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籽产油脱臭去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067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籽产油脱臭去味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上侧设有进油口,所述搅拌罐的下侧设有出油口,所述搅拌罐的右端表面设有正转按钮、停止按钮、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入线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搅拌罐的内表面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盒,所述传动盒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拉伸弹簧,所述导杆的上侧通过第二导孔滑动连接有搅拌罐。该油茶籽产油脱臭去味装置,实现筛孔式搅拌杆的上下和自转往复共同运动,实现滤网的快速拆卸,可针对飞溅到搅拌罐内壁上的油实现刮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籽产油脱臭去味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茶籽产油脱臭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油茶籽产油脱臭去味装置。
技术介绍
油茶籽油来源于山茶科植物油茶或小叶油茶的成熟种子,经压榨法、浸出法等油脂提炼技术法得到的脂肪油,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之一。目前,现有的油茶籽产油脱臭去味装置,不具有凸轮和筛孔式搅拌杆结构,无法实现凸轮和筛孔式搅拌杆结构的上下和自转往复共同运动,导致油茶籽油的内部杂质和油茶籽油无法均匀混合,油茶籽油的过滤效率比较低,无法为后期油茶籽油的脱臭做良好的准备工作,另外,不具有扭簧卡扣结构,当滤网需要拆卸清洗时,无法实现滤网的快速拆卸,滤网拆卸的效率低下,不具有刮刀结构,无法针对飞溅到搅拌罐内壁上的油实现刮除,搅拌罐内壁的洁净性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籽产油脱臭去味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茶籽产油脱臭去味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上侧设有进油口,所述搅拌罐的下侧设有出油口,所述搅拌罐的右端表面设有正转按钮、停止按钮、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入线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有第一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籽产油脱臭去味装置,包括搅拌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上侧设有进油口(2),所述搅拌罐(1)的下侧设有出油口(3),所述搅拌罐(1)的右端表面设有正转按钮(401)、停止按钮(402)、电源输入线(5),所述电源输入线(5)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有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6),所述搅拌罐(1)的内表面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左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盒(9),所述传动盒(9)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10)转动连接有凸轮(11),所述凸轮(1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导杆(15),所述导杆(15)的外表面套接有拉伸弹簧(13),所述导杆(15)的下侧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籽产油脱臭去味装置,包括搅拌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上侧设有进油口(2),所述搅拌罐(1)的下侧设有出油口(3),所述搅拌罐(1)的右端表面设有正转按钮(401)、停止按钮(402)、电源输入线(5),所述电源输入线(5)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有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6),所述搅拌罐(1)的内表面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左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盒(9),所述传动盒(9)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10)转动连接有凸轮(11),所述凸轮(1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导杆(15),所述导杆(15)的外表面套接有拉伸弹簧(13),所述导杆(15)的下侧通过第一导孔(12)滑动连接有传动盒(9),所述导杆(15)的上侧通过第二导孔(14)滑动连接有搅拌罐(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籽产油脱臭去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5)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二电机(16)转动连接主轴(18),所述主轴(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忠芳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龙淦农业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