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兴旺专利>正文

节水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80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水坐便器是在国家推广的坐便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在原水箱中在原水箱中增设副排水槽、改进了主副排水组合件;副排水槽中设槽壳、拉杆、起动虹吸直管、缸套、浮子、虹吸补水管以及控制连接件组成,由于将大、小便用水排污的控制改成了两条控制路线,小便冲水用量小,明显节约了用水,据实验,日用水量仅是现在国家重点推广的6升节水坐便器日用水量的30%,比国际上先进坐便器少用水一半!且构思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宜于推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特别涉及的是厕所、卫生间中用的节水坐便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城市越来越大,乡镇城市化越来越多,卫生意识要求也高了,坐便器的使用开始普及,坐便器又称抽水马桶,使用一次水箱中的水全部放出冲洗干净,既便是小便也是用水箱的水全部冲出,费水很多,当今节水已经是世人皆知的大事,抽水马桶的改进很多,有的水箱中放砖头;废水再用;现在国家重点推广的自洁6升虹吸坐便器节水效果显著,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但是节水的潜力还很大,应进一步改进。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设小便排水系统,使大、小便污水分别排入下水道,节水显著的节水坐便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一种节水坐便器,是由水箱48、坐便体49、水箱中的主副排水组合件41、自动进水阀42、便盆35、主污水虹吸管34组成,其结构特点为①在原水箱48中增设副排水槽45;副排水槽45的下端通过起动虹吸水直管9及起动水弯管28与污水三通管31左通管连通;②副排水槽45上端分别引出拉杆2、大便拉绳18及虹吸补水管16;拉杆2通过小便拉绳1与固定在水箱49上的小便按扭43连接;大便拉绳18与大便主拉绳39上端共同与固定在水箱48上的大便按扭44连接;大便主拉绳39下端与主副排水组合件41连接;③虹吸补水管16下端与主副排水组合件41连通;污水三通管31上的下通管与副污水虹吸水管32连通;污水三通管上的右通管与副污水虹吸排水管33连通;副污水虹吸排水管33的下端口50与主污水虹吸管34连通。附图1为坐便器主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坐便器侧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坐便器主排水阀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4为坐便器副排水槽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由附图1可看出,本技术是在自洁6升虹吸坐便器的基上改进而成的,是在原水箱48中增设副排水槽45、改进主副排水组合件41制成的;副排水槽45的下端通过起动虹吸直水管9及起动水弯管28与污水三通管31的左通管连通;副排水槽45上端引出拉杆2、大便拉绳18及虹吸补水管16;拉杆2通过小便拉绳1与固定在水箱48上的小便水按扭43连接,大便拉绳18与固定在水箱49上的大便水按扭44连接;虹吸补水管16与主副排水组合件41连通;污水三通管31的下通管与副污水虹吸水管32连通;污水三通管31的右通管与副污水虹吸排水管33连通;副污水虹吸排水管33的另一端与主污水虹吸管34连通。由附图2、3可看出主副排水组合件41的结构为水箱主排水管37和补充水排水管36并列固定在水箱底46和坐便体47对应孔上,主排水管37上口设活动活水门38,活水门38与大便主拉绳39下端连接;补充水排水管36上端与虹吸补水管16下端口连通。由附图1、2、3、4可看出副排水槽45的结构为拉杆2穿过副排水槽壳23上的孔23-5和启动虹吸直水管9的孔9-1内,由上而下分别连接着小便拉绳1、挡块4、压簧挡块24、起动水闸门8,在副排水槽壳23的孔23-5与压簧挡圈24之间套压簧24-2;压簧挡圈24-1位于压簧24-2内,固定在压簧挡圈24上,作为提拉杆时限位;起动水闸门8封在起动虹吸直水管9的上口,起动虹吸直水管9的下口与起动水弯管28的上口连通,起动虹吸直水管9的外壁由起动水弯管固定帽27固定在水箱底46及坐便体49上壁相对应的孔中;为了防漏水,在起动水闸门8与起动虹吸直水管9的上口之间设密封件8-1,在起动虹吸直管9的外壁上及水箱底46、坐便体49之间分别设固定密封件9-1、9-2、9-3、9-4、9-5;棘爪件3的轴孔3-1套在副排水槽壳轴23-1上,动配合,其左侧连接配重3-5,停止工作时,触端3-2靠在挡块4右侧,棘爪件3上还设触点3-2及触板3-3、3-4;水平梁5右侧轴孔5-1套装在副排水槽壳轴23-4上,动配合;其左侧触勾5-3位于挡块4的上表面,水平梁5的轴5-2与浮子联动件轴、孔6-1动配合;水平梁5上还设触板54;浮子联动件6的轴孔6-1套装在水平梁的轴5-2上动配合,其右侧轴孔6-5与浮子连杆轴孔、轴13-1动配合;大便拉绳下段18-1固定在浮子联动件的中部6-2处,浮子联动件6上还设触点6-3、6-4;推勾件7的轴孔7-1套装在副排水槽壳轴23-3上动配合,推勾件7设触点7-2、7-4和触板7-3(同时做配重),在停止工作时,触点7-2靠在活支承14的左侧,工作向上提起时,触点7-2自动进入触板14-4上;活支承14的轴孔14-1套装在副排水槽壳轴23-1申上,动配合;活支承14上还设有配重触块14-2,触点14-3;抬梁件19的轴孔19-1套装在副排水槽壳轴23-2上,动配合,抬梁件19的触点19-3固定大便绳18,抬梁件19上还设触点19-2;缸套29上下两端分别国定在副排水槽壳23和导流腔15上,缸套29内设上下移动的活塞锤12,轴12-1与活塞锤12静配合;缸套29外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浮子10,轴10-1穿过缸套29上部槽口与浮子上面,前后固定,浮子钩轴孔11-1在缸套内与浮子轴10-1动配合,还设有钩11-2和狐形条11-3;缸套内还设有防震圈29-1;排水浮子支架26固定在副排水槽壳23上,其排水浮子轴和槽内排水闸门轴穿入两孔26-1、26-2,为动配合。进水小孔22设在副排水槽壳23上;主要作用是为水箱48中补充副排水槽壳23内的水。导流腔15设在副排水槽壳23底部,其左端通过补水孔30与副排水槽壳23内腔连通,其右端与导流腔15连通,缸套29下口也与导流腔15连通,导流腔15另一端在口15-1处连接虹吸补水管16的升段水管16-1下口,在升段水管16-1的侧壁下部设小孔16-2,其外面套排气调节套17(主要是调节高度,通过17-1漏气来调节补水量),升段水管16-1上口与虹吸补水弯头25连通,虹吸补水弯头25另一端与降段水管16上口连通。工作情况说明如下,小便控制流程按下小便按钮43,通过小便拉绳1提起拉杆2,档块4被提起,此时棘爪件3在配重3-5作用下左旋,3-2触点顶到档块4-1面上,压缩压簧24-2,拉杆2不能回位,水平粱的左端5-3抬起,随之5-2抬起,通过6-1将浮子联动件6抬起,6-3触点已接近推钩7的7-3触板,起动水闸门8打开;副排水槽壳23内水沿管下流,经起动虹吸直管9、起动水弯管28、污水虹吸三通管31,起动副污水虹吸,将便盆35中的小便通过副排污水滤网40、副污水虹吸吸管32再经过副污水虹吸起动虹吸三通管31、副污水虹吸排水管33、主污水虹吸管34内的副污水排水口50排入下水道,这时浮子10与浮子钩11上的活塞12开始随副排水槽壳23内水的排出而下降,浮子联动件6在浮子连杆13拉动下旋,当浮子10下降到一定行程后,右旋的浮子连动动件6-3,触点向上推动,推钩件7-3触板向上右旋,触点7-2上放到活支承14-4上,推钩件7-4向右旋在推浮子钩件11-3位置(此时浮子钩11已下浮)。同时右旋的联动件6-4触点推动已上抬的棘爪件3-4,使触点3-2脱落档块4-1底面,拉杆2起动水闸门8回位关闭,停止起动虹吸直管9中的水下流,同时抬琛件5、联动件6-1回位,这时便盆35中的污水继续延时抽出。由于下水停止,水箱48中的水通过进水小孔22流进副排水槽壳23内,浮子10开始上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水坐便器,是由水箱48、坐便体49、水箱中的主副排水组合件41、自动进水阀42、便盆35、主污水虹吸管34组成,其特征在于:①在原水箱48中增设副排水槽45;副排水槽45的下端通过起动虹吸水直管9及起动水弯管28与污水三通管31左 通管连通;②副排水槽45上端分别引出拉杆2、大便拉绳18及虹吸补管16;拉杆2通过小便拉绳1与固定在水箱49上的小便按扭43连接;大便拉绳18与大便主拉绳39上端共同与固定在水箱48上的大便按钮44连接;大便主拉绳39下端与主副排水组合 件41连接;③虹吸补水管16下端与主副排水组合件41连通;污水三通管31上的下通管与副污水虹吸水管32连通;污水三通管31上的右通管与副污水虹吸排水管33连通;副污水虹吸排水管33的下端口与主污水虹吸管34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旺刘妍闫作秀
申请(专利权)人:刘兴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