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奎娟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620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桥梁体,所述桥梁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路基面,所述路基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的侧面与路基面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栏的底部与桥梁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路基面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排水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雨水收集孔,所述雨水收集孔的设置间隔为两米。该桥梁排水系统通过在桥梁体的上表面设置蓄水腔体,能够有效的将雨水收集管收集到的雨水存储在蓄水腔体中,能够使雨水回收进行二次利用,在天气炎热时可有效的对桥面进行降温,同时可作为洒水式桥面降温和桥梁下树木的灌溉用水,将水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为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得不通过建设桥梁以充分的利用立体空间,缓解道路拥堵,但随之而来的桥梁排水问题也不得不受到关注,为了迅速的排除桥面积水,防止雨水积滞于桥面并渗入梁体而影响桥梁的耐久性,在桥梁的设计时,在桥面上除设置纵横坡排水外,桥面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泻水管道,以便组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现有技术中,桥梁排水系统往往通过桥面的进水口收集雨水后通过竖向排水管与纵向排水管连通,再统一排入墩柱处的市政排水管道,无法将落在桥面上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排水系统,解决了桥梁排水系统收集到的水资源无法被利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桥梁体,所述桥梁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路基面,所述路基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的侧面与路基面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栏的底部与桥梁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路基面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水槽,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桥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路基面(2),所述路基面(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栏(3),所述防护栏(3)的侧面与路基面(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栏(3)的底部与桥梁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路基面(2)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水槽(4),所述排水槽(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所述排水槽(4)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雨水收集孔(6),所述雨水收集孔(6)的设置间隔为两米,所述雨水收集孔(6)的内部固定镶嵌有雨水收集管(7),所述桥梁体(1)的顶部开设有蓄水腔体(8),所述蓄水腔体(8)的顶部与路基面(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桥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路基面(2),所述路基面(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栏(3),所述防护栏(3)的侧面与路基面(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栏(3)的底部与桥梁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路基面(2)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水槽(4),所述排水槽(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所述排水槽(4)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雨水收集孔(6),所述雨水收集孔(6)的设置间隔为两米,所述雨水收集孔(6)的内部固定镶嵌有雨水收集管(7),所述桥梁体(1)的顶部开设有蓄水腔体(8),所述蓄水腔体(8)的顶部与路基面(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管(7)的一端与蓄水腔体(8)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蓄水腔体(8)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9),所述蓄水腔体(8)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集渣孔(801),所述集渣孔(8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集渣管(802),所述集渣管(8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渣箱(803),所述集渣管(802)和集渣箱(803)均位于桥梁体(1)的内部,所述集渣箱(803)远的侧面开设有清渣口(804),所述蓄水腔体(8)的内部开设有集水池(10),所述集水池(10)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1),所述第一水泵(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101),所述第一水泵(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102),所述出水管(1102)的一端贯穿路基面(2)并与防护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奎娟宫政厉荣华王莹卜文鑫
申请(专利权)人:陈奎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