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胫骨弧度相匹配的可旋转弹性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10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28
一种与胫骨弧度相匹配的可旋转弹性髓内钉,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方便地置入胫骨髓腔中。其技术方案是:髓内钉主体有弯曲弧度,弯曲弧度与胫骨中部和下部的弯曲弧度相匹配,髓内钉主体的上端与转动头相连接,在髓内钉主体的上顶面有垂直方向的连接杆,转动头为圆柱体,转动头的圆柱体的直径与髓内钉主体上端直径相匹配,转动头下端面有转动孔,转动孔与转动头圆柱体的中心轴线有夹角,夹角等于髓内钉主体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转动孔套在连接杆上,转动孔与连接杆为转动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髓内钉近端设置转动头可以使髓内钉同时顺应胫骨近端和胫骨主体的解剖曲线,并可以保证髓内钉顺利置入,不因胫骨近端弧度导致置入髓内钉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胫骨弧度相匹配的可旋转弹性髓内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胫骨骨折是骨伤外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医疗界对胫骨骨折的治疗也更加关注。加压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以及胫骨髓内钉等都是临床治疗胫骨骨折的常用方法。加压钢板内固定具有固定牢靠和操作简便等优势,但该方法需要将骨膜广泛剥离,给软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大,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外固定架操作简单但易出现固定不牢固,外固定针易出现针道感染等问题;而胫骨髓内钉固定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够有效避免对软组织和骨膜的损害,有助于断骨处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具有软组织损伤轻、微创、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快、术后康复锻炼早等优点。目前使用的胫骨髓内的曲度与胫骨曲度相反,这一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成为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痼疾。具体来说,目前使用的传统的髓内钉的近端为向前弯曲弧度,以便髓内钉自胫骨结节置入方便,使髓内钉可以顺利地置入到胫骨的腔体中。但是胫骨近端是与胫骨髓内钉弯曲弧度相反的向后弯曲的状态,导致在从胫骨近端置入髓内钉时,髓内钉到位后,髓内钉的近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胫骨弧度相匹配的可旋转弹性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髓内钉主体(1)和转动头(2),髓内钉主体(1)有弯曲弧度,弯曲弧度与胫骨中部和下部的弯曲弧度相匹配,髓内钉主体(1)的上端与转动头(2)相连接,在髓内钉主体(1)的上顶面有垂直方向的连接杆(3),转动头(2)为圆柱体,转动头(2)的圆柱体的直径与髓内钉主体(1)上端直径相匹配,转动头(2)下端面有转动孔(4),转动孔(4)从转动头(2)的下端面向上,转动孔(4)与转动头(2)圆柱体的中心轴线有夹角,夹角等于髓内钉主体(1)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转动头(2)的转动孔(4)内径与髓内钉主体(1)上顶面的连接杆(3)外径相匹配,转动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胫骨弧度相匹配的可旋转弹性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髓内钉主体(1)和转动头(2),髓内钉主体(1)有弯曲弧度,弯曲弧度与胫骨中部和下部的弯曲弧度相匹配,髓内钉主体(1)的上端与转动头(2)相连接,在髓内钉主体(1)的上顶面有垂直方向的连接杆(3),转动头(2)为圆柱体,转动头(2)的圆柱体的直径与髓内钉主体(1)上端直径相匹配,转动头(2)下端面有转动孔(4),转动孔(4)从转动头(2)的下端面向上,转动孔(4)与转动头(2)圆柱体的中心轴线有夹角,夹角等于髓内钉主体(1)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转动头(2)的转动孔(4)内径与髓内钉主体(1)上顶面的连接杆(3)外径相匹配,转动孔(4)套在连接杆(3)上,转动孔(4)与连接杆(3)为转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胫骨弧度相匹配的可旋转弹性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头(2)的侧壁上有顶紧螺孔(5),顶紧螺孔(5)通过转动头(2)侧壁与转动孔(4)相连通,顶紧螺栓穿过顶紧螺孔(5)与髓内钉主体(1)上端的连接杆(3)顶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胫骨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泽郑占乐于贤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