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23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包括依次设置在连续模上模和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第一侧板折弯工位以及第二侧板折弯工位;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用于对第一连接耳相对底板折弯第一角度,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用于对第二连接耳相对第一板折弯第二角度,第一侧板折弯工位用于对第一侧板相对底板折弯第三角度,第二侧板折弯工位用于对第二侧板相对底板做回形折弯,第一角度、第二角度以及第三角度均小于或等于9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别通过输送装置传送物料,通过上述四个折弯工位依次对碳刷支架各个部位依次折弯,能够实现连续作业,避免了人工上下料,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汽车及工程机械的更新升级越来越快。冲压产品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例如冲击钻上用于支撑碳刷的碳刷支架,一般先通过冲压工艺在薄材上冲裁出碳刷支架的基材,然后通过单个模具依次折弯,将碳刷支架的基材制成成品,碳刷支架基材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为薄片状,包括底板50,与底板50连接的第一侧板30和第二板70,与所述第二板70连接的第一板60,与所述第一板60连接的第二侧板40,与底板50连接的第一连接耳10以及与第一板60连接的第二连接耳20;第一板60和底板50分别位于第二板70的两侧,第二板70和第二侧板40分别位于第一板60的两侧。折弯时,第一连接耳10需要相对底板50弯折90°,第二连接耳20需要相对第一板60弯折90°,第一侧板30需要相对底板50弯折90°,第二侧板40需要相对底板50做回形折弯,即,第二侧板40相对第一板60折弯90°,第一板60相对第二板70折弯90°,第二板70相对底板50折弯90°,并且向同方向一侧折弯。由于碳刷支架需要多次折弯,针对每个折弯工序均需设置模具,并且在各个工序之间需要工人进行手工上料、下料,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降低了加工效率。因此,亟需一种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刷支架的连续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碳刷支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上下料,降低了加工效率,增加了作业的复杂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包括连续模上模,与所述连续模上模配合的连续模下模,以及用于将碳刷支架在各工位传送的输送装置,该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连续模上模和所述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第一侧板折弯工位以及第二侧板折弯工位;所述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用于对碳刷支架的第一连接耳相对碳刷支架的底板折弯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用于对碳刷支架的第二连接耳相对碳刷支架的第一板折弯第二角度,所述第一侧板折弯工位用于对碳刷支架的第一侧板相对所述底板折弯第三角度,所述第二侧板折弯工位用于对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所述底板做回形折弯,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角度以及所述第三角度均小于或等于9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连续模上模和所述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所述第一折弯部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耳相对所述底板折弯至第一预折弯角度,所述第二折弯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折弯部对所述第一连接耳折弯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一连接耳相对所述底板折弯至第一角度,所述第一预折弯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弯部包括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上模上的第一凸模,和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下模上且与所述第一凸模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模,所述第一凹模包括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的第一顶面,以及相对所述第一顶面向斜下方倾斜设置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顶面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一预折弯角度,所述第一顶面用于支撑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凸模能够压紧所述底板并将所述第一连接耳挤压至与所述第一侧面贴合。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折弯部包括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上模上的第二凸模,和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下模上且与所述第二凸模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模,所述第二凹模包括与水平面平行的第二顶面,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顶面连接,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二顶面向下方延伸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顶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二顶面用于支撑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凸模能够压紧所述底板并将所述第一连接耳挤压至与所述第二侧面贴合。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连续模上模和所述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和所述第四折弯部分别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和所述第一侧板折弯工位;第三折弯部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耳相对所述第二侧板折弯至第二预折弯角度,所述第四折弯部用于在所述第三折弯部对所述第二连接耳折弯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二连接耳相对所述第一板折弯至第二角度,所述第二预折弯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折弯工位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连续模上模和所述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五折弯部和第六折弯部,所述第五折弯部和所述第六折弯部分别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和所述第二侧板折弯工位,第五折弯部用于将所述第一侧板相对所述底板折弯至第三预折弯角度,所述第六折弯部用于在所述第五折弯部对所述第一侧板折弯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一侧板相对所述底板折弯至第三角度,所述第三预折弯角度小于所述第三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侧板折弯工位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连续模上模和所述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七折弯部、第八折弯部、第九折弯部、第十折弯部、第十一折弯部、第十二折弯部,所述第七折弯部靠近所述第一侧板折弯工位;所述第七折弯部用于将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所述碳刷支架的第一板折弯至第四预折弯角度,所述第八折弯部用于将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所述第一板折弯至90°,所述第九折弯部用于将所述第一板相对所述碳刷支架的第二板折弯至第五预折弯角度,所述第十折弯部用于将所述第一板相对所述第二板折弯至90°,所述第十一折弯部用于将所述第二板相对所述底板折弯至第六预折弯角度,所述第十二折弯部用于将所述第二板相对所述底板折弯至90°,所述第四预折弯角度、所述第五预折弯角度和所述第六预折弯角度均小于90°。作为优选,所述第九折弯部包括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上模上的第九凸模,和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下模上且与所述第九凸模相对设置的第九凹模;所述第九凹模包括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的第九顶面,相对所述第九顶面向斜下方倾斜设置的第九侧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九顶面下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九侧面和所述第九顶面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五预折弯角度,所述第九顶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九凸模能够压紧所述第二板并将所述第一板挤压至与所述第九侧面贴合,所述第二侧板能够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作为优选,所述第十折弯部包括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上模上的第十凸模,和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下模上且与所述第十凸模相对设置的第十凹模,所述第十凹模包括与水平面平行的第十顶面,一端与所述第十顶面的一端垂直连接且位于所述第十顶面下方的的第十侧面,以及位于所述第十顶面下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十顶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板,所述第十凸模能够压紧所述第二板并将所述第一板挤压至与所述第十侧面贴合,所述第二侧板能够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作为优选,所述连续模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板、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挡板和脱料板,所述连续模下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脱料板和所述下模座相互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所述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所述第一侧板折弯工位以及所述第二侧板折弯工位均设置在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通过连续模生产碳刷支架,具体的,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第一侧板折弯工位以及第二侧板折弯工位依次实现对碳刷支架各个部位依次顺序折弯,通过输送装置传送物料,能够实现连续作业,避免了人工上下料,提高了加工效率,并降低了作业复杂度,同时仅需一套连续模具,减少了模具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包括连续模上模,与所述连续模上模配合的连续模下模,以及用于将碳刷支架(7)在各工位传送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连续模上模和所述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1),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2),第一侧板折弯工位(3)以及第二侧板折弯工位(4);所述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1)用于对碳刷支架(7)的第一连接耳(10)相对碳刷支架(7)的底板(50)折弯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2)用于对碳刷支架(7)的第二连接耳(20)相对碳刷支架(7)的第一板(60)折弯第二角度,所述第一侧板折弯工位(3)用于对碳刷支架(7)的第一侧板(30)相对所述底板(50)折弯第三角度,所述第二侧板折弯工位(4)用于对所述第二侧板(40)相对所述底板(50)做回形折弯,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角度以及所述第三角度均小于或等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包括连续模上模,与所述连续模上模配合的连续模下模,以及用于将碳刷支架(7)在各工位传送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连续模上模和所述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1),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2),第一侧板折弯工位(3)以及第二侧板折弯工位(4);所述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1)用于对碳刷支架(7)的第一连接耳(10)相对碳刷支架(7)的底板(50)折弯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2)用于对碳刷支架(7)的第二连接耳(20)相对碳刷支架(7)的第一板(60)折弯第二角度,所述第一侧板折弯工位(3)用于对碳刷支架(7)的第一侧板(30)相对所述底板(50)折弯第三角度,所述第二侧板折弯工位(4)用于对所述第二侧板(40)相对所述底板(50)做回形折弯,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角度以及所述第三角度均小于或等于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1)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连续模上模和所述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一折弯部(11)和第二折弯部(12),所述第二折弯部(12)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2);所述第一折弯部(11)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耳(10)相对所述底板(50)折弯至第一预折弯角度,所述第二折弯部(12)用于在所述第一折弯部(11)对所述第一连接耳(10)折弯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一连接耳(10)相对所述底板(50)折弯至第一角度,所述第一预折弯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11)包括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上模上的第一凸模(111),和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下模上且与所述第一凸模(111)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模(112),所述第一凹模(112)包括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的第一顶面(1121),以及相对所述第一顶面(1121)向斜下方倾斜设置的第一侧面(1122),所述第一侧面(1122)和所述第一顶面(1121)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一预折弯角度,所述第一顶面(1121)用于支撑所述底板(50),所述第一凸模(111)能够压紧所述底板(50)并将所述第一连接耳(10)挤压至与所述第一侧面(1122)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12)包括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上模上的第二凸模(121),和安装在所述连续模下模上且与所述第二凸模(121)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模(122),所述第二凹模(122)包括与水平面平行的第二顶面(1221),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顶面(1221)连接,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二顶面(1221)向下方延伸的第二侧面(1222),所述第二顶面(1221)和所述第二侧面(1222)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二顶面(1221)用于支撑所述底板(50),所述第二凸模(121)能够压紧所述底板(50)并将所述第一连接耳(10)挤压至与所述第二侧面(1222)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耳折弯工位(2)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连续模上模和所述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三折弯部(21)和第四折弯部(22),所述第三折弯部(21)和所述第四折弯部(22)分别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耳折弯工位(1)和所述第一侧板折弯工位(3);第三折弯部(21)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耳(20)相对所述第二侧板(40)折弯至第二预折弯角度,所述第四折弯部(22)用于在所述第三折弯部(21)对所述第二连接耳(20)折弯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二连接耳(20)相对所述第一板(60)折弯至第二角度,所述第二预折弯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碳刷支架的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折弯工位(3)包括依次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捷胜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