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向前专利>正文

两用型多功能养殖池排污套件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903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用型多功能养殖池排污套件组,用于水产养殖池排污方面。当池内投喂沉性饵料时:旋转排污管使排污管下端贴紧法兰,此时集污盒内、外存在水位差,吸污管会将池底的沉性残饵吸入并囤积在集污盒内,待捞出;其他池底和水面污物会流经顶过滤网后排出池外。当池内投喂浮性饵料时:无需安装集污盒和吸污管,旋转排污管使其下端与法兰之间留有一定距离,露出部分底过滤网,此时浮在水面的残饵会阻挡并聚集在顶过滤网周围,待捞出;池底固体排泄物和水面泡沫等会分别从底过滤网和顶过滤网排出池外。其根据生产中使用的饵料浮性不同,采用不同的配置实现清除池底、水面污物与收集残饵的目的,更能适应不同养殖生产环境下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用型多功能养殖池排污套件组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养殖池排污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上所使用的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养殖池排污设备主要分为池底排污和水面溢水式顶排污两类,能同时实现两种排污需求的设备很少,而且能实现顶排污和底排污的多数设备都存在底排污效果理想,水面排污效果较差、设备复杂、操作困难、无法根据生产现场情况实时调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两用型多功能养殖池排污套件组,其目的是为解决工厂化水产养殖过程中,根据养殖时所投喂的饵料性质不同(即浮性饵料和沉性饵料),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同时清除池底、水面污物与收集残饵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根据同一种养殖品种在不同阶段对排污方面的要求进行,快捷调节底排污与顶排污之间的比例,让养殖排污更灵活,更能适应生产上的复杂需求;残饵收集方面,能让养殖者精准的观察、掌控饵料投喂量,应用在循环水养殖上时,能有效的降低其生物过滤部分的负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用型多功能养殖池排污套件组,包括顶过滤网、排污管、底过滤网、集污盒和吸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顶端连接有顶过滤网,底端连接有底过滤网;所述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用型多功能养殖池排污套件组,包括顶过滤网、排污管、底过滤网、集污盒和吸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顶端连接有顶过滤网,底端连接有底过滤网;所述的底过滤网为壁上布满网孔的管状,直径小于排污管内径,底过滤网的一端插入到排污管内部,另外一端的尽头设置有法兰;所述的法兰通过其底部设置的螺杆和螺母固定于养殖池池底上的排水管管口;所述的顶过滤网呈一端封闭的管状,四周管壁和顶部布满过滤网孔;所述排污管外壁上端,靠近顶过滤网处设置有可拆卸的集污盒;所述的集污盒为顶面开口的盒子状,集污盒的底面上设置有盒出水孔和盒进水孔,盒出水孔为排污管与集污盒的连接处,盒进水孔连接有吸污管;所述的吸污管一端连接在集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型多功能养殖池排污套件组,包括顶过滤网、排污管、底过滤网、集污盒和吸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顶端连接有顶过滤网,底端连接有底过滤网;所述的底过滤网为壁上布满网孔的管状,直径小于排污管内径,底过滤网的一端插入到排污管内部,另外一端的尽头设置有法兰;所述的法兰通过其底部设置的螺杆和螺母固定于养殖池池底上的排水管管口;所述的顶过滤网呈一端封闭的管状,四周管壁和顶部布满过滤网孔;所述排污管外壁上端,靠近顶过滤网处设置有可拆卸的集污盒;所述的集污盒为顶面开口的盒子状,集污盒的底面上设置有盒出水孔和盒进水孔,盒出水孔为排污管与集污盒的连接处,盒进水孔连接有吸污管;所述的吸污管一端连接在集污盒的盒进水孔处,另外一端的端口贴近池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多功能养殖池排污套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盒的盒底水平;盒壁顶端位于同一个面上,此面与盒底面有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多功能养殖池排污套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过滤网管形内壁直径略大于排污管外径,使顶过滤网管刚好可以套在排污管顶端,顶过滤网管形内壁上设置有内定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顾向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