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鲍秀国专利>正文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93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其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每一层的站人平台、设置在站人平台底部的第一压簧、安装在高层建筑墙体上并且位于站人平台下侧的T形限位杆以及位于站人平台一侧的运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高层上的站人平台、接人平台以及运送装置相配合,可以将高层人群安全运送到低处,使用简单方便,可以实现任何高度建筑楼层的应急人员速降输送,不限楼层不限人次的同时连续乘降,每层可供若干人次乘降,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紧急情况的人员疏散成为日益突出的难点,现在的高层救生通道基本都是楼梯,逃生时间较长。随着高层逃生事故越来越多,高层逃生装置也越来越多,目前采用的滑道式占用空间较大,降落速度慢并且容易拥堵,而悬索式速降的方案危险性高,逃生时操作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简单、安全性较高并且可实现任意楼层人员速降的高层建筑逃生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其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每一层的站人平台、设置在站人平台底部的第一压簧、安装在高层建筑墙体上并且位于站人平台下侧的T形限位杆以及位于站人平台一侧的运送装置;在所述站人平台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长槽,所述T形限位杆与高层建筑墙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所述运送装置包括通过传动电机驱动的传动链条以及均匀设置在传动链条上的接人平台,接人平台随传动链条一同转动。所述接人平台通过上下两安装柱安装在传动链条上,安装柱固定在传动链条上,在安装柱上设置有套筒,套筒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接人平台通过轴承与连接杆相连接,在接人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环形齿条,在连接杆上有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与环形齿条相啮合,所述接人平台的底板的外侧设置有与长槽相对应的长板。所述套筒通过轴承与安装柱相连接。所述接人平台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顶板和底板的立板,在立板上安装有挡板,所述顶板、底板分别与上下两安装柱连接。在所述站人平台上有重量传感器。本技术的积极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在高层上的站人平台、接人平台以及运送装置相配合,可以将高层人群安全运送到低处,使用简单方便。可以实现任何高度建筑楼层的应急人员速降输送,不限楼层不限人次的同时连续乘降,每层可供若干人次乘降,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环形齿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站人平台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接人平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5所示,本技术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每一层的站人平台4、设置在站人平台4底部的第一压簧5、安装在高层建筑墙体上并且位于站人平台4下侧的T形限位杆6以及位于站人平台4一侧的运送装置;在所述站人平台4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长槽401,所述T形限位杆6与高层建筑墙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7。在高层建筑的每一层挖出用于安装站人平台4的凹槽,在凹槽的底部与站人平台之间设置第一压簧5,在凹槽一侧的侧壁的上安装T形限位杆6,第二压簧7在正常情况下伸出到站人平台4的下方,托住站人平台4防止其下落。所述运送装置包括通过传动电机2驱动的传动链条1以及均匀设置在传动链条1上的接人平台3,接人平台3随传动链条1一同转动。接人平台3为多个,均匀设置在传动链条1上。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实际情况,传动电机2只提供初动力即可,当接人平台3上有一定应急人员后,利用应急人员的自重即可实现整个运送装置的运转。所述接人平台3通过上下两安装柱201安装在传动链条1上,安装柱固定在传动链条1上,在安装柱201上通过轴承设置有套筒202,实现套筒202与安装柱201的相对转动,套筒202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3,所述接人平台3通过轴承与连接杆203相连接,接人平台3的上下两端均与安装柱201实现转动,这样保证接人平台3可以顺利转过传动连接1的弧形部分。在接人平台3的顶部设置有环形齿条206,在连接杆203上有与驱动电机204传动连接的齿轮205,所述齿轮205与环形齿条206相啮合,所述接人平台3的底板207的外侧设置有与长槽401相对应的长板208。驱动电机204通过齿轮传动与接人平台3连接,可以实现接人平台3的旋转接人,当站人平台4上的重量传感器感应到有人时,控制最近的接人平台3上的驱动电机204进行旋转,当接人平台3靠近站人平台4时,底板207位于站人平台4的下侧并继续旋转,底板207与T形限位杆6接触,将T形限位杆6推入到墙体内,此时站人平台失去T形限位杆6的支撑,在人的重力作用下,站人平台4实现下落,长槽401与长板208交叉,站在长槽401上方的应急人员便会转移到长板208上,站人平台4在惯性力作用下位移至底板207的下方,在长板208上也设置有重量传感器,当感应到长板208上有人时,驱动电机204反转,接人平台3回到原始位置,实现应急人员输送。所述接人平台3包括顶板210、底板207以及连接顶板210和底板207的立板,在立板上安装有挡板209,所述顶板210、底板207分别与上下两安装柱201连接。为了更好的保证人身安全,在每一个接人平台3的底部均应有个总重量传感器,当接人平台3上的人员超过预设称重后,接人平台3不再进行旋转。对于这些控制,均属于非常常规的动作控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属于公知常识,本申请不再赘述。本技术在使用时,应急人员只需要站在站人平台4的长槽401上即可,接人平台3自动旋转进行接人,当长槽401与长板208对应时,T形限位杆6恰与站人平台4脱离,站人平台4实现快速下落,将人员转运到长板208上,然后步行至底板207内侧即可。为了便于与底板207接触,T形限位杆6应具有一定的厚度。本技术实现了连续运送应急人员,并且可以反复使用,单个接人平台3可以承接多个楼层的人员,并且每层可供若干人次乘降,输送效率高。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每一层的站人平台(4)、设置在站人平台(4)底部的第一压簧(5)、安装在高层建筑墙体上并且位于站人平台(4)下侧的T形限位杆(6)以及位于站人平台(4)一侧的运送装置;在所述站人平台(4)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长槽(401),所述T形限位杆(6)与高层建筑墙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7);所述运送装置包括通过传动电机(2)驱动的传动链条(1)以及均匀设置在传动链条(1)上的接人平台(3),接人平台(3)随传动链条(1)一同转动;所述接人平台(3)通过上下两安装柱(201)安装在传动链条(1)上,安装柱(201)固定在传动链条(1)上,在安装柱(201)上设置有套筒(202),套筒(202)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3),所述接人平台(3)通过轴承与连接杆(203)相连接,在接人平台(3)的顶部设置有环形齿条(206),在连接杆(203)上有与驱动电机(204)传动连接的齿轮(205),所述齿轮(205)与环形齿条(206)相啮合,所述接人平台(3)的底板(207)的外侧设置有与长槽(401)相对应的长板(2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每一层的站人平台(4)、设置在站人平台(4)底部的第一压簧(5)、安装在高层建筑墙体上并且位于站人平台(4)下侧的T形限位杆(6)以及位于站人平台(4)一侧的运送装置;在所述站人平台(4)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长槽(401),所述T形限位杆(6)与高层建筑墙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7);所述运送装置包括通过传动电机(2)驱动的传动链条(1)以及均匀设置在传动链条(1)上的接人平台(3),接人平台(3)随传动链条(1)一同转动;所述接人平台(3)通过上下两安装柱(201)安装在传动链条(1)上,安装柱(201)固定在传动链条(1)上,在安装柱(201)上设置有套筒(202),套筒(202)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3),所述接人平台(3)通过轴承与连接杆(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劲龙鲍秀国
申请(专利权)人:鲍秀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