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翠菊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监测堵车并进行分流疏导的道路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17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设计及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自动监测堵车并进行分流疏导的道路布置结构,在所述双向车道之间布置有至少两根行车车道,所述行车通道与所述双向车道之间通过开设出入口形成连通,所述行车车道的开放通行状态由一堵车自动监测分流控制系统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有效的对堵车进行分流疏导,单向车流量可增加40%,双向车流量可增加80%,道路的利用率极高,极大提升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全自动地进行堵车分流疏导,对堵车的处置反应迅速,响应时间快,无需指挥人员到场即可进行高效的分流疏导;可应用于对原有道路布置结构的改造之中,不会影响原有应急车道的功能;结构简单合理,适用性强,使用效果好,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监测堵车并进行分流疏导的道路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设计及施工
,尤其是一种可自动监测堵车并进行分流疏导的道路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选择了购买汽车来作为日常的出行工具,因此道路发生拥堵的情况日益增剧。如图2所示,常见的道路布置结构包括双向车道以及布置在双向车道中间用于分隔双向车道的中间隔离带,而在双向车道的外侧分别布置有应急车道以供救护车、消防车等应急车辆通过。在正常情况下,普通车辆在双向车道内行驶,应急车道始终闲置;而即使在道路发生拥堵的情况下,应急车道依旧空置以被不时之需,普通车辆只能在双向车道内排队等候。因此,常见的道路布置结构的利用率十分低,在高峰时刻,即使是双向六车道依旧会有至少一侧发生拥堵。然而,目前的拥堵不仅仅是发生在地面上,常常还会发生高架桥、跨江大桥等桥梁上,此时,拥堵不仅仅延误了人们的出行,还会加大桥面荷载,对桥梁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良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自动监测堵车并进行分流疏导的道路布置结构,通过在双向车道的中间布设行车车道配合堵车自动监测分流控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监测堵车并进行分流疏导的道路布置结构,包括双向车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向车道之间布置有至少两根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与所述双向车道之间通过开设出入口形成连通,所述行车通道的开放通行状态由一堵车自动监测分流控制系统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监测堵车并进行分流疏导的道路布置结构,包括双向车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向车道之间布置有至少两根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与所述双向车道之间通过开设出入口形成连通,所述行车通道的开放通行状态由一堵车自动监测分流控制系统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监测堵车并进行分流疏导的道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通道包括用于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翠菊
申请(专利权)人:朱翠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