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及治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563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建造池塘、挑选健康的鱼苗和消毒、池塘消毒、鱼苗的投放密度控制、在饲料中加入化学添加药剂以及池塘防治的步骤。包括建造池塘,在源头上减少了鱼体发生疾病的几率;挑选健康的鱼苗和消毒,清塘能迅速杀死野杂鱼,各种卵、水生昆虫、寄生虫和病原菌,指定合理的投放密度,保持水质的清新和池塘的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使用优质的饲料,添加维生素B,C,E,对应不同的季节添加不同的药剂,同时使用“四定”的方式投食,减少菌虫的生命力,预防疾病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及治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罗非鱼养殖
,具体为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及治疗方法。
技术介绍
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la),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隶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学名:Oreochromismossambicus),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英文里统称为Tilapia。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贪食,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罗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是一种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罗非鱼蛋白质含量高且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很高,享有“白肉三文鱼”的美誉。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罗非鱼养殖,其中中国是罗非鱼养殖大国,在广东、广西、福建及海南等地大面积养殖。罗非鱼片已是中国出口农产品中的一个品牌产品。其中,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占罗非鱼总产量的90%以上,自1978年以来多次引进中国,成为中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其生长快但其耐盐性不强,不能在海水中养殖,基本上局限于在淡水水体中养殖生产,淡水养殖存在水域面积和水资源有限、水质易于受到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没有科学的养殖手段,对罗非鱼疾病的预防手段较差,导致产量以及质量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及治疗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建造池塘、挑选健康的鱼苗和消毒、池塘消毒、鱼苗的投放密度控制、在饲料中加入化学添加药剂以及池塘防治的步骤。优选的,池塘选择在接近水源地,水质高,土质好的位置。优选的,在消毒后的鱼苗中选择规格整齐,鱼体来源清楚,鱼体饱满,无伤痕的优质鱼苗,鱼苗用5%的食用盐水或0.1毫克/升的高猛酸钾溶液浸洗鱼苗10~15分钟,在放苗后用氯杀宁200~250克/亩,全池泼洒。优选的,在池塘消毒前,重点检查池塘水质的pH、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物等指标,重金属超标,则要用有机解毒安进行降解;存在农药残留,则可以用有机酸解毒;大型有机物超标,则可以用沸石粉沉淀,再用聚合铝、硫酸亚铁等进行降解;酸性塘,干塘后可用生石灰110斤/亩,碱性塘可以使用茶麸50公斤/亩,打碎浸溶后全池泼洒,对池塘进行干法消毒以及带水消毒两种方式消毒。优选的,池塘的防治包括饲养罗非鱼之前排放干塘水并暴晒加固塘基、时常清理池塘中的水藻、青苔泥和杂草以及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早晚对池塘进行巡查,检测水温以及浮头程度,一周换水1~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保持水质和环境的卫生。优选的,,鱼苗的投放密度,在多种混养的方式下控制在1000~1500尾/亩,搭配100尾/亩一下的鲢、鳙鱼等,单种放养的方式下控制在1500~2000尾/亩。优选的,饲料管理加强,提高饲料的清洁度,使用优质的饲料,添加维生素B,C,E,对应不同的季节添加不同的药剂,同时使用“四定”的方式投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建造池塘,在源头上减少了鱼体发生疾病的几率;挑选健康的鱼苗和消毒,在消毒后的鱼苗中选择规格整齐,鱼体来源清楚,鱼体饱满,无伤痕的优质鱼苗,延长的鱼体的生长期,同时没有伤痕的鱼苗减少了被感染的风险。2.本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清塘能迅速杀死野杂鱼,各种卵、水生昆虫、寄生虫和病原菌,而且可以进行中和改变酸环境,提高微碱性,增加了钙的含量,为水生植物和动物提升营养;指定合理的投放密度,特别注意养殖密度合理性,才可以避免疾病的产生。3.本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保持水质的清新和池塘的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水质既要肥又要清新,溶氧度高,有利于罗非鱼的摄食和生长,排水和注水则保持了水质的同时满足鱼体生长的要求。4.本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使用优质的饲料,添加维生素B,C,E,对应不同的季节添加不同的药剂,同时使用“四定”的方式投食,减少菌虫的生命力,预防疾病的产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建造池塘,池塘选择在接近水源地,水质高,土质好的位置,良好的池塘具有一下的条件,溶氧较高,不含有毒的物质,进出口设有过滤的装置,避免杂鱼进入或逃逸,不超过10亩为宜,同时周围没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阻挡,避免阳光和风力被阻挡,靠近水源地方便更换池塘内的水,水质高的溶氧能力较强,提升了鱼体的抵抗能力,土质好的位置,池塘的pH、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等指标都是符合投放标准,在源头上减少了鱼体发生疾病的几率;挑选健康的鱼苗和消毒,在消毒后的鱼苗中选择规格整齐,鱼体来源清楚,鱼体饱满,无伤痕的优质鱼苗,延长的鱼体的生长期,同时没有伤痕的鱼苗减少了被感染的风险,鱼苗用5%的食用盐水或0.1毫克/升的高猛酸钾溶液浸洗鱼苗10~15分钟,可以对鱼体进行消毒,减少病菌的携带,在放苗后用氯杀宁200~250克/亩,全池泼洒,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或捕捞的过程中鱼体表面发生擦伤,尤其在寒冷的天气下,寄生虫和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的时候,水霉孢子乘机侵入鱼体,在受伤处或病灶处寻迅速繁殖,长出许多棉状的水霉菌丝,容易染上水霉病,氯杀宁可以对水霉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对病菌的感染进行预防;池塘消毒,在池塘消毒前,重点检查池塘水质的pH、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物等指标,重金属超标,则要用有机解毒安进行降解;存在农药残留,则可以用有机酸解毒;大型有机物超标,则可以用沸石粉沉淀,再用聚合铝、硫酸亚铁等进行降解;酸性塘,干塘后可用生石灰110斤/亩,碱性塘可以使用茶麸50公斤/亩,打碎浸溶后全池泼洒,对池塘进行干法消毒以及带水消毒两种方式消毒,干法消毒先将池水放干后或留水深5-10cm,用生石灰50-75kg/亩,加入水中融化,立即均匀向四周泼洒,带水消毒水深1m用生石灰120-150kg/亩放入木桶中融化全池泼洒,7-8天,药力消失后才可放鱼,生石清塘能迅速杀死野杂鱼,各种卵、水生昆虫、寄生虫和病原菌,而且可以进行中和改变酸环境,提高微碱性,增加了钙的含量,为水生植物和动物提升营养;鱼苗的投放密度控制,鱼苗的投放密度,在多种混养的方式下控制在1000~1500尾/亩,搭配100尾/亩一下的鲢、鳙鱼等,单种放养的方式下控制在1500~2000尾/亩,在罗非鱼养殖密度高的环境下,容易产生运动性气单胞菌病、车轮虫病、爱德华氏菌病、假单胞菌病、链球菌病,过高的密度容易导致鱼体之间产生损伤,加上溶氧度低,水质条件变差,病菌的生长速度变快,指定合理的投放密度,特别注意养殖密度合理性,才可以避免疾病的产生;池塘的防治包括饲养罗非鱼之前排放干塘水并暴晒加固塘基、时常清理池塘中的水藻、青苔泥和杂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造池塘、挑选健康的鱼苗和消毒、池塘消毒、鱼苗的投放密度控制、在饲料中加入化学添加药剂以及池塘防治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造池塘、挑选健康的鱼苗和消毒、池塘消毒、鱼苗的投放密度控制、在饲料中加入化学添加药剂以及池塘防治的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池塘选择在接近水源地,水质高,土质好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消毒后的鱼苗中选择规格整齐,鱼体来源清楚,鱼体饱满,无伤痕的优质鱼苗,鱼苗用5%的食用盐水或0.1毫克/升的高猛酸钾溶液浸洗鱼苗10~15分钟,在放苗后用氯杀宁200~250克/亩,全池泼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池塘消毒前,重点检查池塘水质的pH、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物等指标,重金属超标,则要用有机解毒安进行降解;存在农药残留,则可以用有机酸解毒;大型有机物超标,则可以用沸石粉沉淀,再用聚合铝、硫酸亚铁等进行降解;酸性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
申请(专利权)人:富宁县沣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