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诊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07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诊脉装置,包括:腕带、压力传感器阵列、控制终端、显像探头以及移动部件;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显像探头拍摄的目标图像并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穴位位置,并控制移动器件移动以使压力传感器阵列到达穴位位置。因此,本方案中的装置,通过显像探头实时确定具体的穴位位置,然后控制终端控制移动器件移动到显像探头实时确定的穴位位置从而完成对各穴位的检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为的方式将诊脉仪放置人手腕处而导致穴位与压力传感器之间错位的问题,提高了诊脉仪对脉搏进行检测时的准确率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诊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诊脉装置。
技术介绍
脉诊亦名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寸口桡动脉的寸、关、尺三个部位,并施加浮、中、沉感知脉搏跳动情况来了解病情,辨别病症的诊察方法。通过脉搏信号能预测和诊断人体生理、病理、心理状况,因此得到准确的脉搏信号以及通过该脉搏信号得到人体脉象信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脉诊的客观化研究越来越收到关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测脉搏的仪器,这些仪器只能检测出脉搏的跳动次数或脉搏波形。这些仪器主要包括,与穴位数量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气囊、显示屏等;其中,压力传感器和气囊都设置于腕带,医护人员根据经验将设有压力传感器的腕带放置于患者的寸、关、尺三个穴位处,通过气囊同时对这三个穴位施加压力,然后每个穴位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将测得的脉搏波形输出至显示屏。由医护人员对该脉搏波形进行分析得到患者的脉搏属于哪一种脉象。但是,采用该种方法,压力传感器不一定完全覆盖在寸、关、尺穴位上,从而造成测得的脉搏波形不准确而引起误诊。其次,由医护人员对脉搏波形作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得到患者的脉象,由于医护人员的经验限制,由医护人员对脉搏波形进行分析得到的脉象其准确率和分析效率都较为低下。因此,如何提高诊脉仪对脉搏进行检测时准确率和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诊脉装置,提高了诊脉仪对脉搏进行检测时的准确率和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诊脉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阵列、腕带、控制终端、显像探头以及移动器件;所述控制终端和所述移动器件连接;所述腕带固定于所述移动器件,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所述腕带;所述显像探头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显像探头设置于与压力传感器阵列对应的设定区域内;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显像探头检测的目标图像并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穴位位置,并控制所述移动器件移动以使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到达所述穴位位置,以及控制所述移动器件向所述穴位位置施加压力以使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获取目标信号。优选的,还包括: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以对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输出的与脉搏信息对应的信号进行分析得到脉象信息并将所述脉象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其中,所述云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神经网络模型。优选的,所述移动器件具体为:XY十字电动直线滑台、固定件、与所述XY十字电动直线滑台的X轴丝杆导轨连接的第一电机和与所述XY十字电动直线滑台的Y轴丝杆导轨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对应的,所述腕带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的第二端与所述Y轴丝杆导轨的滑台连接;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Y轴丝杆导轨滑台移动以使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到达所述穴位位置;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固定件向所述穴位位置对应的穴位施加压力。优选的,所述XY十字电动直线滑台具体为:FUYU丝杆直线滑台模组。优选的,所述腕带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移动器件。优选的,还包括:云服务器;优选的,所述显像探头具体为超声探头。优选的,所述控制终端具体为带有显示屏的计算机。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的提示模块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的工作时间达到预设时长时进行提示。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具体为4*6压力传感器阵列。优选的,还包括:血压测量仪;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血压测量仪连接以控制所述血压测量仪进行血压测量。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诊脉装置,包括:腕带、压力传感器阵列、控制终端、显像探头以及移动部件;控制终端和移动器件连接,腕带固定于移动器件,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腕带;显像探头与控制终端连接,显像探头设置于与压力传感器阵列对应的设定区域内;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显像探头拍摄的目标图像并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穴位位置,以及控制移动器件向穴位位置施加压力以使压力传感器阵列获取目标信号。因此,通过本方案中的装置,通过显像探头实时确定具体的穴位位置,然后控制终端控制移动器件移动到显像探头实时确定的穴位位置并由移动器件向穴位处施压最终完成对各穴位的检测并输出目标信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为的方式将诊脉仪放置人手腕处而导致穴位于压力传感器之间错位的问题,提高了诊脉仪的对脉搏进行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诊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诊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诊脉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诊脉装置,提高了诊脉仪的对脉搏进行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请参见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诊脉装置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压力传感器阵列101在图中的位置仅仅是示意,并不代表压力传感器阵列101只能位于该位置。该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阵列101,腕带102,控制终端103,显像探头104,移动器件105;其中,控制终端103和移动器件105连接;腕带102固定于移动器件105,压力传感器阵列101设置于腕带102,显像探头104与控制终端103连接,显像探头104设置于与压力传感器阵列101对应的设定区域内;控制终端103用于接收显像探头104检测的目标图像并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穴位位置,并控制移动器件105移动以使压力传感器阵列101到达穴位位置,并控制移动器件105向穴位位置施压压力以使压力传感器阵列101获取目标信号。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阵列10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阵列101,即由很多个压力传感器排列组成。其次,为了使压力传感器阵列101测出的压力信号更加的精准,可以使用微型压力传感器组成微型压力传感器阵列101,本实施例中,微型压力传感器阵列101可以设置为1*9或者2*8的阵列,其排列方式为:垂直于寸、关、尺三个穴位的连线的方向依次排列。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压力传感器阵列101具体为4*10压力传感器阵列。为了使腕带102和移动器件105之间操作更加的灵活,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腕带102可拆卸的固定于移动器件105,从而保证能随时调整腕带102在移动器件105上的位置。进一步,控制终端103可以为计算机以及控制芯片等,其主要的功能是:在腕带102由操作人员放至人的手腕处时,控制显像探头104对人的手腕处进行拍摄,然后在显像探头104完成拍摄后,接收显像探头104检测的目标图像,再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当前显像探头104所在位置对应的穴位位置,最后根据分析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阵列、腕带、控制终端、显像探头以及移动器件;所述控制终端和所述移动器件连接;所述腕带固定于所述移动器件,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所述腕带;所述显像探头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显像探头设置于与压力传感器阵列对应的设定区域内;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显像探头检测的目标图像并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穴位位置,并控制所述移动器件移动以使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到达所述穴位位置,以及控制所述移动器件向所述穴位位置施加压力以使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获取目标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阵列、腕带、控制终端、显像探头以及移动器件;所述控制终端和所述移动器件连接;所述腕带固定于所述移动器件,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所述腕带;所述显像探头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显像探头设置于与压力传感器阵列对应的设定区域内;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显像探头检测的目标图像并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穴位位置,并控制所述移动器件移动以使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到达所述穴位位置,以及控制所述移动器件向所述穴位位置施加压力以使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获取目标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以对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输出的与脉搏信息对应的信号进行分析得到脉象信息并将所述脉象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其中,所述云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神经网络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诊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器件具体为:XY十字电动直线滑台、固定件、与所述XY十字电动直线滑台的X轴丝杆导轨连接的第一电机和与所述XY十字电动直线滑台的Y轴丝杆导轨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对应的,所述腕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李诗语曹彬潘晴夏佩龙保任黄祖德肖飞李庭威许淦僖刘立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