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007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浮在水面上的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由浮床模块相互错位齿合组成,浮床模块内设置有种植孔,种植孔内栽种挺水植物;所述生态浮床的下方设置有缓释网箱,缓释网箱中设置缓释菌体颗粒包,缓释菌体颗粒包能缓慢释放好氧细菌到水体中;缓释网箱的下方设置有复氧装置,所述缓释网箱与生态浮床间设置有生物填料,为缓释网箱释放的好氧细菌提供生长附着基质,表面逐渐形成生物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科学有效的耦合生态浮床、生物膜、人工复氧等水体修复技术,消除水体黑臭现象,改善水质,恢复水体生态系统平衡,实现黑臭水体可持续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生态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苏州河是我国最早出现黑臭现象的河流。近几十年来,黑臭水体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加剧,流经繁华区域的水体绝大部分已经出现季节性或常年性的黑臭。水体黑臭使水体失去资源功能和使用价值,影响周围环境景观,甚至危害周围居民的健康,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水污染现象。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黑臭水体治理的传统方法主要是物理法和化学法,包括截污、引水调水、机械除藻、化学絮凝、曝气复氧、底质硬化等措施相结合,工程投资大,短时间内就能消除黑臭现象,但其难点在于治理后的水质长效改善和保持。因此,治理黑臭水体的理想技术,是利用强化水体生态治理技术,重视黑臭水体的长效治理技术,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逐步修复水体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态系统平衡,实现黑臭水体的可持续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生态修复装置,改善传统技术方法在黑臭水体治理中对溶解氧、生物多样性、透明度和气味等指标改善不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工程量大,费用高,效果短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浮在水面上的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由浮床模块相互错位齿合组成,所述浮床模块上设置有种植孔,种植孔内栽种挺水植物;所述生态浮床的下方设置有缓释网箱,缓释网箱中放置缓释菌体颗粒包,缓释菌体颗粒包能缓慢释放好氧细菌到水体中;缓释网箱的下方设置有复氧装置,所述缓释网箱与生态浮床间设置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为缓释网箱释放的好氧细菌提供生长基质,使生物填料表面逐渐形成生物膜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复氧装置包括鼓风机,与鼓风机连接的曝气管道,与曝气管道连通的一组复氧器;所述复氧器固定在复氧固定网上。为方便固定生态浮床、缓释网箱和复氧固定网,本技术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一组固定锚定,所述缓释网箱和复氧固定网固定在固定锚定上,所述生态浮床与固定锚定间设置有牵引绳。优选的,所述网箱的材质为不锈钢,缓释菌体颗粒包内装有固化处理后的好氧细菌固化颗粒。优选的,所述固定锚定为水泥沉块,重量为25~100kg/块。优选的,所述生态浮床的材质为发泡型高密度聚丙乙烯,密度为11~13.0kg/m3;生态浮床上设置有一组种植孔,种植孔的密度为25孔/m2。优选的,所述挺水植物为大花美人蕉或者黄花鸢尾,均为多年生常绿植物,能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一步的,所述立体弹性填料的直径为φ150mm~φ200mm。进一步的,所述复氧器为微孔曝气器,曝气器规格为φ215~φ26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装置中使用的生态浮床材质为发泡型高密度聚丙乙烯,该材料稳定性可靠、抗老化、浮力大、拆卸组合方便、使用寿命长,浮床模块之间连接牢固,下端有固定锚定固定,具有较好的抗风浪作用。2)本装置中种植的浮床植物,大花美人蕉和黄花鸢尾,均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具有较强的去污、耐污能力和较好的景观作用;3)本装置使用的好氧细菌固化颗粒,主要通过细菌包埋技术,使好氧细菌能缓慢的释放到水体中,增加水体中好氧细菌的数量,促进水体污染物的降解。4)本装置中使用的生物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气泡切割能力强、无死区等特点,一方面为好氧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巨大的空间,为生物膜的形成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在运行过程中气体被填料不断切割形成微气泡,提高水体溶解氧的含量,进一步促进生物膜的生长和繁殖;5)本装置中使用的复氧器,气泡直径小,气泡扩散均匀,能有效的增加水体溶解氧,一方面有利于生物膜的生长,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另一方面能有助于水生植物根系对水体无机营养盐污染物的吸收。本装置将生态浮床,生物膜、人工复氧技术相结合,适用范围广,能长期持续的去除黑臭水体中的污染物,有效增加水体溶解氧,提高水体透明度,消除黑臭水体黑臭现象,改善水质,恢复水体的生态系统平衡,提高水体的构建良好的城市水体生态景观,实现黑臭水体的可持续治理。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缓释网箱和复氧固定网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一种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浮在水面上的生态浮床1,所述生态浮床1上种植有挺水植物13。所述的生态浮床1由4个浮床模块11相互错位齿合组成,所述生态浮床1的材质为发泡型高密度聚丙乙烯,密度为11~13kg/m3;生态浮床1上有一组种植孔12,种植孔12的密度为25孔/m2。所述浮床模块11的规格为:80㎝×80㎝,模块厚度为12cm~14㎝。挺水植物13选择耐污能力极强的大花美人蕉或者耐污能力强的黄花鸢尾,均是多年生常绿植物,能长期的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污染物,且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所述生态浮床1的下方缓释网箱2包括网箱21和缓释菌体颗粒包22,网箱21材质为不锈钢,网箱21内放置缓释菌体颗粒包22,缓释菌体颗粒包22内装有好氧细菌固化颗粒,经固化处理后的好氧细菌,能缓慢释放到水体中。缓释网箱2的下方设置有复氧装置4,所述复氧装置4包括鼓风机44,与鼓风机44连接的曝气管道43,与曝气管道43连通的一组复氧器41;所述复氧器为微孔曝气器,曝气器规格为φ215~φ260mm。所述复氧固定网42固定在固定锚定51上,所述复氧器41固定在复氧固定网42上。所述池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包括固定在池体底部的8块固定锚定51,所述缓释网箱2和复氧装置固定在固定锚定51上,所述生态浮床1与固定锚定51间还设置有牵引绳52。所述固定锚定51为混凝土沉块,单个混凝土沉块重量为25~100kg。所述固定框架2与生态浮床1间设置有供微生物活动的生物填料3,生物填料3为缓释网箱2释放的好氧细菌提供生长基质,使生物填料3表面形成生物膜系统。所述生物填料3采用的是立体弹性填料,直径为φ150~φ200mm。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技术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技术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浮床(1),所述生态浮床(1)由浮床模块(11)相互连接组成,所述浮床模块(11)上设置有种植孔(12),种植孔(12)内栽种挺水植物(13);所述生态浮床(1)的下方设置有缓释网箱(2),缓释网箱(2)包括网箱(21)和缓释菌体颗粒包(22),缓释菌体颗粒包(22)能缓慢释放好氧细菌到水体中;缓释网箱(2)的下方设置有复氧装置(4),所述缓释网箱(2)与生态浮床(1)间设置有生物填料(3),生物填料(3)为缓释网箱(2)释放的好氧细菌提供生长基质,使生物填料(3)表面形成生物膜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浮床(1),所述生态浮床(1)由浮床模块(11)相互连接组成,所述浮床模块(11)上设置有种植孔(12),种植孔(12)内栽种挺水植物(13);所述生态浮床(1)的下方设置有缓释网箱(2),缓释网箱(2)包括网箱(21)和缓释菌体颗粒包(22),缓释菌体颗粒包(22)能缓慢释放好氧细菌到水体中;缓释网箱(2)的下方设置有复氧装置(4),所述缓释网箱(2)与生态浮床(1)间设置有生物填料(3),生物填料(3)为缓释网箱(2)释放的好氧细菌提供生长基质,使生物填料(3)表面形成生物膜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氧装置(4)包括鼓风机(44),与鼓风机(44)连接的曝气管道(43),与曝气管道(43)连通的一组复氧器(41);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复氧器(41)的复氧固定网(4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一组固定在池底的固定锚定(51);所述缓释网箱(2)和曝气器固定网(42)相连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林伍晓洪陈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广州水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