作板,从而取出工作板。当工装板位于平移轨道时,转板在大重锤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竖直的状态,操作人员能够查看工作板上的图纸或者表格,小重锤设在大重锤的一侧,重量比大重锤轻,小重锤并不能对大重锤造成影响,只是稍微将转盘的重心偏移,当工装板位于翻转轨道需要翻转时,工装板的倾角逐渐变化,此时小重锤对转盘的偏心作用使得转盘发生旋转,当工装板翻转至另一侧时,转盘在大重锤的作用下使得转板发生相应的旋转,避免工作板上的图纸或者表格的字体颠倒,对操作人员的工作造成影响。转板上的悬挂装置用于悬挂操作工具,例如夹子或者胶带,悬挂装置包括两个耳座,一侧耳座的耳座穿设有挂销,挂销在弹簧在作用下顶住另一侧的耳座,工具则挂在挂销上避免掉落,当需要取出工具时,拉动挂销,即可取出工具对线束进行操作。导向杆上的轴承能够减少导向杆与导向槽之间的摩擦,优化工装板的翻转效果,同时将导向槽设计成弧形的,避免工装板的翻转过于突兀,使得翻转更加平滑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移翻转流水线,包括运输轨道和工装板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轨道与工装板架(3)配合,运输轨道包括两条平移轨道(1)和两条翻转轨道(2),平移轨道(1)和翻转轨道(2)相互首尾配合形成循环流水线,工装板架(3)上设有活动的工装板(4),工装板(4)上设有导向杆(5),翻转轨道(2)处设有导向槽(6),导向杆(5)与导向槽(6)配合,工装板(4)上设有转板(8),转板(8)与转轴(13)连接,转轴(13)穿过工装板(4)与转盘(14)连接,转盘(14)上设有大重锤(15)和小重锤(16),转板(8)的两侧设有定侧板(9),右侧的定侧板(9)处设有动侧板(10),动侧板(10)与穿过右侧的定侧板(9)的拉块(18)连接,动侧板(10)与右侧的定侧板(9)之间设有弹簧(17),左侧的定侧板(9)和动侧板(10)上均设有卡槽(11),卡槽(11)内设有文件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移翻转流水线,包括运输轨道和工装板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轨道与工装板架(3)配合,运输轨道包括两条平移轨道(1)和两条翻转轨道(2),平移轨道(1)和翻转轨道(2)相互首尾配合形成循环流水线,工装板架(3)上设有活动的工装板(4),工装板(4)上设有导向杆(5),翻转轨道(2)处设有导向槽(6),导向杆(5)与导向槽(6)配合,工装板(4)上设有转板(8),转板(8)与转轴(13)连接,转轴(13)穿过工装板(4)与转盘(14)连接,转盘(14)上设有大重锤(15)和小重锤(16),转板(8)的两侧设有定侧板(9),右侧的定侧板(9)处设有动侧板(10),动侧板(10)与穿过右侧的定侧板(9)的拉块(18)连接,动侧板(10)与右侧的定侧板(9)之间设有弹簧(17),左侧的定侧板(9)和动侧板(10)上均设有卡槽(11),卡槽(11)内设有文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良白春良李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天海环球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