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6242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丹参、西洋参混合后研碎,制得细粉;(2)以黄芪、黄精、葛根、地黄、赤茯苓为原料,制得半干状粉体,备用;(3)将凉粉草洗净后,加入沸水中,煎煮,过滤,制得凉粉草提取液,然后向其中加入乙基纤维素,制得包衣防潮液;(4)将步骤(1)制得的细粉和步骤(2)制得的半干状粉体混合后,加入至底喷型流化床容器中,制得所需药物颗粒,将其装入胶囊壳中,制得防潮降糖胶囊。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防潮降糖胶囊,具有优异的行瘀清热祛浊的功效,配方中的各成分协同作用,可使患者体内血糖明显降低,并能使气血流畅,提高降糖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囊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糖尿病在祖国传统医学中被称为消渴病,虽然中西医对疾病认识的方法和角度不同,但对糖尿病与消渴病是同一种疾病这点达成了共识。随着老龄化不断加剧,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发病率日益增加。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糖尿病为热盛阴病,因为热偏盛,阴津枯竭,热可损阴,阴又利燥利热,久而久之便可诱发糖尿病。糖尿病发病多是因血热偏盛,阴津亏损,禀赋不足,气滞血瘀,其中相关性较强的是气滞血瘀。现有技术中,具有降糖功能的中药胶囊种类较多,其虽然对降糖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药物本身中含有一定量的糖类、淀粉、树脂、树胶、黏液质、糅质等无效成分,极易吸潮,大部分中药胶囊均存在着稳定性差的缺陷,造成了中药胶囊的保质期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升降糖胶囊稳定性、延长降糖胶囊保质期的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丹参、西洋参按照质量比为4-6:1的比例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丹参、西洋参按照质量比为4‑6:1的比例混合后研碎,过80‑90目筛,制得细粉,备用;(2)按重量份计,将100‑120份黄芪、40‑45份黄精、38‑41份葛根、28‑32份地黄、17‑23份赤茯苓加入至1200‑1300份的沸水中,煎煮2‑3小时后,过滤得到一次滤液,再将滤渣采用1100‑1200份的沸水煎煮1.5‑2小时后,过滤得到二次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后,浓缩至流浸膏状,然后102‑105℃干燥处理100‑120min后,制得半干状粉体,备用;(3)将凉粉草洗净后,加入至其重量5‑7倍重的沸水中,煎煮2‑3小时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丹参、西洋参按照质量比为4-6:1的比例混合后研碎,过80-90目筛,制得细粉,备用;(2)按重量份计,将100-120份黄芪、40-45份黄精、38-41份葛根、28-32份地黄、17-23份赤茯苓加入至1200-1300份的沸水中,煎煮2-3小时后,过滤得到一次滤液,再将滤渣采用1100-1200份的沸水煎煮1.5-2小时后,过滤得到二次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后,浓缩至流浸膏状,然后102-105℃干燥处理100-120min后,制得半干状粉体,备用;(3)将凉粉草洗净后,加入至其重量5-7倍重的沸水中,煎煮2-3小时后,过滤,制得凉粉草提取液,然后向其中加入凉粉草提取液重量85-90%的乙基纤维素,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包衣防潮液;(4)将步骤(1)制得的细粉和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亮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老顽童食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