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00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包括窗框、玻璃、U型夹、刮窗装置、涂抹装置、推拉杆,玻璃一侧设有U型夹,U型夹两侧壁上设有调节槽,U型夹侧壁内侧设有刮窗装置,螺柱穿过U型夹的调节槽与卡板Ⅰ一侧的螺纹孔连接,卡板Ⅰ一侧设有刮板;U型夹侧壁下部设有折耳,折耳与U型夹一体成型,折耳一端设有卡板Ⅱ,卡板Ⅱ一侧设有海绵;U型夹一侧内壁上设有水箱,水箱下部一侧设有水管,水管下部一侧设有漏液孔,清洗液通过水管下端的漏液孔滴落在海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对玻璃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进行清洁,提高了清洁的效率,避免了清洁人员在窗外进行作业,既保证了窗户清洁的效果,又保障了清洁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空气中的雾霾越来越严重,安装在楼房上的玻璃窗,只经过较短时间使用,就会粘结较多的灰尘和污渍,严重影响窗户的美观;对于粘结在玻璃窗内侧的灰尘和污渍,人们站在室内就能方便的清洁干净,但是粘结在玻璃窗外侧的灰尘和污渍,人们很难将其清洁干净,特别高层楼房的玻璃窗外侧更难清洁。因此,经常发生清洁玻璃窗人员从高处坠落的安全事故,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清洗工人的生命安全也时刻受到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同时对玻璃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进行清洁,提高了清洁的效率,避免了清洁人员在窗外进行作业,既保证了窗户清洁的效果,又保障了清洁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包括窗框、玻璃、U型夹、刮窗装置、涂抹装置、推拉杆,玻璃安装在窗框上,所述玻璃一侧设有U型夹,U型夹两侧壁在初始状态下夹紧在一起,所述U型夹两侧壁上设有调节槽,所述U型夹侧壁内侧设有刮窗装置,所述刮窗装置包括卡板Ⅰ、刮板,所述卡板Ⅰ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柱,所述螺柱上设有蝶形螺母,蝶形螺母与螺柱固定连接,螺柱穿过U型夹的调节槽与卡板Ⅰ一侧的螺纹孔连接,所述卡板Ⅰ一侧设有刮板,内外两侧的刮板均与玻璃接触;使用时,通过调节槽调整刮窗装置的相对位置,避免了玻璃清洁的死角;玻璃内侧的螺柱一端设有球头槽,所述球头槽内部设有球头,所述球头一侧设有推拉杆,推拉杆与螺柱利用球头连接,实现了推拉杆任意角度的旋转,便于清洁工人使用;所述刮窗装置下部一侧设有涂抹装置,所述涂抹装置包括卡板Ⅱ、海绵,所述U型夹侧壁下部设有折耳,折耳与U型夹一体成型,所述折耳一端设有卡板Ⅱ,所述卡板Ⅱ一侧设有海绵;所述U型夹一侧内壁上设有水箱,水箱内设有清洗液,所述水箱下部一侧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为U形,U形水管分布在玻璃两侧且位于海绵上部,所述水管下部一侧设有漏液孔,清洗液通过水管下端的漏液孔滴落在海绵上,清洁装置向下运动时,海绵上的清洗液对玻璃进行涂抹,在水箱中加入清洗液,U形水管同时对内外侧的涂抹装置进行供液,避免了人工向外侧涂抹装置进行加液,保护了清洁人员的安全。优选的,所述卡板Ⅰ一侧设有梯形槽,所述刮板一端设有与梯形槽配合的梯形台,梯形槽避免了刮板在使用时脱落,且设置梯形槽便于刮板的更换,避免了刮板损坏时整体更换,降低了清洁装置的使用成本。优选的,所述卡板Ⅰ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刮板上设有若干与卡板Ⅰ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另一端设有螺母,螺栓增强了卡板Ⅰ与刮板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蝶形螺母一侧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与蝶形螺母一体成型,垫片增大了蝶形螺母与U型夹的接触面积,减小了U型夹的变形量。优选的,所述推拉杆一侧设有伸缩杆,通过调整伸缩杆的伸出长度调整清洁装置的高度,满足了不同高度窗户的清洁工作。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下部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矩形,矩形把手使得清洁人员双手均可握持,便于清洁人员用力,防止了单臂操作造成疲劳。优选的,所述卡板Ⅱ一侧设有梯形槽,海绵安装在梯形槽内部,梯形槽便于海绵的快速安装和更换,降低了清洁装置的使用成本。优选的,所述漏液孔下部一侧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下端与海绵接触,导流管避免了清洁过程冲清洗液溅落造成二次污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1)本高效窗户清洁装置同时对玻璃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进行清洁,提高了清洁的效率,避免了清洁人员在窗外进行作业,既保证了窗户清洁的效果,又保障了清洁人员的生命安全;2)卡板Ⅰ一侧设有梯形槽,刮板一端设有与梯形槽配合的梯形台,梯形槽避免了刮板在使用时脱落,且设置梯形槽便于刮板的更换,避免了刮板损坏时整体更换,降低了清洁装置的使用成本;3)卡板Ⅰ上设有若干通孔,刮板上设有若干与卡板Ⅰ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另一端设有螺母,螺栓增强了卡板Ⅰ与刮板连接的稳定性;4)蝶形螺母一侧设有垫片,垫片与蝶形螺母一体成型,垫片增大了蝶形螺母与U型夹的接触面积,减小了U型夹的变形量;5)推拉杆一侧设有伸缩杆,通过调整伸缩杆的伸出长度调整清洁装置的高度,满足了不同高度窗户的清洁工作;6)伸缩杆下部一侧设有把手,把手为矩形,矩形把手使得清洁人员双手均可握持,便于清洁人员用力,防止了单臂操作造成疲劳;7)卡板Ⅱ一侧设有梯形槽,海绵安装在梯形槽内部,梯形槽便于海绵的快速安装和更换,降低了清洁装置的使用成本;8)漏液孔下部一侧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下端与海绵接触,导流管避免了清洁过程冲清洗液溅落造成二次污染。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使用状态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仰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侧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中涂抹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中螺柱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中刮窗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中涂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1-窗框、2-玻璃,11-U型夹,12-调节槽,13-刮板装置,14-涂抹装置,15-水箱,16-卡板Ⅰ,17-刮板,18-螺栓,19-梯形槽,20-螺纹孔,21-垫片,22-蝶形螺母,23-球头槽,24-球头,25-螺柱,26-推拉杆,27-伸缩杆,28-把手,29-卡板Ⅱ,30-海绵,31-折耳,32-水管,33-导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本
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包括窗框1、玻璃2、U型夹11、刮窗装置13、涂抹装置14、推拉杆26,玻璃2安装在窗框1上,所述玻璃2一侧设有U型夹11,U型夹11两侧壁在初始状态下夹紧在一起,所述U型夹11两侧壁上设有调节槽12,所述U型夹11侧壁内侧设有刮窗装置13,所述刮窗装置13包括卡板Ⅰ16、刮板17,所述卡板Ⅰ16一侧设有螺纹孔20,所述螺纹孔20内设有螺柱25,所述螺柱25上设有蝶形螺母22,蝶形螺母22与螺柱25固定连接,螺柱25穿过U型夹11的调节槽12与卡板Ⅰ16一侧的螺纹孔20连接,所述卡板Ⅰ16一侧设有刮板17,内外两侧的刮板17均与玻璃2接触;使用时,通过调节槽12调整刮窗装置13的相对位置,避免了玻璃2清洁的死角;玻璃2内侧的螺柱25一端设有球头槽23,所述球头槽23内部设有球头24,所述球头24一侧设有推拉杆26,推拉杆26与螺柱25利用球头24连接,实现了推拉杆26任意角度的旋转,便于清洁工人使用;所述刮窗装置13下部一侧设有涂抹装置14,所述涂抹装置14包括卡板Ⅱ29、海绵30,所述U型夹11侧壁下部设有折耳31,折耳31与U型夹11一体成型,所述折耳31一端设有卡板Ⅱ29,所述卡板Ⅱ29一侧设有海绵30;所述U型夹11一侧内壁上设有水箱15,水箱15内设有清洗液,所述水箱15下部一侧设有水管32,所述水管32为U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包括窗框、玻璃、U型夹、刮窗装置、涂抹装置、推拉杆,其特征在于玻璃安装在窗框上,所述玻璃一侧设有U型夹,所述U型夹两侧壁上设有调节槽,所述U型夹侧壁内侧设有刮窗装置,所述刮窗装置包括卡板Ⅰ、刮板,所述卡板Ⅰ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柱,所述螺柱上设有蝶形螺母,蝶形螺母与螺柱固定连接,螺柱穿过U型夹的调节槽与卡板Ⅰ一侧的螺纹孔连接,所述卡板Ⅰ一侧设有刮板,内外两侧的刮板均与玻璃接触;玻璃内侧的螺柱一端设有球头槽,所述球头槽内部设有球头,所述球头一侧设有推拉杆;所述刮窗装置下部一侧设有涂抹装置,所述涂抹装置包括卡板Ⅱ、海绵,所述U型夹侧壁下部设有折耳,折耳与U型夹一体成型,所述折耳一端设有卡板Ⅱ,所述卡板Ⅱ一侧设有海绵;所述U型夹一侧内壁上设有水箱,水箱内设有清洗液,所述水箱下部一侧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为U形,U形水管分布在玻璃两侧且位于海绵上部,所述水管下部一侧设有漏液孔,清洗液通过水管下端的漏液孔滴落在海绵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高层楼房窗户清洁装置,包括窗框、玻璃、U型夹、刮窗装置、涂抹装置、推拉杆,其特征在于玻璃安装在窗框上,所述玻璃一侧设有U型夹,所述U型夹两侧壁上设有调节槽,所述U型夹侧壁内侧设有刮窗装置,所述刮窗装置包括卡板Ⅰ、刮板,所述卡板Ⅰ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柱,所述螺柱上设有蝶形螺母,蝶形螺母与螺柱固定连接,螺柱穿过U型夹的调节槽与卡板Ⅰ一侧的螺纹孔连接,所述卡板Ⅰ一侧设有刮板,内外两侧的刮板均与玻璃接触;玻璃内侧的螺柱一端设有球头槽,所述球头槽内部设有球头,所述球头一侧设有推拉杆;所述刮窗装置下部一侧设有涂抹装置,所述涂抹装置包括卡板Ⅱ、海绵,所述U型夹侧壁下部设有折耳,折耳与U型夹一体成型,所述折耳一端设有卡板Ⅱ,所述卡板Ⅱ一侧设有海绵;所述U型夹一侧内壁上设有水箱,水箱内设有清洗液,所述水箱下部一侧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为U形,U形水管分布在玻璃两侧且位于海绵上部,所述水管下部一侧设有漏液孔,清洗液通过水管下端的漏液孔滴落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知原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富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