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12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波纹垫环、外壳、定位圈以及呼吸结构,所述外壳安装在波纹垫环的顶部,所述呼吸结构的一端裸露,另一端贯穿至波纹垫环内并将其密封连接于定位圈,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端盖,相对于端盖侧的外壳内设置有挤药机构,所述定位圈内设置有纱布层,位于波纹垫环内、且处于挤药机构正下方的纱布层上有与其一体化的添药结构,该添药结构与挤药机构活动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对创面实现有效的防护,避免伤口的暴露感染和二次伤害,提供快速呼吸式的透气能力,置药软筒对手术后的刀口创面进行不断科学间隙加药,保证伤口的正常、快速、有效地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为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各种皮肤损伤,在对皮肤损伤进行处理以后,为了避免伤口再次被外物触碰,通常的都是采用纱布对伤口进行包扎,虽然避免了伤口暴露在外发生的触碰和感染,但是纱布长期的覆盖于伤口的表面不利于伤口的恢复和愈合,由于纱布过软,对于偶然性的物理碰撞不能防范,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如申请公布号CN107582223A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的下端侧面均匀的分布有透气窗,所述透气窗内侧面通过纱布进行封闭,所述罩壳的下侧面中部通过弹性囊封闭,所述罩壳的下侧面弧顶设有控制盒,本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粘贴带进行粘贴固定,便于更换,通过罩壳提供一定强度的物理支撑,有效减弱偶然性碰撞对伤口的影响,通过拉绳对弹性囊的控制改变罩壳内的内压变换,使外部气体频繁经过纱布,从而引起罩壳下方的气流变化,通过纱布进行换气,能够极大地减少外界细菌的进入,同时可降低创面的湿度和温度,为刀口创面的愈合提供合适的环境,使用方便,适合外科刀口手术的术后护理防护。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波纹垫环(1)、外壳(2)、定位圈(3)以及呼吸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安装在波纹垫环(1)的顶部,所述呼吸结构(4)的一端裸露,另一端贯穿至波纹垫环(1)内并将其密封连接于定位圈(3),所述外壳(2)的顶部安装有端盖(5),相对于端盖(5)侧的外壳(2)内设置有挤药机构,所述定位圈(3)内设置有纱布层(30),位于波纹垫环(1)内、且处于挤药机构正下方的纱布层(30)上有与其一体化的添药结构,该添药结构与挤药机构活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波纹垫环(1)、外壳(2)、定位圈(3)以及呼吸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安装在波纹垫环(1)的顶部,所述呼吸结构(4)的一端裸露,另一端贯穿至波纹垫环(1)内并将其密封连接于定位圈(3),所述外壳(2)的顶部安装有端盖(5),相对于端盖(5)侧的外壳(2)内设置有挤药机构,所述定位圈(3)内设置有纱布层(30),位于波纹垫环(1)内、且处于挤药机构正下方的纱布层(30)上有与其一体化的添药结构,该添药结构与挤药机构活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结构(4)包括空中圆柱杆(40)、圆柱杆(41)以及复位弹簧(42),其中:所述圆柱杆(41)活动插设于空中圆柱杆(40)内,且一端裸露于波纹垫环(1)外,所述空中圆柱杆(40)内的腔体包括上部的腔体Ⅰ(410)以及处于其下部的腔体Ⅱ(411),所述圆柱杆(41)与腔体Ⅱ(411)适配插接,处于腔体Ⅰ(410)的圆柱杆(4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2),所述空中圆柱杆(40)底部固定连接于定位圈(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药机构包括气泵(50)以及弹性气囊(20),其中:所述气泵(50)安装在端盖(5)内,所述弹性气囊(20)位于波纹垫环(1)内的外壳(2)上,所述气泵(50)的输出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凯马楠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明凯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