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金连专利>正文

一种猕猴桃幼苗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488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猕猴桃幼苗种植装置,包括外壳、存放腔室和浇灌装置,所述存放腔室位于外壳内,所述浇灌装置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右侧表面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与外壳铰接连接,所述外壳与盖板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设有滑块,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盖板转动连接;所述存放腔室的内壁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纵向均匀固定在存放腔室的内表面,所述限位块的表面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两端与限位块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壳内设有存放腔室,方便在种植猕猴桃幼苗时取放,提高种植人员移动的方便性,通过在外壳的底部设有储水箱,便于及时对猕猴桃幼苗进行浇灌,提高猕猴桃幼苗种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猕猴桃幼苗种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为一种猕猴桃幼苗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钾、镁、纤维素之外,还含有其他水果比较少见的营养成分——叶酸、胡萝卜素、钙、黄体素、氨基酸、天然肌醇,具有多重功效和作用,被人们称为果中之王。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猕猴桃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以往的种植户的少数量种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市场中的猕猴桃在种植时,需要将猕猴桃幼苗放置在托盘的表面,然后依次将托盘内的猕猴桃幼苗栽种在土里,但是,手持托盘不方便行动且影响猕猴桃种植的效率,猕猴桃在种植时不能及时浇水,需要再次取水对猕猴桃进行浇灌,既费时费力,又增加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幼苗种植装置,通过在外壳内设有存放腔室,方便在种植猕猴桃幼苗时取放,提高种植人员移动的方便性,通过在外壳的底部设有储水箱,便于及时对猕猴桃幼苗进行浇灌,提高猕猴桃幼苗种植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猕猴桃幼苗种植装置,包括外壳、存放腔室和浇灌装置,所述存放腔室位于外壳内,所述浇灌装置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右侧表面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与外壳铰接连接,所述外壳与盖板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设有滑块,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盖板转动连接;所述存放腔室的内壁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纵向均匀固定在存放腔室的内表面,所述限位块的表面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两端与限位块接触连接;所述浇灌装置包括储水箱、增压泵和喷水软管,所述增压泵和喷水软管位于外壳的左侧表面,所述增压泵和喷水软管分别与储水箱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侧壁的端面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内嵌于滑槽内且与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的背部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扣的表面与喷水软管扣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水软管的端部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表面设有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的右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贯穿外壳且进水口内设有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外壳内设有存放腔室,便于对猕猴桃幼苗进行存放,方便在种植猕猴桃幼苗时取放,提高种植人员移动的方便性,通过在外壳的底部设有储水箱,便于在种植猕猴桃幼苗时,及时对猕猴桃幼苗进行浇灌,提高猕猴桃幼苗种植的效率。2、本技术通过在存放腔室内设有可调节的分隔板,便于对不同高度的猕猴桃幼苗进行存放,避免对猕猴桃幼苗造成损伤,通过在将盖板与外壳之间设有滑块和连接杆,便于对盖板的打开角度进行限制,方便摆放猕猴桃幼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猕猴桃幼苗种植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猕猴桃幼苗种植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存放腔室-2,浇灌装置-3,盖板-4,连接杆-5,滑块-6,限位块-7,分隔板-8,储水箱-9,增压泵-10,喷水软管-11,滑槽-12,固定卡扣-13,喷头-14,控制阀-15,进水口-16,单向阀-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猕猴桃幼苗种植装置,包括外壳1、存放腔室2和浇灌装置3,所述存放腔室2位于外壳1内,所述浇灌装置3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右侧表面设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底部与外壳1铰接连接,所述外壳1与盖板4之间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左端设有滑块6,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与滑块6、盖板4转动连接;所述存放腔室2的内壁对称设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呈纵向均匀固定在存放腔室2的内表面,所述限位块7的表面设有分隔板8,所述分隔板8两端与限位块7接触连接;所述浇灌装置3包括储水箱9、增压泵10和喷水软管11,所述增压泵10和喷水软管11位于外壳1的左侧表面,所述增压泵10和喷水软管11分别与储水箱9连通。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侧壁的端面设有滑槽12,所述滑块6内嵌于滑槽12内且与滑槽12滑动连接,通过将滑块6内嵌于滑槽12内,便于对盖板4进行支撑,方便提高盖板4打开和闭合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的表面设有固定卡扣13,所述固定卡扣13的背部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扣13的表面与喷水软管11扣合连接,通过在外壳1的表面设有固定卡扣13,便于对喷水软管11进行固定和收纳,提高喷水软管11使用的方便性。具体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喷水软管11的端部设有喷头14,所述喷头14的表面设有控制阀15,通过在喷水软管11的端部设有喷头14,便于出水,方便对猕猴桃幼苗进行喷灌,通过在喷头14的表面设有控制阀15,便于对喷水的流速和流量进行控制。更具体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储水箱9的右侧壁设有进水口16,所述进水口16贯穿外壳1且进水口16内设有单向阀17,通过在进水口16内设有单向阀17,防止水箱内的水溢出,提高注水的方便性。本技术的外壳-1、存放腔室-2、浇灌装置-3、盖板-4、连接杆-5、滑块-6、限位块-7、分隔板-8、储水箱-9、增压泵-10、喷水软管-11、滑槽-12、固定卡扣-13、喷头-14、控制阀-15、进水口-16、单向阀-1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通过在外壳1内设有存放腔室2,便于对猕猴桃幼苗进行存放,方便在种植猕猴桃幼苗时取放,提高种植人员移动的方便性,通过在外壳1的底部设有储水箱9,便于在种植猕猴桃幼苗时,及时对猕猴桃幼苗进行浇灌,提高猕猴桃幼苗种植的效率。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盖板4打开,根据猕猴桃幼苗的高度,调节分隔板8的高度,然后将猕猴桃幼苗依次摆放在分隔板8的表面,然后关闭盖板4,通过进水口16向储水箱9内注水,然后启动增压泵10,对储水箱9进行增压,最后将种植装置推动至种植区域,在猕猴桃幼苗种植时,打开盖板4,连接杆5牵引滑块6在滑槽12内滑动,待滑块6移动到滑槽12的底部时,盖板4保持水平,然后将猕猴桃幼苗从分隔板8上取出,摆放在盖板4的表面,种植人员依次对猕猴桃幼苗进行种植,种植完成后,取下外壳1侧壁的喷水软管11,打开控制阀15,对猕猴桃幼苗进行浇灌。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猕猴桃幼苗种植装置,包括外壳(1)、存放腔室(2)和浇灌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腔室(2)位于外壳(1)内,所述浇灌装置(3)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右侧表面设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底部与外壳(1)铰接连接,所述外壳(1)与盖板(4)之间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左端设有滑块(6),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与滑块(6)、盖板(4)转动连接;所述存放腔室(2)的内壁对称设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呈纵向均匀固定在存放腔室(2)的内表面,所述限位块(7)的表面设有分隔板(8),所述分隔板(8)两端与限位块(7)接触连接;所述浇灌装置(3)包括储水箱(9)、增压泵(10)和喷水软管(11),所述增压泵(10)和喷水软管(11)位于外壳(1)的左侧表面,所述增压泵(10)和喷水软管(11)分别与储水箱(9)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桃幼苗种植装置,包括外壳(1)、存放腔室(2)和浇灌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腔室(2)位于外壳(1)内,所述浇灌装置(3)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右侧表面设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底部与外壳(1)铰接连接,所述外壳(1)与盖板(4)之间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左端设有滑块(6),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与滑块(6)、盖板(4)转动连接;所述存放腔室(2)的内壁对称设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呈纵向均匀固定在存放腔室(2)的内表面,所述限位块(7)的表面设有分隔板(8),所述分隔板(8)两端与限位块(7)接触连接;所述浇灌装置(3)包括储水箱(9)、增压泵(10)和喷水软管(11),所述增压泵(10)和喷水软管(11)位于外壳(1)的左侧表面,所述增压泵(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金连
申请(专利权)人:杜金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