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主体结构智能养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625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廊主体结构智能养护系统,包括管廊主体结构并在其底部两侧由里向外依次设置有集水井和拉森钢板桩,其顶部内侧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嘴,其顶部上方设置有移动式遮阳棚,该移动式遮阳棚两侧底部设置在所述拉森钢板桩顶部的地面平台上,该移动式遮阳棚顶部下方设置有若干喷嘴;所述集水井内部设置有排水沟,其外部设置有抽水泵,该抽水泵的电机上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抽水泵、集水井、喷嘴和雾化喷嘴通过管道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节省人力,提高养护效率,而且养护质量也能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能够实现对集水井的积水实现排水及再利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主体结构智能养护系统
本技术属于管廊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管廊主体结构智能养护系统。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正在大力推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管廊内设有多种管道和管线,如电力电缆等。由于电力电缆等管线的存在,管廊主体结构对防水的要求较高,防水等级一般为一级防水,结构不能出现较多或较大裂缝,否则,水分通过裂缝渗入管廊主体结构内,会对电力电缆管线造成各类故障,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因此,管廊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后,结构的养护质量对后期出现的裂缝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管廊结构的养护高质量可以明显减少裂缝的产生。传统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对管廊主体结构进行养护,普遍存在养护不均匀,养护时间短等弊端,同时对养护时产生的集水不能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廊主体结构智能养护系统,用于对管廊主体结构的智能自动养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廊主体结构智能养护系统,包括管廊主体结构,所述管廊主体结构底部两侧均由里向外依次设置有集水井和拉森钢板桩,其顶部内侧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嘴,其顶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主体结构智能养护系统,包括管廊主体结构(11),其特征是,所述管廊主体结构(11)底部两侧均由里向外依次设置有集水井(4)和拉森钢板桩(9),其顶部内侧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嘴(8),其顶部上方设置有移动式遮阳棚(2),该移动式遮阳棚(2)两侧底部设置在所述拉森钢板桩(9)顶部的地面平台上,该移动式遮阳棚(2)顶部下方设置有若干喷嘴(7);所述集水井(4)内部设置有排水沟(10),其外部设置有抽水泵(3),该抽水泵(3)的电机上连接有控制器(13);所述抽水泵(3)、集水井(4)、喷嘴(7)和雾化喷嘴(8)通过管道(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主体结构智能养护系统,包括管廊主体结构(11),其特征是,所述管廊主体结构(11)底部两侧均由里向外依次设置有集水井(4)和拉森钢板桩(9),其顶部内侧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嘴(8),其顶部上方设置有移动式遮阳棚(2),该移动式遮阳棚(2)两侧底部设置在所述拉森钢板桩(9)顶部的地面平台上,该移动式遮阳棚(2)顶部下方设置有若干喷嘴(7);所述集水井(4)内部设置有排水沟(10),其外部设置有抽水泵(3),该抽水泵(3)的电机上连接有控制器(13);所述抽水泵(3)、集水井(4)、喷嘴(7)和雾化喷嘴(8)通过管道(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主体结构智能养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机和抽水泵(3)上连接的控制器(13)为定时开关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主体结构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杰齐大军马继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