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05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防撞梁和海绵擦,防撞梁为弧形梁且包裹机体的前端,防撞梁上设有智能清洗装置,通过防撞梁和弹簧柱使扫地机器人在受到碰撞时减小受到的震动伤害,且通过防撞梁上的智能清洗装置可以对墙体、家具的底部进行有效的清洁,提升扫地机器人的工作范围,有效的加强了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功能性,机体在连接弹簧柱的另一端设有若干海绵擦,通过旋转装置带动海绵擦转动有效的对扫地机器人经过的地面进行旋转擦拭,高效的除去底板、瓷砖上的污渍、墨迹等,提升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对地面的清洁效率,满足多种地面的不同清洁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采用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初步实现了智能化代替人工的一些事物,作为其中的一个典型,只能那个扫地机器人的出现取代了人工居家地面清洁劳动,期工作效率高、使用安全。操作方便深受人们的青睐。在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实际工作中,其对地面的清洁主要通过灰尘的吸取完成,在居家地板、瓷砖等上存在附着的污渍、墨迹等需要擦拭的情况下,智能扫地机器人往往无法完成工作,且智能机器人中虽然大多装备有激光雷达,使其避免墙体、家具的碰撞,但一些人为或使用中的碰撞在所难免,智能扫地机器人中设有大量的精密零件,会受到撞击的影响,长久以往、影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防撞梁和海绵擦,所述机体下端设有吸尘口,吸尘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机体内的集尘盒,所述机体的前进方向通过弹簧柱连接防撞梁,所述防撞梁为弧形梁且包裹机体的前端,所述防撞梁上设有智能清洗装置,所述机体在连接弹簧柱的另一端设有若干海绵擦,所述海绵擦通过旋转装置连接在机体下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撞梁上设有环绕防撞梁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安装槽相契合的清洁带,防撞梁的两端设有导向辊,导向辊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防撞梁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防撞梁的最右端,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驱动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海绵擦安装在连接盖中,连接盖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箱中,电机箱固定连接在水箱的下端。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的下端连接输水管,输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连接盖上方,连接盖上端设有密集的漏水孔,所述连接盖与海绵擦接触处设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安装在输水管上的电磁阀。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上端设有注水口,注水口上设有与其相契合的盖体。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上设有箱盖,箱盖位于集尘盒上端。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下端设有一组导向轮和一组驱动轮。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上设有空气加湿装置,空气加湿装置包括蒸发器、超声波振荡器和喷雾盖,所述蒸发器固定安装在水箱内,水箱上端设有加湿箱,加湿箱中设有超声波振荡器,加湿箱的顶端设有喷雾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防撞梁为弧形梁且包裹机体的前端,所述防撞梁上设有智能清洗装置,通过防撞梁和弹簧柱使扫地机器人在受到碰撞时减小受到的震动伤害,减少和消除智能扫地机器人在工作时碰撞墙体或家具对其造成的损伤,且通过防撞梁上的智能清洗装置可以对墙体、家具的底部进行有效的清洁,提升扫地机器人的工作范围,有效的加强了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功能性,所述机体在连接弹簧柱的另一端设有若干海绵擦,所述海绵擦通过旋转装置连接在机体下端,工作时,通过旋转装置带动海绵擦转动有效的对扫地机器人经过的地面进行旋转擦拭,高效的除去底板、瓷砖上的污渍、墨迹等,提升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对地面的清洁效率,满足多种地面的不同清洁需求,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使用和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俯视图。图3为智能扫地机器人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智能扫地机器人中连接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智能扫地机器人中海绵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机体1、箱盖2、集尘盒3、激光雷达4、防撞梁5、导向轮6、吸尘口7、连接管8、驱动轮9、水箱10、电机箱11、海绵擦12、弹簧柱13、压力传感器14、清洁带15、导向辊16、驱动电机17、注水口18、喷雾盖19、加湿箱20、超声波振荡器21、蒸发器22、电磁阀23、输水管24、湿度传感器25、旋转电机26、转轴27、连接盖28、漏水孔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1、防撞梁5和海绵擦12,所述机体1下端设有吸尘口7,吸尘口7通过连接管8连接机体1内的集尘盒3,所述机体1的前进方向通过弹簧柱13连接防撞梁5,所述防撞梁5为弧形梁且包裹机体1的前端,所述防撞梁5上设有智能清洗装置,通过防撞梁5和弹簧柱13使扫地机器人在受到碰撞时减小受到的震动伤害,减少和消除智能扫地机器人在工作时碰撞墙体或家具对其造成的损伤,且通过防撞梁5上的智能清洗装置可以对墙体、家具的底部进行有效的清洁,提升扫地机器人的工作范围,有效的加强了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功能性,所述机体1在连接弹簧柱13的另一端设有若干海绵擦12,所述海绵擦12通过旋转装置连接在机体1下端,工作时,通过旋转装置带动海绵擦12转动有效的对扫地机器人经过的地面进行旋转擦拭,高效的除去底板、瓷砖上的污渍、墨迹等,提升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对地面的清洁效率,满足多种地面的不同清洁需求。所述防撞梁5上设有环绕防撞梁5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安装槽相契合的清洁带15,防撞梁5的两端设有导向辊16,导向辊16连接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所述防撞梁5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4安装在防撞梁5的最右端,所述压力传感器14电性连接驱动电机17,工作时,当防撞梁5接触需要清洁的墙体或家具时,防撞梁5受到挤压,压力传感器14随即感应到压力变化,从而控制驱动电机17打开,使导向辊16带动清洁带15在防撞梁5中的安装槽中运用,通过清洁带15的运动对墙体和家具进行清洁,同时,配合弹簧柱13有效的保护机体1内精密零件受到的震动,起到保护扫地机器人和清洁墙体、家具的双重作用。所述海绵擦12安装在连接盖28中,连接盖28上端通过转轴27连接旋转电机26的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26固定安装在电机箱11中,电机箱11固定连接在水箱10的下端,工作时,旋转电机26转动通过转轴27带动连接盖28转动,从而使连接盖28中的海绵擦12转动,对职能扫地机器人途径的地面进行旋转擦拭。所述水箱10的下端连接输水管24,输水管24的出水口位于连接盖28上方,连接盖28上端设有密集的漏水孔29,所述连接盖28与海绵擦12接触处设有湿度传感器25,湿度传感器25电性连接安装在输水管24上的电磁阀23,湿度传感器25实时检测海绵擦12的湿度,当检测的湿度小于设定湿度时,打开输水管24上的电磁阀23,水箱10中存储的水即从输水管24中流出滴入连接盖28上端,并通过连接盖28上端的漏水孔29在旋转作用下均匀的进入海绵擦12中,当湿度传感器25检测的湿度达到设定值时,即关闭电磁阀23,停止滴水,通过湿度传感器25和电磁阀23实现了海绵擦12的自动沾水功能,使海绵擦12在擦拭地面时保持必要的湿润状态,提高清洁效率。所述机体1上端设有注水口18,注水口18上设有与其相契合的盖体,通过注水口18向水箱10中的水箱10注入工作时需要的清水。所述机体1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1)、防撞梁(5)和海绵擦(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下端设有吸尘口(7),吸尘口(7)通过连接管(8)连接机体(1)内的集尘盒(3),所述机体(1)的前进方向通过弹簧柱(13)连接防撞梁(5),所述防撞梁(5)为弧形梁且包裹机体(1)的前端,所述防撞梁(5)上设有智能清洗装置,所述机体(1)在连接弹簧柱(13)的另一端设有若干海绵擦(12),所述海绵擦(12)通过旋转装置连接在机体(1)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1)、防撞梁(5)和海绵擦(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下端设有吸尘口(7),吸尘口(7)通过连接管(8)连接机体(1)内的集尘盒(3),所述机体(1)的前进方向通过弹簧柱(13)连接防撞梁(5),所述防撞梁(5)为弧形梁且包裹机体(1)的前端,所述防撞梁(5)上设有智能清洗装置,所述机体(1)在连接弹簧柱(13)的另一端设有若干海绵擦(12),所述海绵擦(12)通过旋转装置连接在机体(1)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5)上设有环绕防撞梁(5)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安装槽相契合的清洁带(15),防撞梁(5)的两端设有导向辊(16),导向辊(16)连接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所述防撞梁(5)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4)安装在防撞梁(5)的最右端,所述压力传感器(14)电性连接驱动电机(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擦(12)安装在连接盖(28)中,连接盖(28)上端通过转轴(27)连接旋转电机(26)的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26)固定安装在电机箱(11)中,电机箱(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洋紫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