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影注射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造影注射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内治疗后也需要进行冠脉造影判断支架植入情况,有时也需要心室造影。因此,造影剂在心血管领域使用非常广泛。然而,造影剂会对身体造成损伤,除了过敏反应以外,还对心脏、脑、肾、红细胞、血管内皮等造成损害。比如常见的造影剂肾病,就是使用碘造影剂后造成急性期(48小时内)的肾功能损害。研究显示,造影剂肾病可使得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造影剂肾病的两个主要危险因素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和造影剂用量。造影剂还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引起心率过缓。高渗透性能使房室间传导、室内传导和复极化作用减弱,引起心电改变,甚至出现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另外,造影和治疗过程中术者多为手动操作,多次手工抽取和推注造影剂,然后DSA(数字减影造影机)踩线启动录像,对于术者来说存在动作上不协调和推注造影剂过量或不足等问题,增加X线暴露时间,和可能造成冠脉开口撕裂夹层,甚至过量推注可引起室颤等致命性危险。研究表明造影剂反应中的物化反应与所用造影剂量有明确的正比关系。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智能化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影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容量单元(2)、执行单元(3),其中执行单元(3)推注造影剂的速度S和/或流量V与冠脉内自身血流速度和/或流量和/或压力和/或影像相关联,或心室腔,或其他部位内压力和/或影像相关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影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容量单元(2)、执行单元(3),其中执行单元(3)推注造影剂的速度S和/或流量V与冠脉内自身血流速度和/或流量和/或压力和/或影像相关联,或心室腔,或其他部位内压力和/或影像相关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影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包括信号输入单元(11)、微处理器(12)和信号输出单元(13),其中信号输入单元(11)包括心电感知部件(111)、和/或压力感知部件(112)、和/或影像采集部件(113),感知生理信号并将感知信号传入微处理器(12)发出控制信号通过信号输出单元(13)至执行单元(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影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单元(2)包括固定单元(21)、还包括连接管(22)、注射器(23)、容量瓶或袋(24)和软质输液管(25)连接成的造影剂通道(26),其中注射器(23)包括针筒(231)和针芯(232),固定单元(21)固定针筒(231),造影剂通道(26)上有两个单向阀门(27),分布于连接管(22)内造影剂的上下游两侧,打开方向均指向动脉鞘管接头(28)。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生,张健,杨志健,曹易之,
申请(专利权)人:王连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