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管道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所述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包括直管段和扇形扩散段,所述扇形扩散段的过流截面积在流动方向保持不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吹填泥浆分流均匀,运行成本低,可广泛用于吹填造陆工程中,提高吹填船舶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成本特点的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
本技术属于管道输送
,特别涉及一种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吹填造陆工程中采用的圆形管道口直接吹填方式,为了保证吹填陆域的平整度,减少因水力筛选导致的土质分布不均,需要吹填施工过程中频繁的移动管口位置,并配合推土机等工程机械完成大量的土方倒运和混合,如此会大幅增加劳动强度,增加施工成本。尤其在吹填小粒径泥砂时,吹填形成的陆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足够的承载力,满足工程机械作业的条件,在等待期间大幅减少了吹填船舶有效作业时间。现在采用的圆形管道口直接吹填限制了吹填工程中生产效率,增加的了作业成本。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吹填泥浆分流均匀,运行成本低,可广泛用于吹填造陆工程中,提高吹填船舶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成本特点的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吹填泥浆分流均匀,运行成本低,可广泛用于吹填造陆工程中,提高吹填船舶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成本特点的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所述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包括直管段和扇形扩散段,所述扇形扩散段的过流截面积在流动方向保持不变。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上述的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扩散段出口的倾斜角为向上与水平成45度。在上述的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扩散段内部安装有分流导流板,所述分流导流板均匀分布在扇形扩散段内,将所述扇形扩散段的内部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流道,每个所述流道的截面积相等。在上述的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直管段一端通过焊接方式与法兰连接,所述直管段另一端和扇形扩散段的进口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分流导流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于扇形扩散段的内壁上。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吹填泥浆分流均匀,运行成本低,可广泛用于吹填造陆工程中,提高吹填船舶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成本特点。2、吹填管口安装了本技术,可以在保证吹填所需的压力不增加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扩大管口出流的喷洒面积,降低对地面的冲击,提高吹填区域平整度,减少土方倒运和混合。3、本技术扇形扩散段的过流截面积在流动方向保持不变,保证了泥砂在扇形扩散段内不会发生沉积,同时也不会产生缩口效应。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是本技术水平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法兰,2、直管段,3、扇形扩散段,4、分流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相反,当据称将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件。图1给出了本技术水平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结构示意图,并且通过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并且通过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下面就结合图1至图3来具体说明本技术。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一种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所述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包括直管段2和扇形扩散段3,所述扇形扩散段3的过流截面积在流动方向保持不变。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吹填泥浆分流均匀,运行成本低,可广泛用于吹填造陆工程中,提高吹填船舶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成本特点。吹填管口安装了本技术,可以在保证吹填所需的压力不增加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扩大管口出流的喷洒面积,降低对地面的冲击,提高吹填区域平整度,减少土方倒运和混合。本技术扇形扩散段3的过流截面积在流动方向保持不变,保证了泥砂在扇形扩散段3内不会发生沉积,同时也不会产生缩口效应。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所述扇形扩散段3出口的倾斜角为向上与水平成45度。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所述扇形扩散段3内部安装有分流导流板4,所述分流导流板4均匀分布在扇形扩散段3内,将所述扇形扩散段3的内部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流道,每个所述流道的截面积相等。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直管段2一端通过焊接方式与法兰连接,所述直管段2另一端和扇形扩散段3的进口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分流导流板4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于扇形扩散段3的内壁上。作为举例,在本技术中,水平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包括连接法兰1、直管段2、扇形扩散段3、分流导流板4,连接法兰1和直管段2一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直管段2另一端和扇形扩散段3一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分流导流板4置于扇形扩散段3内部,通过焊接连接于扇形扩散段3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吹填泥浆分流均匀,运行成本低,可广泛用于吹填造陆工程中,提高吹填船舶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成本特点的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包括直管段和扇形扩散段,所述扇形扩散段的过流截面积在流动方向保持不变,所述扇形扩散段内部安装有分流导流板,所述分流导流板均匀分布在扇形扩散段内,将所述扇形扩散段的内部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流道,每个所述流道的截面积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抛射吹填管口装置包括直管段和扇形扩散段,所述扇形扩散段的过流截面积在流动方向保持不变,所述扇形扩散段内部安装有分流导流板,所述分流导流板均匀分布在扇形扩散段内,将所述扇形扩散段的内部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流道,每个所述流道的截面积相等。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军,吴永彬,冯晨,李章超,郭志勇,郑选斌,陈浩,王立强,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