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09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雾探测器,涉及消防技术领域,用于提供一种环境空气进出内部检测室的流动路径,该流动路径在周向方向上不间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烟雾探测器,包括底座和上盖,上盖上设置有气流槽,由于气流槽分别沿上盖的周向方向设置,即气流槽围绕上盖的整个周边建立,因此形成个一在周向方向上不间断的流动路径,从而为环境空气和烟雾颗粒进入内部检测室提供最小阻塞的空气流动路径,使环境空气和烟雾颗粒能够快速有效地进入和离开内部检测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雾探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
,特别地涉及一种烟雾探测器。
技术介绍
在电烟雾探测器中,为了提供气流(空气流入和流出)的同时平衡腔室内部与环境光隔离的需要,一般在腔室中设置一系列的叶片或挡板等障碍物,从而最大程度地阻止环境光进入腔室,但是这样也同时制约了腔室内和腔外的气流流动,这些气流路径中多方向的障碍物不仅会产生气流交叉路径干扰和逆流状况,而且还会在叶片/挡板和空气中的颗粒之间产生摩擦力,摩擦力会阻止空气中的颗粒的移动从而使空气流动受阻,进而导致许多颗粒粘附在叶片或挡板上,进而对探测器的灵敏度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雾探测器,用于提供一种环境空气进出内部检测室的流动路径,该流动路径在周向方向上不间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雾探测器,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上盖扣合在所述底座上从而形成内部检测室,所述底座包括下检测室,所述下检测室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光源安装部和第一传感器安装部,所述上盖包括上检测室和环绕地设置在所述上检测室外部的环形腔室,所述上检测室和所述环形腔室中分别设置有第二光源安装部和第二传感器安装部,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扣合后,所述第一光源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光源安装部相互配合并形成光源安装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部相互配合并形成传感器安装构件;其中,所述环形腔室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上盖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气流槽,多个所述气流槽分别沿所述上盖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气流槽使所述环形腔室与外界连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腔室的外壁上沿所述环形腔室的周向方向等间距地设置有第一柱状体,所述第一柱状体沿所述环形腔室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柱状体之间形成凹槽,所述气流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柱状体的两侧使所述凹槽与所述环形腔室相连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上端与所述环形腔室的外壁之间的交界处采用圆滑过渡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环形腔室的径向方向向内凸出的第二柱状体,所述第二柱状体与所述第一柱状体沿所述环形腔室的周向方向交替设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柱状体和所述第二柱状体的高度均小于所述上检测室的高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检测室的顶壁上设置有杂散光反射抑制元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检测室的底壁上设置有垂直挡光板,所述垂直挡光板位于所述第一光源安装部和第一传感器安装部之间,且所述垂直挡光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检测室的底壁与传感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源安装部与所述下检测室中心的连线以及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部与所述下检测室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源安装部从所述下检测室中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外部,所述第一光源安装部上位于所述底座外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导线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部上并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下检测室底部的导线孔和集尘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气流槽分别沿上盖的周向方向设置,即气流槽围绕上盖的整个周边建立,因此形成个一在周向方向上不间断的流动路径,从而为环境空气和烟雾颗粒进入内部检测室提供最小阻塞的空气流动路径,使环境空气和烟雾颗粒能够快速有效地进入和离开内部检测室。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烟雾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上盖的立体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底座的立体仰视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附图标记:1-底座;2-上盖;4-凸块;5-插槽;6-挡板;11-第一光源安装部;12-第一传感器安装部;13-下检测室;14-垂直挡光板;15-第三柱状体;16-卡合台阶;17-固定脚;21-第二光源安装部;22-第二传感器安装部;23-上检测室;24-环形腔室;25-气流槽;26-杂散光反射抑制元件;27-卡合部;28-支撑部;111-导线槽;121-导线孔;122-集尘槽;241-第一柱状体;242-凹槽;243-第二柱状体;261-锯齿形内顶壁;262-阻挡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雾探测器,包括底座1和上盖2,上盖2和底座1均为圆柱形空心结构,上盖2扣合在底座1上从而形成内部检测室。具体来说,底座1包括下检测室13,下检测室13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光源安装部11和第一传感器安装部12,其中,第一光源安装部11为光源安装座,第一传感器安装部12为传感器安装座。上盖2包括上检测室23和环绕地设置在上检测室23外部的环形腔室24,上检测室23和环形腔室24中分别设置有第二光源安装部21和第二传感器安装部22,其中,第二光源安装部21为光源安装盖,第二传感器安装部22为传感器安装盖。将上盖2和底座1扣合后,第一光源安装部11和第二光源安装部21相互配合并形成光源安装构件,第一传感器安装部12和第二传感器安装部22相互配合并形成传感器安装构件。其中,光源为发光二极管,传感器为光敏传感器。如图2所示,环形腔室24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沿上盖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气流槽25,多个气流槽25分别沿上盖2的周向方向设置,气流槽25使环形腔室24与外界连通。上盖2的周边被多个气流槽25所围绕,因此多个气流槽25为环境空气和烟雾颗粒进入上检测室23提供最小阻塞的空气流动路径,从而使环境空气和烟雾颗粒能够快速有效地进入和离开内部检测室。进一步地,环形腔室24的外壁上沿环形腔室24的周向方向等间距地设置有第一柱状体241,第一柱状体241沿环形腔室24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两个相邻的第一柱状体241之间形成凹槽242,气流槽25分别设置在第一柱状体241的两侧使凹槽242与环形腔室24相连通。第一柱状体241的两侧均设置有气流槽25,能够在防止环境光进入环形腔室24的同时使通过环形腔室24的被动的环境气流最大化。在环形腔室24的周向方向上,气流槽25并不贯穿第一柱状体241,也就是说,第一柱状体241的两侧的两个气流槽25之间并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分别与环形腔室24相连通,从而形成一个空气流动路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仅对气流进出内部检测室提供最小限度的阻挡,但是又为环境光进入内部检测室提供最大限度的阻碍,换言之,气流能够轻松地进入环形腔室24,但是环境光却无法进入。凹槽242的上端与环形腔室24的外壁之间的交界处采用圆滑过渡连接,如图3所示的A处,采用圆角过渡连接,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光在周向方向上进入环形腔室24的可能性。环形腔室24的内壁上设置有沿环形腔室24的径向方向向内凸出的第二柱状体243,第二柱状体243与第一柱状体241沿环形腔室24的周向方向交替设置,第二柱状体243能够在径向方向上阻挡光进入环形腔室24。由于第二柱状体243与第一柱状体241交替设置,因此每一个第二柱状体243均与一个凹槽242处于一条相同的直径方向上,以降低制造的难度。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来自杂散光反射的信号,第一柱状体241和第二柱状体243的高度均小于上检测室23的高度,即上检测室23的高度大于环形腔室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上盖(2),所述上盖(2)扣合在所述底座(1)上从而形成内部检测室,所述底座(1)包括下检测室(13),所述下检测室(13)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光源安装部(11)和第一传感器安装部(12),所述上盖(2)包括上检测室(23)和环绕地设置在所述上检测室(23)外部的环形腔室(24),所述上检测室(23)和所述环形腔室(24)中分别设置有第二光源安装部(21)和第二传感器安装部(22),所述上盖(2)和所述底座(1)扣合后,所述第一光源安装部(11)和所述第二光源安装部(21)相互配合并形成光源安装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部(12)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部(22)相互配合并形成传感器安装构件;其中,所述环形腔室(24)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上盖(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气流槽(25),多个所述气流槽(25)分别沿所述上盖(2)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气流槽(25)使所述环形腔室(24)与外界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上盖(2),所述上盖(2)扣合在所述底座(1)上从而形成内部检测室,所述底座(1)包括下检测室(13),所述下检测室(13)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光源安装部(11)和第一传感器安装部(12),所述上盖(2)包括上检测室(23)和环绕地设置在所述上检测室(23)外部的环形腔室(24),所述上检测室(23)和所述环形腔室(24)中分别设置有第二光源安装部(21)和第二传感器安装部(22),所述上盖(2)和所述底座(1)扣合后,所述第一光源安装部(11)和所述第二光源安装部(21)相互配合并形成光源安装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部(12)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部(22)相互配合并形成传感器安装构件;其中,所述环形腔室(24)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上盖(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气流槽(25),多个所述气流槽(25)分别沿所述上盖(2)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气流槽(25)使所述环形腔室(24)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室(24)的外壁上沿所述环形腔室(24)的周向方向等间距地设置有第一柱状体(241),所述第一柱状体(241)沿所述环形腔室(24)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柱状体(241)之间形成凹槽(242),所述气流槽(2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柱状体(241)的两侧使所述凹槽(242)与所述环形腔室(24)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42)的上端与所述环形腔室(24)的外壁之间的交界处采用圆滑过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儒卫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秋林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