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自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汽车自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逐渐代替传统的燃油汽车而被广泛使用,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充电的重要配套设施,而传统中的充电桩设置模式较为简单,充电过程中需要依靠人力手动插接,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且存在较大的操作隐患,同时传统充电桩内部的导电部位一般都是暴露在外界,人为意外接触后易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自充电装置。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电动汽车自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内部的充电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上方的光伏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中的第一滑动腔以及设置与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的所述充电桩中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顶壁设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中滑动安装有充电头,所述第二滑动腔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充电头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斜面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底壁设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中滑动安置有与所述充电头底部固定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中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自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内部的充电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上方的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中的第一滑动腔以及设置与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的所述充电桩中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顶壁设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中滑动安装有充电头,所述第二滑动腔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充电头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斜面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底壁设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中滑动安置有与所述充电头底部固定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中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中螺纹配合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动腔左侧内壁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自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内部的充电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上方的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中的第一滑动腔以及设置与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的所述充电桩中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顶壁设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中滑动安装有充电头,所述第二滑动腔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充电头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斜面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底壁设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中滑动安置有与所述充电头底部固定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中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中螺纹配合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动腔左侧内壁中,且右侧端与第一电机左侧端面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动腔右侧内壁中,所述第一滑动腔与所述第一转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中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筒,所述第一转动腔内顶壁左右延伸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底壁色和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转动腔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中且顶部末端固定设有第一转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伸入所述第一转动腔中且与所述转动筒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转动腔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顶部伸入所述第一转动腔中且顶部末端与所述转动筒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伸入所述第二安装槽中且底部末端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安装槽左侧内壁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左侧端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机右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四滑动腔中可上下滑动的安装有滑动台,所述滑动台内底部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中固定设有导电块,所述滑动台顶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中螺纹配合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中且顶部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转动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自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