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传华专利>正文

一种预防泥鳅寸片死亡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7349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泥鳅寸片死亡的养殖方法,针对泥鳅寸片死亡的常见原因提供了系统的养殖方法,通过开口饵料的精细化管理,将轮虫代替常规蛋黄、豆浆等饵料,减少蛋黄等的腐败造成的水质污染,并结合池塘的消毒和周期杀菌,提供了安全健康的养殖环境,再利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等对车轮虫进行防治,防止车轮虫大规模的暴发,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清淤、清塘到养殖中的底质改良,从肥水到调节水质,平衡藻相,从放养模式和放养密度的确定到养殖过程投饵,疾病防治,每一个环节均做到精细化管理,实现泥鳅寸片高存活率的保障。

A breeding method to prevent loach from dy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lture method for preventing the death of loach inch piece, and provides a systematic culture method for common causes of loach inch piece death. Through fine management of open feed, rotifers are replaced by conventional egg yolk, soybean milk and other baits to reduce 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egg yolk and other spoilage, and combined with pond disinfec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afe and healthy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then uses copper sulfate and ferrous sulfate to prevent the large-scale outbreak of the wheel insect.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ediment from dredging and ponding to culture, from fertilizer and water to regulating water quality, and balances the algae phase, from the determination of stocking mode and stocking density to In the process of feed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ach link should be carefully managed to ensure the loach's high survival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泥鳅寸片死亡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预防泥鳅寸片死亡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广泛产于日本、朝鲜和东南亚诸国,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外,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泥鳅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它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被人们视为高档营养珍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自然水域环境受到人为的破坏,泥鳅生产量逐年下降,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达到供需矛盾的平衡,加大生产量,泥鳅人工繁殖和养殖事业即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针对泥鳅寸片期的养殖因关系到后续成体的质量,因此针对寸片期泥鳅的养殖方法尤为重要。泥鳅寸片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饵料的问题,鳅苗这个时候肠道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功能不全,有些饵料太大、太硬,鳅苗吃进去就会不适甚至得肠炎,造成营养不良,体质孱弱,常规饵料如蛋黄、豆浆、花生粕等,其中由于蛋黄易沉降、散失,致使鱼苗生长慢,存活率低,同时蛋黄不易储存,入水后易造成水质败坏,豆浆和鱼粉与之相比,则存在营养价值低,不易消化、吸收率低的特点,造成苗种体质不好,免疫力低下,很容易生病;二是车轮虫病的爆发,由于车轮虫的繁殖速度惊人,24小时可以增加2-3倍,且车轮虫可以在泥鳅之间传播,不需要中介物质,当患有车轮虫病时,轻则影响泥鳅正常呼吸,严重时导致泥鳅死亡,而通过多种药物证明,车轮虫不能被杀死,只能提高抗药性。鉴于以上分析,针对泥鳅寸片死的对应措施需要大力改善饲料配方和投喂方式,同时预防性的消毒杀菌需做到科学合理,以此来提高泥鳅寸片存活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防泥鳅寸片死亡的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预防泥鳅寸片死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育苗池塘原水排干,清淤后晒塘1-2天,之后向池中注入10-12厘米深的新水,并用生石灰按100-200克每平米全池泼洒,同时用刷子清洗池塘壁,完成后将水放干,静置7-10天;(2)向步骤1处理好的池塘中全池泼洒发酵料,用量控制为300-500千克/亩,同时接种轮虫,3-4天后向池中投入鳙鱼,观察其活动以检测池塘水质药物残留,并清除部分大型浮游动物;(3)发酵料投放8-10天后开始放苗,放苗时间选择在晴天中午并避开阳光直射,放养密度控制为60-80万尾/亩;(4)在育苗阶段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投喂,每次每亩投喂0.5-1千克豆浆,在1千克豆浆中加入15%红糖,同时发现池塘中轮虫密度不足时补充投放发酵料,鳅苗饲养19-21天,规格达到2.4-2.6公分时,进行分塘,降低放养密度;(5)泥鳅苗规格达到2.5公分后,在泥鳅的呼吸系统转换阶段,进行减料投饲,减少日常饵料投饲量30-50%,在泥鳅苗达到3-5公分后再正常投喂;(6)育苗期间每隔6-7天用0.5毫克/升硫酸铜溶液与0.2毫克/升硫酸亚铁溶液按质量比5:(1-2)混合后全池泼洒,同时每亩用苦楝枝叶30-35千克煎水后全池泼洒1-2次。所述步骤2中发酵料为打碎的鱼浆与EM原液按质量比(3-4):1混合后在20-28℃下发酵7-8天所得。所述步骤2中鳙鱼投放规格为每亩25-30条,每条200-300克。所述步骤2中观察到鳙鱼于清晨浮头,并在太阳升起后游入水下,即说明水质良好,肥度适中。所述步骤3中放苗前1-2天将池中鳙鱼全部网捕清除。所述步骤3中鳅苗放苗前用2.5-3.5%的食盐水浸洗鳅苗10-15分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针对泥鳅寸片死亡的常见原因提供了系统的养殖方法,通过开口饵料的精细化管理,将轮虫代替常规蛋黄、豆浆等饵料,减少蛋黄等的腐败造成的水质污染,并结合池塘的消毒和周期杀菌,提供了安全健康的养殖环境,在饲料投喂阶段,采取半饥饿状态的投饲方法,减少投喂量,让泥鳅肠道的充塞度降低,锻炼泥鳅肠道呼吸,同时防止过快生长,使泥鳅苗种体质在分塘、半饥饿状态等活动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成活率,同时根据饥饿补偿不会对苗种生长速度产生抑制,再利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等对车轮虫进行防治,防止车轮虫大规模的暴发,本专利技术从清淤、清塘到养殖中的底质改良,从肥水到调节水质,平衡藻相,从放养模式和放养密度的确定到养殖过程投饵,疾病防治,每一个环节均做到精细化管理,实现泥鳅寸片高存活率的保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预防泥鳅寸片死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育苗池塘原水排干,清淤后晒塘1天,之后向池中注入10厘米深的新水,并用生石灰按150克每平米全池泼洒,同时用刷子清洗池塘壁,完成后将水放干,静置8天;(2)向步骤1处理好的池塘中全池泼洒发酵料,发酵料为打碎的鱼浆与EM原液按质量比3:1混合后在25℃下发酵7天所得,用量控制为400千克/亩,同时接种轮虫,3天后向池中投入鳙鱼,投放规格为每亩30条,每条200-300克,观察其活动以检测池塘水质药物残留,并清除部分大型浮游动物;(3)发酵料投放9天后开始放苗,放苗前1-2天将池中鳙鱼全部网捕清除,放苗时间选择在晴天中午并避开阳光直射,用2.5-3.5%的食盐水浸洗鳅苗10-15分钟后投放,放养密度控制为70万尾/亩;(4)在育苗阶段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投喂,每次每亩投喂0.5-1千克豆浆,在1千克豆浆中加入15%红糖,同时发现池塘中轮虫密度不足时补充投放发酵料,鳅苗饲养20天,规格达到2.5公分时,进行分塘,降低放养密度;(5)泥鳅苗规格达到2.5公分后,在泥鳅的呼吸系统转换阶段,进行减料投饲,减少日常饵料投饲量40%,在泥鳅苗达到4公分后再正常投喂;(6)育苗期间每隔7天用0.5毫克/升硫酸铜溶液与0.2毫克/升硫酸亚铁溶液按质量比5:1混合后全池泼洒,同时每亩用苦楝枝叶35千克煎水后全池泼洒2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泥鳅寸片死亡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育苗池塘原水排干,清淤后晒塘1‑2天,之后向池中注入10‑12厘米深的新水,并用生石灰按100‑200克每平米全池泼洒,同时用刷子清洗池塘四壁,完成后将水放干,静置7‑10天;(2)向步骤1处理好的池塘中全池泼洒发酵料,用量控制为300‑500千克/亩,同时接种轮虫,3‑4天后向池中投入鳙鱼,观察其活动以检测池塘水质药物残留,并清除部分大型浮游动物;(3)发酵料投放8‑10天后开始放苗,放苗时间选择在晴天中午并避开阳光直射,放养密度控制为60‑80万尾/亩;(4)在育苗阶段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投喂,每次每亩投喂0.5‑1千克豆浆,在1千克豆浆中加入15%红糖,同时发现池塘中轮虫密度不足时补充投放发酵料,鳅苗饲养19‑21天,规格达到2.4‑2.6公分时,进行分塘,降低放养密度;(5)泥鳅苗规格达到2.5公分后,在泥鳅的呼吸系统转换阶段,进行减料投饲,减少日常饵料投饲量30‑50%,在泥鳅苗达到3‑5公分后再正常投喂;(6)育苗期间每隔6‑7天用0.5毫克/升硫酸铜溶液与0.2毫克/升硫酸亚铁溶液按质量比5:(1‑2)混合后全池泼洒,同时每亩用苦楝枝叶30‑35千克煎水后全池泼洒1‑2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泥鳅寸片死亡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育苗池塘原水排干,清淤后晒塘1-2天,之后向池中注入10-12厘米深的新水,并用生石灰按100-200克每平米全池泼洒,同时用刷子清洗池塘四壁,完成后将水放干,静置7-10天;(2)向步骤1处理好的池塘中全池泼洒发酵料,用量控制为300-500千克/亩,同时接种轮虫,3-4天后向池中投入鳙鱼,观察其活动以检测池塘水质药物残留,并清除部分大型浮游动物;(3)发酵料投放8-10天后开始放苗,放苗时间选择在晴天中午并避开阳光直射,放养密度控制为60-80万尾/亩;(4)在育苗阶段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投喂,每次每亩投喂0.5-1千克豆浆,在1千克豆浆中加入15%红糖,同时发现池塘中轮虫密度不足时补充投放发酵料,鳅苗饲养19-21天,规格达到2.4-2.6公分时,进行分塘,降低放养密度;(5)泥鳅苗规格达到2.5公分后,在泥鳅的呼吸系统转换阶段,进行减料投饲,减少日常饵料投饲量30-50%,在泥鳅苗达到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传华吴林王邦村桑嘉嘉王剑高义飞李艳琴吴睿涛吕永春秦洪朋
申请(专利权)人:庄传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