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平衡荧光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21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平衡荧光轮,包括转盘和马达,转盘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上并位于转盘受光区的密度不同的至少两色段,马达通过套设于其转轴上的轴套与基板相连接以带动转盘旋转,基板还设有位于转盘非受光区的重量移除部以形成贯穿基板正,背端面的第一贯穿结构,所第一贯穿结构使转盘保持动平衡。通过在基板上设置重量移除部去匹配转盘左右上下的质量不均,实现转盘平衡,重量移除部为贯穿基板的贯穿结构,不但兼顾了基板厚度较小的特点,而且具有基板散热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平衡荧光轮
本技术涉及投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平衡荧光轮。
技术介绍
荧光轮是通过激光激发荧光粉使之产生荧光,是目前作为低成本的激光投影机的关键器件。正常的荧光轮有1~2个不同的色段,不同的色段使用不同的荧光粉,不同的荧光粉密度也不一样,这样就使得整圆的铝片基板点上不同角度的色段时,其左右会及上下质量不一样,导致不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平衡荧光轮,通过在基板上设置重量移除部,去匹配转盘左右上下的质量不均,实现转盘动平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平衡荧光轮,包括转盘和马达,所述转盘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转盘受光区的密度不同的至少两色段,所述马达通过套设于其转轴上的轴套与所述基板相连接以带动所述转盘旋转,所述基板还设有位于所述转盘非受光区的重量移除部以形成贯穿所述基板正,背端面的第一贯穿结构,所述第一贯穿结构使所述转盘保持动平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贯穿结构为与所述转盘中心同心的扇环形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套设有重量移除部以形成位于所述轴套正端面或背端面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一贯穿结构和所述凹陷结构使所述转盘保持动平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陷结构为与所述转盘中心同心的扇环形或扇形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套位于所述转盘正端面一侧或背端面一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色段均为设于所述基板正端面上的荧光粉片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还设有位于所述转盘受光区并贯穿其正,背端面的第二贯穿结构,其中一个所述色段为组装于所述第二贯穿结构中的透光基底,至少一个所述色段为设于所述基板正端面上的荧光粉片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透光基底为玻璃基底。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为铝基板。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公开的预平衡荧光轮,通过在基板上设置重量移除部去匹配转盘左右上下的质量不均,实现转盘平衡,重量移除部为贯穿基板的贯穿结构,不但兼顾了基板厚度较小的特点,而且具有基板散热的功能;2)本技术公开的预平衡荧光轮,通过在轴套上设置重量移除部,当荧光轮使用某些特定形状的基板时,单单在基板上设置重量移除部已经无法满足整个产品的预平衡要求了,在轴套上设置重量移除部,这样就减小了重量移除部的大小,使基板因为重量移除部太大不平整而报废的概率大大减小,轴套上的重量移除部设置为凹陷结构,兼顾了轴套厚度较大和直径较小的特点;3)本技术公开的预平衡荧光轮,轴套设于基板正端面一侧,可防止基板因高速旋转脱离轴套甩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荧光轮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转盘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轴套的主视图。其中:10、转盘;11、基板;12,13、色段;14、第一贯穿结构;20、马达;21、转轴;31、轴套;32、凹陷结构;33、垫圈。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至图3,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荧光轮,包括转盘10和马达20,转盘10包括基板11和设于基板12上并位于转盘受光区的密度不同的两色段12,13,马达20通过套设于其转轴21上的轴套31与基板11相连接以带动转盘旋转,基板11还设有位于转盘非受光区的重量移除部以形成贯穿基板11正,背端面的第一贯穿结构14,第一贯穿结构14使转盘保持动平衡。通过在基板上设置重量移除部去匹配转盘左右上下的质量不均,实现转盘平衡,重量移除部为贯穿基板的贯穿结构,不但兼顾了基板厚度较小的特点,而且具有基板散热的功能。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贯穿结构14为与转盘中心同心的扇环形结构。一种实施方式中,轴套31设有重量移除部以形成位于轴套31正端面或背端面的凹陷结构32,凹陷结构32与第一贯穿结构14使转盘保持动平衡。通过在轴套31上设置重量移除部,当荧光轮使用某些特定形状的基板时,单单在基板上设置重量移除部已经无法满足整个产品的预平衡要求了,在轴套上设置重量移除部,这样就减小了基板上重量移除部的大小,使基板因为重量移除部太大不平整而报废的概率大大减小,轴套的重量移除部设置为凹陷结构,兼顾了轴套厚度较大和直径较小的特点。一种实施方式中,凹陷结构32为与转盘中心同心的扇环形或扇形结构。一种实施方式中,轴套31位于转盘正端面一侧,可防止基板因高速旋转脱离轴套甩出。一种实施方式中,轴套位于转盘背端面一侧。一种实施方式中,色段12,13均为设于基板11正端面上的荧光粉片层。一种实施方式中,基板11还设有位于转盘受光区并贯穿其正,背端面的第二贯穿结构,色段13为组装于第二贯穿结构中的透光基底,色段12为设于基板11正端面上的荧光粉片层。第二贯穿结构为孔,既可提高平整度,又可防止透光基底脱出。一种实施方式中,透光基底为玻璃基底。一种实施方式中,基板11为铝基板。一种实施方式中,轴套31设于转盘的正端面一侧。一种实施方式中,马达20还设有套设于其转轴上并位于转盘背端面一侧的垫圈3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平衡荧光轮,包括转盘和马达,所述转盘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转盘受光区的密度不同的至少两色段,所述马达通过套设于其转轴上的轴套与所述基板相连接以带动所述转盘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设有位于所述转盘非受光区的重量移除部以形成贯穿所述基板正、背端面的第一贯穿结构,所述第一贯穿结构使所述转盘保持动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平衡荧光轮,包括转盘和马达,所述转盘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转盘受光区的密度不同的至少两色段,所述马达通过套设于其转轴上的轴套与所述基板相连接以带动所述转盘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设有位于所述转盘非受光区的重量移除部以形成贯穿所述基板正、背端面的第一贯穿结构,所述第一贯穿结构使所述转盘保持动平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平衡荧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穿结构为与所述转盘中心同心的扇环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平衡荧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设有重量移除部以形成位于所述轴套正端面或背端面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一贯穿结构和所述凹陷结构使所述转盘保持动平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平衡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际新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吉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