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平军专利>正文

自动开闭型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86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自动开闭型雨伞,包括伞布支撑杆、斜支撑杆和龙骨,主杆内置有滑块、拉绳和滑轮,滑块两端部连有弹簧,斜支撑杆与伞布支撑杆之间设有滑动机构,伞把下部有一径向通孔,通孔两侧设有凸起,手柄与凸起之间用铰链连接,手柄的下端部置于伞把内,拉绳一端装在滑块上,另一端系在手柄的下端部。采用上述结构之后,因手柄、拉绳、滑块及弹簧之间相互连接,当扳动手柄时,由于连动作用使得套管向下运动,雨伞自动打开。闭合时按下按键,套管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雨伞自动闭合。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操作十分方便,用一只手可完成全部操作,对于外出带有较多物品的人们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伞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开闭型雨伞。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开闭型雨伞,包括伞布支撑杆、斜支撑杆和龙骨,伞布支撑杆的一端与主杆上部的伞帽之间为活动连接,斜支撑杆与套在主杆上的套管之间为活动连接,斜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伞布支撑杆相连,龙骨的一端与伞帽之间为活动连接,龙骨的另一端与主支撑杆之间为活动连接,位于主杆内的滑块上装有拉绳,该拉绳绕过置于主杆上的滑轮伸出并固定在套管上,滑块两端部连有弹簧,斜支撑杆与伞布支撑杆之间设有滑动机构,伞把下部有一径向通孔,该通孔两侧处设有凸起,手柄与凸起之间用铰链连接,手柄的下端部置于伞把内,拉绳一端装在滑块上,拉绳另一端与置于伞把内的手柄端部之间有一拉线装置。所述下拉线装置是位于手柄下端部装有螺栓,拉绳下端系在螺栓上。所述拉线装置是有一套筒伞把内,套筒内的上部装有滑轮,其下部与置于伞把内的手柄下端部之间为活动连接,该拉绳下端绕过滑轮,由伞把上方伸出固装在伞把的外壁上。所述通孔为径向长形。斜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小套管,且小套管与斜支撑杆之间为活动连接,该小套管套装在伞布支撑杆上并能滑动。伞布支撑杆中间下部设有凹形滑道,斜支撑杆的端为T形置于凹形滑道内并能滑动。按键上方的主杆内壁上有一凸环,弹簧位于滑块和凸环之间。按键上方的主杆内壁上有一凸环,弹簧位于滑块和凸环之间。手柄上表面为凹槽,在手柄与凸起铰接的轴上装有扭簧,扭簧的一端置于手柄的凹槽内,另一端穿过手柄下部的通孔置于伞把内。手柄上表面为凹槽,在手柄与凸起铰接的轴上装有扭簧,扭簧的一端置于手柄的凹槽内,另一端穿过手柄下部的通孔置于伞把内。采用上述结构之后,因手柄、拉绳、滑块及弹簧之间相互连接,当扳动手柄时,由于连动作用使得套管向下运动,雨伞自动打开。闭合时按下按键,套管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雨伞自动闭合。由此可见本技术的操作十分方便,用一只手可完成全部操作,对于外出带有较多物品的人们效果更好。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伞把12处的内部设有套筒19,在套筒19内的上部装有滑轮18,拉绳10绕过滑轮18并伸出伞把12并固定伞把12的外壁上,套筒19其下部与置于伞把12内的手柄13下端部之间为活动连接。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伞布支撑杆2中间下部设有凹形滑道,斜支撑杆3的端为T形置于凹形滑道内并能滑动。实施例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按键11上方主杆7的内壁上处有一凸环22,弹簧6置于滑块9和凸环22之间。实施例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手柄13上表面为凹槽24,在手柄13与凸起铰接的轴21上装有扭簧20,扭簧20的一端置于手柄13的凹槽24内,另一端穿过手柄13下部的通孔置于伞把12内。打开时扳动手柄13同时带动拉绳10和滑块9,滑块9带动套管8和弹簧6,向下运动雨伞便可打开。闭合时按下按键11使套管8上脱离按键11,滑块9在弹簧6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带动套管8,此时雨伞自动闭合。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开闭型雨伞,包括伞布支撑杆(2)、斜支撑杆(3)和龙骨(4),伞布支撑杆(2)的一端与主杆(7)上部的伞帽(5)之间为活动连接,斜支撑杆(3)与套在主杆(7)上的套管(8)之间为活动连接,斜支撑杆(3)的另一端与伞布支撑杆(2)相连,龙骨(4)的一端与伞帽(5)之间为活动连接,龙骨(4)的另一端与主支撑杆(3)之间为活动连接,位于主杆(7)内的滑块(9)上装有拉绳(10),该拉绳(10)绕过置于主杆(7)上的滑轮(18)伸出并固定在套管(8)上,滑块(9)两端部连有弹簧(6),其特征是斜支撑杆(3)与伞布支撑杆(2)之间设有滑动机构,伞把(12)下部有一径向通孔(15),该通孔(15)两侧处设有凸起(14),手柄(13)与凸起(14)之间用铰链连接,手柄(13)的下端部置于伞把(12)内,拉绳(10)一端装在滑块(9)上,拉绳(10)另一端与置于伞把(12)内的手柄(14)端部之间有一拉线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闭型雨伞,其特征是所述下拉线装置是位于手柄(13)下端部装有螺栓(23),拉绳(10)下端系在螺栓(2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闭型雨伞,其特征是所述拉线装置是有一套筒(19)伞把(12)内,套筒(19)内的上部装有滑轮(18),其下部与置于伞把(12)内的手柄(13)下端部之间为活动连接,该拉绳(10)下端绕过滑轮(18),由伞把(12)上方伸出固装在伞把(12)的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动开闭型雨伞,其特征是所述通孔(16)为径向长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开闭型雨伞,其特征是斜支撑杆(3)的一端设有小套管(1),且小套管(1)与斜支撑杆(3)之间为活动连接,该小套管(1)套装在伞布支撑杆(2)上并能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开闭型雨伞,其特征是伞布支撑杆(2)中间下部设有凹形滑道,斜支撑杆(3)的端为T形置于凹形滑道内并能滑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开闭型雨伞,其特征是按键(11)上方的主杆(7)内壁上有一凸环(22),弹簧(6)位于滑块(9)和凸环(22)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开合型雨伞,其特征是按键(11)上方的主杆(7)内壁上有一凸环(22),弹簧(6)位于滑块(9)和凸环(22)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开闭型雨伞,其特征是手柄(13)上表面为凹槽(24),在手柄(13)与凸起(14)铰接的轴(21)上装有扭簧(20),扭簧(20)的一端置于手柄(13)的凹槽(24)内,另一端穿过手柄(13)下部的通孔(15)置于伞把(12)内。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开闭型雨伞,其特征是手柄(13)上表面为凹槽(24),在手柄(13)与凸起(14)铰接的轴(21)上装有扭簧(20),扭簧(20)的一端置于手柄(13)的凹槽(24)内,另一端穿过手柄(13)下部的通孔(15)置于伞把(12)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自动开闭型雨伞,包括伞布支撑杆、斜支撑杆和龙骨,主杆内置有滑块、拉绳和滑轮,滑块两端部连有弹簧,斜支撑杆与伞布支撑杆之间设有滑动机构,伞把下部有一径向通孔,通孔两侧设有凸起,手柄与凸起之间用铰链连接,手柄的下端部置于伞把内,拉绳一端装在滑块上,另一端系在手柄的下端部。采用上述结构之后,因手柄、拉绳、滑块及弹簧之间相互连接,当扳动手柄时,由于连动作用使得套管向下运动,雨伞自动打开。闭合时按下按键,套管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雨伞自动闭合。由此可见本技术的操作十分方便,用一只手可完成全部操作,对于外出带有较多物品的人们效果更好。文档编号A45B25/14GK2547176SQ0221288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10日专利技术者赵平军 申请人:赵平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开闭型雨伞,包括伞布支撑杆(2)、斜支撑杆(3)和龙骨(4),伞布支撑杆(2)的一端与主杆(7)上部的伞帽(5)之间为活动连接,斜支撑杆(3)与套在主杆(7)上的套管(8)之间为活动连接,斜支撑杆(3)的另一端与伞布支撑杆(2)相连,龙骨(4)的一端与伞帽(5)之间为活动连接,龙骨(4)的另一端与主支撑杆(3)之间为活动连接,位于主杆(7)内的滑块(9)上装有拉绳(10),该拉绳(10)绕过置于主杆(7)上的滑轮(18)伸出并固定在套管(8)上,滑块(9)两端部连有弹簧(6),其特征是:斜支撑杆(3)与伞布支撑杆(2)之间设有滑动机构,伞把(12)下部有一径向通孔(15),该通孔(15)两侧处设有凸起(14),手柄(13)与凸起(14)之间用铰链连接,手柄(13)的下端部置于伞把(12)内,拉绳(10)一端装在滑块(9)上,拉绳(10)另一端与置于伞把(12)内的手柄(14)端部之间有一拉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平军
申请(专利权)人:赵平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