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46223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制剂的制备原料包括中药和复合益生菌,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包括马齿苋5~15份、甘草5~8份、侧柏叶4~5份、黄柏5~9份、车前草1~3份、乌梅2~5份、决明子1~3份、陈皮2~6份、厚朴5~8份和鸡内金5~6份;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嗜酸性乳酸杆菌5~10份、双歧杆菌3~5份、干酪乳杆菌2~4份和嗜热链球菌3~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复合制剂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残留、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畜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与营养越来越重视。鸭子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脂肪较少、鸭蛋含有蛋白质、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维生素D、钙、钾、铁和磷等营养物质,是上好的滋补食品。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enteritidis)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肠炎沙门氏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在世界范围内急剧增多,主要是由于食用了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家禽所导致的。鸭子在人的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及传播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因此,预防鸭肠炎沙门氏菌感染成为了控制人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关键。当鸭子处于低日龄的雏鸭阶段,因其抵抗力较差,极易感染肠炎沙门氏菌,雏鸭感染后可成为无症状的带菌者,能较长期排菌,污染环境,因此,控制雏鸭肠炎沙门氏菌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鸭子感染肠炎沙门氏菌或为预防肠炎沙门氏菌感染主要通过饲喂抗生素等化学药剂进行控制,然而,这种方式难以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虽然能使细菌感染得到控制,但却会使得鸭子的耐药性不断加大,使得疗效降低,不断需要加大用量,导致药物残留增多,既不利于环境保护,又无法满足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基于此,找出一种从根本上提升雏鸭免疫力的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根本上提升雏鸭免疫力的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残留、使用方便等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所述复合制剂的制备原料包括中药和复合益生菌,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包括马齿苋5~15份、甘草5~8份、侧柏叶4~5份、黄柏5~9份、车前草1~3份、乌梅2~5份、决明子1~3份、陈皮2~6份、厚朴5~8份和鸡内金5~6份;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嗜酸性乳酸杆菌5~10份、双歧杆菌3~5份、干酪乳杆菌2~4份和嗜热链球菌3~5份。优选地,所述中药包括马齿苋10份、甘草7份、侧柏叶5份、黄柏9份、车前草3份、乌梅5份、决明子2份、陈皮4份、厚朴6份和鸡内金6份。优选地,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嗜酸性乳酸杆菌10份、双歧杆菌5份、干酪乳杆菌4份和嗜热链球菌5份。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制剂为粉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中药和益生菌复配,使得雏鸭的消化和生长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从根本上提升了雏鸭的机体免疫力;选用黄柏、乌梅、决明子等提升雏鸭的抗病能力;选用马齿苋、陈皮等促进消化和生长,最后选用甘草等不仅能够清热解毒,而且还能避免脘腹;在复合制剂中加入嗜酸性乳酸杆菌等复合益生菌,以便于维持家禽胃肠微生物菌群平衡,促进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脾胃运动功能,加速药效的吸收;本专利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提升雏鸭免疫力,而且适口性好,能够有效地增强雏鸭的食欲,提升雏鸭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有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养鸭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称取各中药原料,将各种中药原料切碎、洗净后用冷水浸泡3~5h后,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3~4倍的水,加热至沸腾后文火煎煮,重复煎煮多次并收集每次煎煮得到的药液,每次煎煮1~2h,煎煮至倒出的药液呈淡黄色;S2、将所述步骤S1中每次煎煮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至干物质的含水量为3~5%后,收集中药干粉;S3、将所述步骤S3制得的中药干粉与复合益生菌混合后过200目筛,制得复合制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减压浓缩的压强为负压4-6kPa,温度为65~7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重复煎煮次数为3~5次,优选为4次。优选地,重复煎煮时,每次煎煮的时间比前一次多10分钟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制剂生产过程操作简便,无毒、无害、无药残,只需通过常规设备即可生产,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将上述复合制剂应用于制备雏鸭的饲料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复合制剂可直接添加于雏鸭的饲料中,对于肠炎沙门氏杆菌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为:一种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所述复合制剂的制备原料包括中药和复合益生菌,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包括马齿苋5~15份、甘草5~8份、侧柏叶4~5份、黄柏5~9份、车前草1~3份、乌梅2~5份、决明子1~3份、陈皮2~6份、厚朴5~8份和鸡内金5~6份;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嗜酸性乳酸杆菌5~10份、双歧杆菌3~5份、干酪乳杆菌2~4份和嗜热链球菌3~5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为:一种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所述复合制剂的制备原料包括中药和复合益生菌,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包括马齿苋5~15份、甘草5~8份、侧柏叶4~5份、黄柏5~9份、车前草1~3份、乌梅2~5份、决明子1~3份、陈皮2~6份、厚朴5~8份和鸡内金5~6份;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嗜酸性乳酸杆菌5~10份、双歧杆菌3~5份、干酪乳杆菌2~4份和嗜热链球菌3~5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为:一种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所述复合制剂的制备原料包括中药和复合益生菌,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包括马齿苋10份、甘草7份、侧柏叶5份、黄柏9份、车前草3份、乌梅5份、决明子2份、陈皮4份、厚朴6份和鸡内金6份;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嗜酸性乳酸杆菌10份、双歧杆菌5份、干酪乳杆菌4份和嗜热链球菌5份。上述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称取各中药原料,将各种中药原料切碎、洗净后用冷水浸泡4h后,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3倍的水,加热至沸腾后文火煎煮,重复煎煮4次并收集每次煎煮得到的药液,4次煎煮的时间依次为60min、75min、90min和105min,煎煮至倒出的药液呈淡黄色;S2、将所述步骤S1中每次煎煮得到的药液混合,减压浓缩至干物质的含水量为3~5%后,收集中药干粉;S3、将所述步骤S3制得的中药干粉与复合益生菌混合后过200目筛,制得复合制剂。所述步骤S2中减压浓缩的压强为负压5kPa,温度为70℃。将上述实施例1~3制得的中药复合制剂应用于雏鸭饲养,选择80只日龄为5天的雏鸭作为试验对象,平均体重为70g±5g,分为四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其中,第1~3组依次饲喂添加有实施例1~3制得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的市售雏鸭饲料,第4组饲喂市售雏鸭饲料,每组每天饲喂的次数和饲料重量一致。饲喂5天后,在每只雏鸭的胸肌中注射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剂量为5亿/只,再饲喂10天后,分别称重并进行健康状况(是否患病)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一组实施例二组实施例三组对照组平均体重(g)400g405g410g350g发生拉稀只数0006感染疾病只数0008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案配方饲喂的锥鸭,能够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制剂的制备原料包括中药和复合益生菌,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包括马齿苋5~15份、甘草5~8份、侧柏叶4~5份、黄柏5~9份、车前草1~3份、乌梅2~5份、决明子1~3份、陈皮2~6份、厚朴5~8份和鸡内金5~6份;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嗜酸性乳酸杆菌5~10份、双歧杆菌3~5份、干酪乳杆菌2~4份和嗜热链球菌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制剂的制备原料包括中药和复合益生菌,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包括马齿苋5~15份、甘草5~8份、侧柏叶4~5份、黄柏5~9份、车前草1~3份、乌梅2~5份、决明子1~3份、陈皮2~6份、厚朴5~8份和鸡内金5~6份;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嗜酸性乳酸杆菌5~10份、双歧杆菌3~5份、干酪乳杆菌2~4份和嗜热链球菌3~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马齿苋10份、甘草7份、侧柏叶5份、黄柏9份、车前草3份、乌梅5份、决明子2份、陈皮4份、厚朴6份和鸡内金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嗜酸性乳酸杆菌10份、双歧杆菌5份、干酪乳杆菌4份和嗜热链球菌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雏鸭感染肠炎沙门氏杆菌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制剂为粉剂。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制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炳庆何永明赵海全冼琼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