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式基坑支护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为一种井式基坑支护。
技术介绍
现今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裙房,由于主楼和裙房的荷载和刚度差异很大,常常会造成基础内力和基底反力差异且变化很大,导致基础发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为使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基础之间的差异沉降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实际工程中常采用施工期间设置沉降后浇带。而沉降后浇带施工方法是常采用主楼与裙房同时施工,而两者相连基础断开,为保证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常采用传统的刚性或柔性基坑支护体系,从而保证沉降后浇带的施工工作面得以展开。但传统的基坑方式或不可避免存在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不能同时交差作业,不可避免的延长了工程施工周期,造成施工慢的缺点,例如申请号为200920188367.5的实用型新专利,包括井壁、圈梁、爬梯及井盖,所述的井壁包括混凝土或砖石砌体,并沿井壁布置圈梁,虽然解决了基坑支护缩短工期的问题,但是对于可以使基坑的内壁稳定,安全工作,节省成本,使用方便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式基坑支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式基坑支护,包括主体(1)和底座(2),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设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与主体(1)套接相连,所述套筒(17)的右端设有第二连接块(16),所述第二连接块(16)的上端设有连杆(14),所述连杆(14)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第二连接块(16)通过连杆(14)与第一连接块(12)相连,所述连杆(14)的左端设有齿条(13),所述齿条(13)的左端设有齿轮(18),所述齿条(13)与齿轮(18)啮合相连,所述齿轮(18)的内壁设有转轴(15),所述齿轮(18)与转轴(15)套接相连,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式基坑支护,包括主体(1)和底座(2),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设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与主体(1)套接相连,所述套筒(17)的右端设有第二连接块(16),所述第二连接块(16)的上端设有连杆(14),所述连杆(14)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第二连接块(16)通过连杆(14)与第一连接块(12)相连,所述连杆(14)的左端设有齿条(13),所述齿条(13)的左端设有齿轮(18),所述齿条(13)与齿轮(18)啮合相连,所述齿轮(18)的内壁设有转轴(15),所述齿轮(18)与转轴(15)套接相连,所述转轴(15)的外壁左端设有转把(19),所述第一连接块(12)的左端设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上端外壁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杆(6),所述支杆(6)的前端设有第二套杆(10),所述第二套杆(10)的外壁设有第一套杆(9),所述第二套杆(10)与第一套杆(9)套接相连,所述卡块(11)的下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磊,许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