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把手水杯的专用车载式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57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带把手水杯的专用车载式固定架,有效的解决了带把手的水杯无法固定,不能达到时刻保持固定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箱体腔内有空心筒,空心筒内有壳体,壳体侧壁上有顶杆,空心筒内侧壁上有楔形块,空心筒上有滑动槽;壳体外侧上有L形杆,L形杆为水平的横杆和横杆远离壳体一侧的竖杆组成,横杆一端与壳体固定,横杆的另一端经滑动槽伸出空心筒,横杆可沿滑动槽上下滑动,多根L形杆中的竖杆的下端连接有一个承重环,承重环为前端开口的环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有效的将带把手的水杯随时保持固定,大大降低了汽车晃动对水杯的影响,满足了不同直径的水杯都可固定,使用方便,便于实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把手水杯的专用车载式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皮肤科
,特别是带把手水杯的专用车载式固定架。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人们的审美观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在人们日常饮水的习惯中可见一斑,有些人喝水喜欢用带把手的水杯,但出行时又无法固定带把手的水杯,尤其是开车。当下汽车上所固定水杯的方式就是在驾驶位附近造一个圆柱形的坑,然后将水杯放置进去,但此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其一,这种坑只能满足不带把手的水杯,带把手的根本放不进去;其二,这种方法只适合特定口径的水杯,无法满足不同直径的水杯,粗了放不进去,细的会在坑里边发生来回摇晃,起不到固定作用;其三,这种方式达不到水杯随时保持固定的效果。为此,本技术提供带把手水杯的专用车载式固定架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带把手水杯的专用车载式固定架,有效的解决了带把手的水杯无法固定,不能达到时刻保持固定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端开口的箱体,箱体腔内上端固定有竖直的空心筒,空心筒为圆柱形的筒状结构,空心筒内放置有开口向下的圆柱形壳体,壳体侧壁上贯穿有可水平滑动的顶杆,顶杆的一端置于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把手水杯的专用车载式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开口的箱体(1),箱体(1)腔内上端固定有竖直的空心筒(2),空心筒(2)为圆柱形的筒状结构,空心筒(2)内放置有开口向下的圆柱形壳体(3),壳体(3)侧壁上贯穿有可水平滑动的顶杆(4),顶杆(4)的一端置于壳体(3)内侧,顶杆(4)的另一端置于壳体(3)的外侧且与空心筒(2)内侧面接触;空心筒(2)的下端内侧壁上有与顶杆(4)一一对应的楔形块(5),楔形块(5)上端面靠近壳体(3)的一侧的高度低于靠近空心筒(2)的一侧;所述的空心筒(2)侧壁上有多个竖直开设的滑动槽(6);壳体(3)的上端外侧上有与滑动槽(6)一一对应的L形杆(7),L形...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把手水杯的专用车载式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开口的箱体(1),箱体(1)腔内上端固定有竖直的空心筒(2),空心筒(2)为圆柱形的筒状结构,空心筒(2)内放置有开口向下的圆柱形壳体(3),壳体(3)侧壁上贯穿有可水平滑动的顶杆(4),顶杆(4)的一端置于壳体(3)内侧,顶杆(4)的另一端置于壳体(3)的外侧且与空心筒(2)内侧面接触;空心筒(2)的下端内侧壁上有与顶杆(4)一一对应的楔形块(5),楔形块(5)上端面靠近壳体(3)的一侧的高度低于靠近空心筒(2)的一侧;所述的空心筒(2)侧壁上有多个竖直开设的滑动槽(6);壳体(3)的上端外侧上有与滑动槽(6)一一对应的L形杆(7),L形杆(7)为水平的横杆和横杆远离壳体(3)一侧的竖杆组成,横杆一端与壳体(3)固定,横杆的另一端经滑动槽(6)伸出空心筒(2),横杆可沿滑动槽(6)上下滑动,多根L形杆(7)中的竖杆的下端连接有一个承重环(8),承重环(8)为前端开口的环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把手水杯的专用车载式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三岗李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东道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