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34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表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支撑板相适配的固定槽,并且固定槽内壁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贯穿有拉杆,所述拉杆延伸至固定槽内部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杆远离固定槽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建筑施工用脚手架,通过支撑柱表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支撑板相适配的固定槽,采用较为简单的安装方式对脚手架进行安装,时间上就有很大的优势,节省了很多时间,通过外壳靠近支撑板的一侧贯穿有压杆,脚手架可以进行简单的拆卸,占地面积较小,使用十分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建筑施工中都会用到脚手架,但是一般脚手架的搭建都比较繁琐,会浪费很多的时间,拆卸也比较繁琐,整个搭建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整个工程的效率会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建筑施工用脚手架,解决了搭建比较繁琐,工程效率会大大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支撑柱(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表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支撑板(2)相适配的固定槽(3),并且固定槽(3)内壁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贯穿有拉杆(5),所述拉杆(5)延伸至固定槽(3)内部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杆(4)远离固定槽(3)的一端贯穿固定板(6)并延伸至固定板(6)的一侧,所述固定杆(4)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槽(3)的一侧与固定板(6)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固定杆(4)和拉杆(5)远离固定槽(3)的一端贯穿支撑板(2)并延伸至支撑板(2)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支撑柱(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表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支撑板(2)相适配的固定槽(3),并且固定槽(3)内壁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贯穿有拉杆(5),所述拉杆(5)延伸至固定槽(3)内部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杆(4)远离固定槽(3)的一端贯穿固定板(6)并延伸至固定板(6)的一侧,所述固定杆(4)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槽(3)的一侧与固定板(6)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固定杆(4)和拉杆(5)远离固定槽(3)的一端贯穿支撑板(2)并延伸至支撑板(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延伸至支撑柱(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柄(8),并且支撑板(2)的一侧开设有与拉杆(5)相适配的通孔(9),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且位于通孔(9)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与固定杆(4)相适配的卡槽(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表面的一侧且位于支撑板(2)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并且连接板(11)靠近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百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