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及容器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76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容器及其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包括一容器体和一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体具有一容纳腔和一开口,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封合部和一封口件,其中所述封合部形成连通所述容纳腔的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封合部可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并且所述封合部在封死于所述容器体时,盖合所述开口,其中所述封口件被一体连接于所述封合部,并盖合所述取用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器及容器盖
本技术涉及一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能够防止其他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的容器。
技术介绍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尤其是外卖行业的兴起,使得人们无需外出到达餐饮店便可以直接食用符合自己口味的食物。而在外卖行业中,盛装食物的餐盒的使用安全极为重要,众所周知地是,在用户借助一智能设备点餐后,将会有相应的外卖送餐人员从商家购买相应的食品,然后由送餐人员将被盛装于餐盒中的食物配送至用户,或者是由商家自己安排人员配送,但是从送餐人员离开商家到将食品送达用户的这段时间内,盛装有食品的餐盒以及位于餐盒中的食品的状态,用户和商家都无从得知。在这段时间中,送餐人员是否打开盛装食品的餐盒,取用了位于餐盒中的食物,用户根本无法获知,而这种状况一旦出现,将给用户带来极其恶劣的体验感,另一方面,也会损害商家的名誉,尤其是对于一些素质低下的送餐人员,用户十分担心他们是否在盛装食品的餐盒中投放一些非食用的物质。而之所以用户存在这些顾虑,最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盛装食物的餐盒很容易被任何人打开,并且餐盒被打开后,还可以恢复原来被封盖的状态,由于盛装食品的餐盒在被送达用户时,依旧处于封盖状态,用户很容易便误信从送餐人员离开商家到将食品送达用户的这段时间一直未被打开。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通过封口机器封装餐盒开口的方式,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对餐盒开口进行封装时,需要将餐盒的开口对准机器的封带,然后再通过手动操作机器实现对餐盒开口的封盖,而封盖的餐盒开口的效率极低,并且无法直接通过手动封口的方式封死餐盒的开口。而且对于提供食物的商家来说,还需要配备至少一台封口机器,这无疑增加了商家的投入成本。另外,由于现有的餐盒的盖体很容易被从餐盒开口拆除,因此,一旦盛装食物的餐盒发生倾斜,封盖餐盒开口的盖体很容易被位于餐盒中的食物冲开,导致食物从餐盒中洒出,尤其是当餐盒中盛装的是具有一定温度的液体时,封盖餐盒开口的盖体更容易被冲开。然而现有的餐盒盖体一般不能封死于餐盒以封盖餐盒的开口,其原因是,当盛装食物的餐盒被送至用户时,用户还需要移除整个盖体以便能够从餐盒的开口取用位于餐盒中的食物,如果通过盖体将餐盒的开口封死,用户很难移除整个盖体,尤其是用户难以手动移除整个盖体。换句话说,基于现有的餐盒结构的涉及以及基于用户使用的需求,无法使用盖体将餐盒的开口封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能够将容器的容器口封死,以避免他人在不破坏容所述容器盖的前提下,将所述容器盖移除。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能够被手动地封死于所述容器的容器口,以避免他人在不破坏容所述容器盖的前提下,将所述容器与外界连通。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容器盖主体、一封口元件以及一封合部,其中所述封合部延伸于所述容器盖主体的外周延,用于被固定于一容器的开口,其中所述容器盖主体形成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封口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容器盖主体并封盖所述取用口。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能够方便通过直观地观察所述容器盖的外观,便可了解到所述容器盖是否被其他人打开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被安装于容器后,能够封盖容器的开口,以避免位于容器中的食物从容器开口倒出。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被实施为隔热材料制成,进而能够保持位于容器中食物的温度。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容器,其包括:一容器体,其中所述容器体具有一容纳腔和一开口;一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封合部和一封口件,其中所述封合部形成连通所述容纳腔的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封合部可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并且所述封合部在封死于所述容器体时,盖合所述开口,其中所述封口件被一体连接于所述封合部,并盖合所述取用口。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容器体包括一容器底部和自所述容器底部延伸形成的一容器壁,其中所述容器底部和所述容器壁形成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形成所述容器口,其中所述封合部包括一本体和延伸于所述本体的一封合璧,其中所述本体和所述封合璧形成一卡槽,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被卡死于所述卡槽,并且所述开口被所述容器盖封死。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内边缘和一外边缘,其中所述本体延伸的方向为水平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的为竖直方向,其中所述封合璧包括自所述本体的内边缘延竖直方向延伸形成一内延伸璧、自所述本体的外边缘延伸形成一外延伸璧以及沿所述外延伸璧继续延伸形成的一倒勾,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被卡死于所述卡槽时,所述倒勾压紧所述容器壁。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封口件被可拆除地连接于所述封合部。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封口件和所述封合部之间形成预设的一撕痕。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容器盖还包括一封盖薄层,其中所述封盖薄层被拆除地盖于所述封合部和所述封口件,进而能够使所述封合部和所述封口件被隐藏。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封盖薄层由保温材料制成。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可拆卸体,其中所述可拆卸体被一体地连接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内边缘和所述封口件,以封死所述取用口,其中所述可拆卸体与所述本体和所述的内边缘之间形成预设的撕痕。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容器盖还包括一辅助件,其中所述辅助件被连接于所述可拆卸体,其中所述辅助件被用户拉动时,所述可拆卸体与所述本体分离。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容器盖,用于封死一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封合部,其中所述封口部包括一本体和一封合壁,其中所述本体形成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取用口可被连通于所述容器的容纳腔,其中所述容器盖被封死在所述容器时,所述封合壁被卡死于所述容器的容器壁;和一封口件,其中所述封合部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并盖合所述容器的开口,其中所述封口件被可拆卸地封死于所述封合部,并盖合所述取用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的容器盖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被盖合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的容器盖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盖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盖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述描述被揭露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制造和使用本技术。下述描述中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仅作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示例和修改,其并不构成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下述描述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和技术范围地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可选替代、修改、等同实施和应用。参考图1至图6,本技术公开一容器及其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包括一容器盖10和一容器体20,其中所述容器盖10包括一封合部11,所述容器体20具有一容纳腔21和一容器口22,其中所述容器盖10的所述封合部11适于被连接于所述容器体20,以封死所述容器口22。换句话说,所述容器盖10的所述封合部11被连接于所述容器体20后,非经破坏所述容器口22或所述封合部11的方式,所述容器盖10的所述封合部11无法从所述容器体20上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容器体,其中所述容器体具有一容纳腔和一开口;一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封合部和一封口件,其中所述封合部形成连通所述容纳腔的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封合部可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并且所述封合部在封死于所述容器体时,盖合所述开口,其中所述封口件被一体连接于所述封合部,并盖合所述取用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容器体,其中所述容器体具有一容纳腔和一开口;一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封合部和一封口件,其中所述封合部形成连通所述容纳腔的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封合部可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并且所述封合部在封死于所述容器体时,盖合所述开口,其中所述封口件被一体连接于所述封合部,并盖合所述取用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体包括一容器底部和自所述容器底部延伸形成的一容器壁,其中所述容器底部和所述容器壁形成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形成所述容器口,其中所述封合部包括一本体和延伸于所述本体的一封合璧,其中所述本体和所述封合璧形成一卡槽,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被卡死于所述卡槽,并且所述开口被所述容器盖封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内边缘和一外边缘,其中所述本体延伸的方向为水平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的为竖直方向,其中所述封合璧包括自所述本体的内边缘延竖直方向延伸形成一内延伸璧、自所述本体的外边缘延伸形成一外延伸璧以及沿所述外延伸璧继续延伸形成的一倒勾,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被卡死于所述卡槽时,所述倒勾压紧所述容器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封口件被可拆除地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葱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