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切开展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78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管展平机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钢管切开展平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展开轴、传输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展开轴包括供钢管外套的悬空端和连接于机架的固定端,该展开轴的轴径从悬空端向固定端逐渐变大;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将钢管从所述悬空端向固定端输送;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在钢管被输送中对其侧壁轴向切割。可以实现对受热后的钢管快速高效的切割展平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切开展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展平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钢管切开展平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加工中会遇到对钢管改造展平的情形,即将圆筒形的钢管展平呈平板形,由于钢管的特殊结构,圆形而且是钢材质,因此很难顺利将其进行改造。目前市场上仍然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只能通过熔融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钢管切开展平装置,实现了对受热后的钢管快速高效的切割展平的技术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管切开展平装置,包括展开轴、传输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展开轴包括供钢管外套的悬空端和连接于机架的固定端,该展开轴的轴径从悬空端向固定端逐渐变大;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将钢管从所述悬空端向固定端输送;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在钢管被输送中对其侧壁轴向切割。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效果如下:对钢管进行展开的时候,首先将钢管的一端套在展开轴的悬空端,通过传输机构将钢管从展开轴的悬空端向固定端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切割机构将其轴向剖开,由于展开轴的轴径是从悬空端向固定端逐渐变大设置,因此被剖开的钢管遇到展开轴之后将被逐渐撑开,进而达到对钢管展平的目的,在通过本装置对钢管进行展平切割之前,需要对钢管加热预处理,通过加热炉使钢管加热变软,更加有利于切割机构的轴向切割和钢管展平变形。巧妙利用了展开轴的轴径变化的特点,使得被轴向剖开的钢管逐渐被撑开展平,展平效率更高,钢管展平一次性成型,效果更好。进一步,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电机带动的转辊组,所述转辊组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展开轴的上下侧的上转辊和下转辊,并且所述上转辊和下转辊皆垂直于所述展开轴,钢管向展开轴进料的时候放置于上转辊和下转辊之间,通过两个上转辊和下转辊并列对钢管进行夹持,在上转辊和下转辊相对转动的时候,钢管被向展开轴的悬空端向固定端传输。进一步,所述下转辊和上转辊的外圆周相对设有环形槽,所述下转辊和上转辊的环形槽的相对侧形成夹持钢管的进料口,通过环形槽形成的进料口可以提高下转辊和上转辊与钢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上转辊和上转辊对钢管的摩擦力,便于对钢管稳定的从悬空端向固定端传输。进一步,所述切割机构为设置于所述下转辊的环形槽内的环形切割刃,所述环形切割刃随下转辊转动对钢管轴向切割,环形切割刃可以在转辊转动的同时对钢管轴向碾压剖开,在碾压剖开的同时能够为转辊输送钢管提供一定的摩擦力,设置在转辊上的切割刃可以使其结构更加稳定强度更高,同时将切割机构和传送机构结合在一起,提高一体化,结构更加简单,切割和输送更加方便。环形槽还可以将钢管与切割刃相对位置进行锁定,避免切割刃在钢管外壁的弧面上被崩坏。进一步,所述环形槽的槽底截面为与钢管外壁适配的圆弧形结构,采用圆弧形结构,环形槽可以更好的与钢管配合,提高接触面积,加大摩擦力。进一步,所述机架设有与所述固定端连接的展开面,所述展开面相对所述展开轴倾斜设置,所述展开面的下端比上端距离所述悬空端更近,当被剖开在钢管向展开轴固定端运动的时候,钢管端部会逐渐被撑开,其后被撑开的开口将与展开面接触,展开面是倾斜设置的,钢管被撑开的开口将被展开面进一步撑开,最终达到接近撑平的装态,进而实现对钢管展开效果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所述展开面的上端对接有条形出料口,条形出料口将对展平的钢管的装填进一步修正维持,避免展开的钢管重新合拢。进一步,所述条形出料口顶部向所述展开轴上方延伸出有压板,压板可以在钢管被展开轴撑开的时候向上翘起,将钢管进行压制,使其保持与展开轴贴合的装态,以便轴径逐渐变大部分对钢管进一步撑开。进一步,所述展开轴内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从固定端延伸至所述展开轴下侧壁,因为本装置是对加热后的钢管切割展平,展开轴在对钢管展平过程中会受热升温,冷却通道流通冷却水,对展开轴进行冷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有钢管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有钢管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未套有钢管无上转辊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有钢管的无上转辊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展开轴与展开面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展开轴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切割刃和下转辊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机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展开轴;2-下转辊;3-展开面;4-压板;5-环形槽;6-切割刃;7-钢管;8-条形出料口;9-机架;10-固定端;11-悬空端;12-冷却通道;13-上转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展开轴1、传输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展开轴1包括供钢管7外套的悬空端11和连接于机架9的固定端10,本实施例中展开轴1水平设置,左端为固定端10,右端为悬空端11,该展开轴1的轴径从悬空端11向固定端10逐渐变大,在被切开的钢管7向固定端10运动的时候,轴径的变化将使钢管7被逐渐撑开;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将钢管7从所述悬空端11向固定端10输送,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电机带动的转辊组,所述转辊组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展开轴的上下侧的上转辊13和下转辊2,并且所述上转辊13和下转辊2皆垂直于所述展开轴,所述切割机构为设置于所述下转辊的环形槽内的环形切割刃,所述环形切割刃随下转辊转动对钢管轴向切割,环形切割刃6可以在下转辊2转动的同时对钢管7轴向碾压剖开,在碾压剖开的同时能够为下转辊2输送钢管7提供一定的摩擦力,使得设置在下转辊2上的切割刃6强度更高,更容易将钢管7剖开。钢管向展开轴进料的时候放置于上转辊和下转辊之间,通过两个上转辊和下转辊并列对钢管进行夹持,在上转辊和下转辊相对转动的时候,钢管被向展开轴的悬空端向固定端传输。所述下转辊2和上转辊13的外圆周相对设有环形槽5,所述下转辊2和上转辊13的环形槽5的相对侧形成夹持钢管7的进料口,所述环形槽5的槽底截面为与钢管7外壁适配的圆弧形结构,通过环形槽5形成的进料口可以提高下转辊2和上转辊13与钢管7的接触面积。所述机架9包括有与所述固定端10连接的展开面3,所述展开面3相对所述展开轴1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展开面3的下端距离悬空端11更近。所述展开面远离所述展开轴1的悬空端11的一侧对接有条形出料口8,即在展开面3的上端设置对接。条形出料口8顶部向所述展开轴1上方延伸出有压板4,即在展开轴1的上方设置压板4,由于在展开轴1下方设有切割刃6,钢管7被剖开的时候被向上撑开。避免钢管7的上侧壁相对展开轴1的的和上侧壁翘起,压板4可以使其始终保持与展开轴1贴靠状态。所述展开轴1内设有冷却通道12,所述冷却通道12从固定端10延伸至所述展开轴1下侧壁,设置在展开轴1的下侧壁不会对钢管7行进造成干扰,因为钢管7下侧壁将被撑开分离。本装置在对钢管7切割展平之前,需要对钢管7加热预处理,加热后的钢管7将带有大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切开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展开轴(1)、传输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展开轴(1)包括供钢管(7)外套的悬空端(11)和连接于机架(9)的固定端(10),该展开轴(1)的轴径从悬空端(11)向固定端(10)逐渐变大;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将钢管(7)从所述悬空端(11)向固定端(10)输送;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在钢管(7)被输送中对其侧壁轴向切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切开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展开轴(1)、传输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展开轴(1)包括供钢管(7)外套的悬空端(11)和连接于机架(9)的固定端(10),该展开轴(1)的轴径从悬空端(11)向固定端(10)逐渐变大;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将钢管(7)从所述悬空端(11)向固定端(10)输送;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在钢管(7)被输送中对其侧壁轴向切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切开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电机带动的转辊组,所述转辊组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展开轴的上下侧的上转辊(13)和下转辊(2),并且所述上转辊(13)和下转辊(2)皆垂直于所述展开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切开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辊(2)和上转辊(13)的外圆周相对设有环形槽(5),所述下转辊(2)和上转辊(13)的环形槽(5)的相对侧形成夹持钢管的进料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切开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军侯景森郑秀梅吕新霞高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瑞石油技术有限公司高建军侯景森郑秀梅吕新霞高宇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