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39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包括壳体、尖角头、卷带器、锤块等。壳体内部上方设有卷带器腔,下方设有捶打腔。肩带器腔内部设有卷带器,捶打腔内部设有锤块。壳体下方设有尖角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适用于户外防护作业,可以插入泥土中,同时卷带高度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
本技术属于防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
技术介绍
电力工作者经常需要到户外进行电力施工作业,根据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求,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在进行安全防护,用以警示他人,避免误入,保证安全施工以及他人人身安全。2016年5月9日,中国专利公布了申请号为201620412714.8的一种户外用不锈钢防护栏,该专利包括护栏本体及设置在护栏本体下端的固定块,所述护栏本体包括上端水平设置的横杆及均布设置在横杆下端的若干立柱,所述立柱上端沿水平方向设置一限位杆,并嵌套配合在横杆中,该立柱下端沿侧壁向外延伸,并呈内凹圆弧状,所述固定块呈中通柱状,直径与立柱下端直径相同,并设置在立柱下端,中轴线与立柱中轴线重合,固定块下端内侧呈环形设置一卡座,所述卡座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呈倒置的L型。该专利在户外地形不平整时,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适用于户外防护作业,可以插入泥土中,同时卷带高度可调。本使用技术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下方的尖角头,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卷带器腔,所述的卷带器腔左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卷带出口,所述的卷带器腔前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手柄槽Ⅰ,所述的卷带器腔后端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棘齿腔。所述的壳体内部位于卷带器腔右侧设有圆柱形卷带卡槽,所述的卷带卡槽右侧与外界贯通连接。所述的卷带器腔内部设有卷带器,所述的卷带器前端设有手柄Ⅰ,所述的卷带器后端设有斜齿,所述的手柄Ⅰ滑动设于手柄槽Ⅰ内部,其末端穿设至壳体外侧,所述的斜齿滑动设于棘齿腔内部。所述的卷带器内部设有转套,所述的转套上下两端插入卷带器上下端面内部并自由转动,所述的转套内部设有卷簧,所述的卷簧中间端头与卷带器固定连接,末端端头与转套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套外侧缠绕有卷带,所述的卷带内侧端头与转套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卷带外侧端头末端穿出卷带器,滑动设于卷带出口内部,其末端设有与卷带卡槽匹配的圆柱固定头。所述的棘齿腔内部设有垂直布置的棘齿,所述的棘齿每个齿均为上端为水平面,下端为斜面,所述的棘齿与斜齿配合连接,所述的棘齿后端设有顶柱,所述的顶柱末端穿设至壳体外侧并连接有手柄Ⅱ,所述的顶柱外侧套设有推力弹簧。优选的,所述的壳体内部位于卷带器腔下方设有捶打腔,所述的捶打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外界贯通的手柄槽Ⅱ,所述的捶打腔内部设有锤块,所述的锤块左右两侧设有侧杆,所述的侧杆滑动设置于手柄槽Ⅱ内部。优选的,所述的侧杆末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手柄Ⅲ,所述的手柄Ⅲ可以向上转动至于手柄槽Ⅱ内部。优选的,所述的圆柱固定头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的棘齿后端均布有6~10个顶柱。优选的,所述的尖角头包括下端的圆锥头以及上端的圆柱体,所述的圆柱体直径小于壳体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1)可以插入土地内部进行固定,适用于户外防护作业。(2)带有锤块,当泥土较硬时,方便插入以及取出。(3)卷带器高度可调,在坡地适用更加方便,防护效果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外形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A-A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B-B面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C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壳体、1a-卷带器腔、1a1-卷带出口、1a2-手柄槽Ⅰ、1b-卷带卡槽、1c-棘齿腔、1d-捶打腔、1d1-手柄槽Ⅱ;2-尖角头、2a-圆锥头、2b-圆柱体;3-卷带器、3a-手柄Ⅰ、3b-斜齿;4-转套;5-卷簧;6-卷带、6a-圆柱固定头;7-棘齿、7a-顶柱、7b-推力弹簧、7c-手柄Ⅱ;8-锤块、8a-侧杆、8b-手柄Ⅲ。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该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由附图3所示,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下方的尖角头2。所述的壳体1内部设有卷带器腔1a,所述的卷带器腔1a左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卷带出口1a1,所述的卷带器腔1a前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手柄槽Ⅰ1a2,所述的卷带器腔1a后端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棘齿腔1c。所述的壳体1内部位于卷带器腔1a右侧设有圆柱形卷带卡槽1b,所述的卷带卡槽1b右侧与外界贯通连接。由附图4所示,所述的卷带器腔1a内部设有卷带器3,所述的卷带器3前端设有手柄Ⅰ3a,所述的卷带器3后端设有斜齿3b,所述的手柄Ⅰ3a滑动设于手柄槽Ⅰ1a2内部,其末端穿设至壳体1外侧,所述的斜齿3b滑动设于棘齿腔1c内部。所述的卷带器3内部设有转套4,所述的转套4上下两端插入卷带器3上下端面内部并自由转动,所述的转套4内部设有卷簧5,所述的卷簧5中间端头与卷带器3固定连接,末端端头与转套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套4外侧缠绕有卷带6,所述的卷带6内侧端头与转套4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卷带6外侧端头末端穿出卷带器3,滑动设于卷带出口1a1内部,其末端设有与卷带卡槽1b匹配的圆柱固定头6a。为了增加圆柱固定头6a的插入卷带卡槽1b后的紧固力,圆柱固定头6a的制作材料选用橡胶制作。由附图5所示,所述的棘齿腔1c内部设有垂直布置的棘齿7,所述的棘齿7每个齿均为上端为水平面,下端为斜面,所述的棘齿7与斜齿3b配合连接,所述的棘齿7后端均布有6~10个顶柱7a。所述的顶柱7a末端穿设至壳体1外侧并连接有手柄Ⅱ7c,所述的顶柱7a外侧套设有推力弹簧7b。由附图3所示,所述的壳体1内部位于卷带器腔1a下方设有捶打腔1d,所述的捶打腔1d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外界贯通的手柄槽Ⅱ1d1,所述的捶打腔1d内部设有锤块8,所述的锤块8左右两侧设有侧杆8a,所述的侧杆8a滑动设置于手柄槽Ⅱ1d1内部。所述的侧杆8a末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手柄Ⅲ8b,所述的手柄Ⅲ8b可以向上转动至于手柄槽Ⅱ1d1内部,打开后方便手握提起锤块8。为了方便尖角头2插入地面并将壳体1紧固,所述的尖角头2包括下端的圆锥头2a以及上端的圆柱体2b,所述的圆柱体2b直径小于壳体1直径。使用时,将几个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围绕需要防护的部位布置,将尖角头2插入到土地内部。如果地面较硬,可以将手柄Ⅲ8b掰开水平布置,双手握紧手柄Ⅲ8b将锤块8提起后落下,将尖角头2锤入地下。根据需要防护位置的地形布置,可以调整卷带器3的上下位置,便于在坡地进行围绕防护。向后拉动手柄Ⅱ7c,棘齿7克服推力弹簧7b的推力向后移动,解除对斜齿3b的限制,通过手柄Ⅰ3a上下移动卷带器3。调整好卷带器3的位置后,拉动圆柱固定头6a,将卷带6拉出,并将圆柱固定头6a插入到相邻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卷带卡槽1b内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下方的尖角头(2),所述的壳体(1)内部设有卷带器腔(1a),所述的卷带器腔(1a)左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卷带出口(1a1),所述的卷带器腔(1a)前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手柄槽Ⅰ(1a2),所述的卷带器腔(1a)后端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棘齿腔(1c),所述的壳体(1)内部位于卷带器腔(1a)右侧设有圆柱形卷带卡槽(1b),所述的卷带卡槽(1b)右侧与外界贯通连接,所述的卷带器腔(1a)内部设有卷带器(3),所述的卷带器(3)前端设有手柄Ⅰ(3a),所述的卷带器(3)后端设有斜齿(3b),所述的手柄Ⅰ(3a)滑动设于手柄槽Ⅰ(1a2)内部,其末端穿设至壳体(1)外侧,所述的斜齿(3b)滑动设于棘齿腔(1c)内部,所述的卷带器(3)内部设有转套(4),所述的转套(4)上下两端插入卷带器(3)上下端面内部并自由转动,所述的转套(4)内部设有卷簧(5),所述的卷簧(5)中间端头与卷带器(3)固定连接,末端端头与转套(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套(4)外侧缠绕有卷带(6),所述的卷带(6)内侧端头与转套(4)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卷带(6)外侧端头末端穿出卷带器(3),滑动设于卷带出口(1a1)内部,其末端设有与卷带卡槽(1b)匹配的圆柱固定头(6a),所述的棘齿腔(1c)内部设有垂直布置的棘齿(7),所述的棘齿(7)每个齿均为上端为水平面,下端为斜面,所述的棘齿(7)与斜齿(3b)配合连接,所述的棘齿(7)后端设有顶柱(7a),所述的顶柱(7a)末端穿设至壳体(1)外侧并连接有手柄Ⅱ(7c),所述的顶柱(7a)外侧套设有推力弹簧(7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下方的尖角头(2),所述的壳体(1)内部设有卷带器腔(1a),所述的卷带器腔(1a)左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卷带出口(1a1),所述的卷带器腔(1a)前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手柄槽Ⅰ(1a2),所述的卷带器腔(1a)后端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棘齿腔(1c),所述的壳体(1)内部位于卷带器腔(1a)右侧设有圆柱形卷带卡槽(1b),所述的卷带卡槽(1b)右侧与外界贯通连接,所述的卷带器腔(1a)内部设有卷带器(3),所述的卷带器(3)前端设有手柄Ⅰ(3a),所述的卷带器(3)后端设有斜齿(3b),所述的手柄Ⅰ(3a)滑动设于手柄槽Ⅰ(1a2)内部,其末端穿设至壳体(1)外侧,所述的斜齿(3b)滑动设于棘齿腔(1c)内部,所述的卷带器(3)内部设有转套(4),所述的转套(4)上下两端插入卷带器(3)上下端面内部并自由转动,所述的转套(4)内部设有卷簧(5),所述的卷簧(5)中间端头与卷带器(3)固定连接,末端端头与转套(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套(4)外侧缠绕有卷带(6),所述的卷带(6)内侧端头与转套(4)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卷带(6)外侧端头末端穿出卷带器(3),滑动设于卷带出口(1a1)内部,其末端设有与卷带卡槽(1b)匹配的圆柱固定头(6a),所述的棘齿腔(1c)内部设有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玉殷炳双崔景强李福延崔红梅王晓凤李超男尹梁国花明翟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沾化区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