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与离心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宽流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357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与离心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宽流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套管、芯管,芯管的入口端位于套管的外部,芯管的出口端伸入至套管的内部,芯管与套管之间设置支撑结构,芯管里安装叶轮,芯管出口端上方的套管内壁上设置挡水环,套管的上端设置气相引出口,套管的下端设置液相引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孔区段既减弱了气液两相流型变化带来的振荡问题,也可使液相尽快进入芯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下降空间,提高分离效率,防止疲劳破坏,增加使用寿命。分离挡板可阻挡气芯中携带的液滴并将其向套管内壁面分流,挡水环与套筒内壁形成的环形腔可有效阻挡壁面上的液体上冲过高而被气体携带,这些结构设置可有效提高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与离心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宽流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气液两相流动广泛存在于动力、核能、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为了满足工艺的要求、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或提高生产效率等,往往需要实现气相和液相的分离。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气液分离器主要是基于气相和液相的密度差而实现重力分离或离心力分离。对于重力式分离器来说,虽然设备的结构比较简单,但设备尺寸较大、分离周期较长、效率较低,气体流速过高时易产生二次携带问题,因此适合低流速工况(“用于水处理的重力分离装置”,CN101218006A;“三相盖腔重力分离器”,CN202315422U)。离心式分离器虽然可以做到较小尺寸,但为了提高分离效率,需要让流体以较高的速度通过固定叶轮来增大离心力,且当含气量较大时,由于气液两相流型的变化,分离器内的流体会产生剧烈振荡,使气芯出现不稳定流动,这不但会使分离效率大幅降低,而且极有可能造成分离器的疲劳破坏。因此,管道式离心分离器需要在液相流速较高、含气率较低的条件下工作(“一种旋叶式多级微气泡筛分装置”,CN107684983A;“一种旋叶式小型汽泡分离装置”,C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与离心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宽流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套管、芯管,芯管的入口端位于套管的外部,芯管的出口端伸入至套管的内部,芯管与套管之间设置支撑结构,芯管里安装叶轮,芯管出口端上方的套管内壁上设置挡水环,套管的上端设置气相引出口,套管的下端设置液相引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与离心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宽流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套管、芯管,芯管的入口端位于套管的外部,芯管的出口端伸入至套管的内部,芯管与套管之间设置支撑结构,芯管里安装叶轮,芯管出口端上方的套管内壁上设置挡水环,套管的上端设置气相引出口,套管的下端设置液相引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与离心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宽流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叶轮上方的芯管为开孔区段,开孔区段上开有孔;开孔区段为一段或一段以上,芯管的出口端为扩张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重力与离心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宽流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气相引出口下方设置分离挡板,分离挡板通过拉杆连接套管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重力与离心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宽流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气相引出口的下端部超出套管上端部,并伸入至套管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力与离心技术相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广铭阎昌琪王建军王刚徐浚修曾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