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及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009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器双向进出水口结构,所述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包括水路板、第一进出水口、第二进出水口和密封端盖;所述第一进出水口横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上,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纵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上;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固定设置于所述水路板的同侧;所述密封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的端口或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净水器,包括上述的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和净水器外壳,根据具体的外壳安装需要,所述第一进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与净水器外壳相连。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水路板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器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及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净水器。
技术介绍
家用净水器能够根据引用水的需求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处理,通常情况下家用净水器的进水口接自来水,出水口通过水路转接头接入用户的水龙头处。现有的水路板进出水口都是根据净水器外观的进出水口位置而设定一个单一的进出水口方向,也就意味着对于不同的净水器外壳需要对水路板的进出水口进行定制设计,这无疑增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人工成本,从而造成开发成本增加。因此,有必要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双向进出水口结构,所述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包括水路板、第一进出水口、第二进出水口和密封端盖,所述第一进出水口横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上,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纵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上;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固定设置于所述水路板的同侧;所述密封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的端口或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端口。进一步的,所述水路板为水路集成板,包括主水路板和副水路板,所述副水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水路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水路板的同侧。相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包括上述的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和净水器外壳,所述双向进出水口结构设置于所述净水器外壳内。进一步的,所述净水器外壳上设有通孔;根据具体的外壳安装需要,所述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出水口与所述净水器外壳通孔相连时,所述密封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端口;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与所述净水器外壳通孔相连时,所述密封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的端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出水口连通至所述净水器外壳通孔后,还与进出水转接头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水转接头与用户的水龙头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水口不止限于两个,可以为多个;相应的,所述密封端盖也不止限于一个,以最大化的适应不同的安装需求。实施本技术实施例,能够利用水路板的进出水口设置双向通道,一个通道连接至净水器外壳,另一个通道则用密封端盖进行密封。因而具有的优点有:(1)通过水路板细微的变化,达到不同的组合效果;(2)两路通到能够根据不同的机型外观进行互换,从而提高水路板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制造周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净水器双向进出水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净水器进出水口的一种连接方法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净水器进出水口的另一种连接方法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净水器进出水口的再一种连接方法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对应标记为:1-水路板;101-主水路板;102-副水路板;2-第一进出水口;3-第二进出水口;4-密封端盖;5-净水器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双向进出水口结构,所述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包括水路板1、第一进出水口2、第二进出水口3和密封端盖4,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横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上,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纵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上;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固定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的同侧;所述密封端盖4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的端口或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的端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固定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的右侧,也即设有RO膜滤芯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水路板1为水路集成板,包括主水路板101和副水路板102,所述副水路板102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水路板101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水路板101的同侧。如图2所示,相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包括上述的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和净水器外壳5,所述双向进出水口结构竖直设置于所述净水器外壳5内。进一步的,所述净水器外壳5上设有通孔;根据具体的外壳安装需要,所述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或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与所述净水器外壳5通孔相连时,所述密封端盖4设置于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的端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连通至所述净水器外壳5通孔后,还与进出水转接头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水转接头与水龙头相连。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双向进出水口结构,所述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包括水路板1、第一进出水口2、第二进出水口3和密封端盖4,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横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上,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纵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上;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固定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的同侧;所述密封端盖4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的端口或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的端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固定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的右侧,也即设有RO膜滤芯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水路板1为水路集成板,包括主水路板101和副水路板102,所述副水路板102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水路板101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水路板101的同侧。如图3所示,相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包括上述的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和净水器外壳5,所述双向进出水口结构横向设置于所述净水器外壳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器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包括水路板(1)、第一进出水口(2)、第二进出水口(3)和密封端盖(4),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横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上,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纵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上;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固定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的同侧;所述密封端盖(4)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的端口或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的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器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包括水路板(1)、第一进出水口(2)、第二进出水口(3)和密封端盖(4),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横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上,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纵向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上;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固定设置于所述水路板(1)的同侧;所述密封端盖(4)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的端口或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的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器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1)包括主水路板(101)和副水路板(102),所述副水路板(102)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水路板(10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水器双向进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2)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3)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水路板(101)的同侧。4.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伯煌卢莽王德良汪呈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