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排泄坐便器,包括坐便池(1)、水箱(2);水箱(2)设置在坐便池(1)底座上端平台的后部,其特征是在坐便池(1)后部装设有一排泄器(3),排泄器(3),包括上壳体(4)、下壳体(5)及旋叶箱体(6);上壳体(4)与下壳体(5)通过一法兰盘(9)连接,法兰盘(9)的中心处设有一通孔,上壳体(4)内分别设置有连接柱(10)、卷轮(11)及伐条(12);卷轮(11)为空腔壳体,连接柱(10)位于卷轮(11)内的中部,其上端与卷轮(11)的顶壁固定连接,其下端面上有一凹槽(14);伐条(12)设置在连接柱(10)与卷轮(11)的侧壁之间,并通过一隔套(15)与连接柱(10)隔开,隔套(15)的下端固定在法兰盘(9)上,伐条(12)的死点定位在隔套(15)上,其动点定位在卷轮(11)上,卷轮(11)的外侧壁上缠绕有多圈拉绳(16),拉绳(16)的一端固定在卷轮(11)上,其另一端穿出上壳体(4),并固定在一手柄(17)上;下壳体(5)内分别装设有行星轮架(18)和电机(19),下壳体(5)内壁的上部环设有齿圈,行星轮架(18)位于下壳体(5)内的上部,行星轮架(18)的中心处设有动力输出齿轮(20),其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一行星齿轮(24),动力输出齿轮(20)分别与二个行星齿轮(24)相啮合,二个行星齿轮(24)分别与下壳体(5)内壁上的齿圈相啮合,行星轮架(18)的上端中部向上延设有一凸柱,凸柱经法兰盘(9)上的通孔插设在连接柱(10)上的凹槽(14)内,连接柱(10)上凹设有二个滑道26,连接柱(10)的侧壁上对称旋入有二个螺栓(27),二个螺栓(27)的前端分别固定有一滑块(28)、二个滑块(28)分别插设在二个滑道(26)内,动力输出齿轮(20)的下端连设有一上离合器(29),行星轮架(18)通过一套固在上离合器上端的定位环(30)予以支撑;电机(19)设置在下壳体(5)内的下部,电机轴(33)的上端固定连接一下离合器(35),电机轴(33)的下端与一转动轴(36)的上端固定连接,旋叶箱体(6)的下端为开口,其顶壁的中心处设有轴孔(41),其侧壁上开设有排污口(23);其内设有一旋叶轴(37),旋叶轴(37)上固定有旋叶(38),传动轴(36)的下端经轴孔(41)与旋叶轴(37)的上端固定连接,旋叶箱体(6)的下端口与坐便池出水管道反水弯对接,旋叶箱体(6)上的排污口(23)与泄污管道的上端口相对应,水箱(2)与便池口之间的平台上开设有一圆孔,法兰盘(9)通过螺栓固定在圆孔周边的平台上。(*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坐便器,特别是一种机械排泄坐便器。(二)技术背景目前通用的坐便器是虹吸式的,由于其出水管道有一向上的反水弯,因此水与污物相混,抬高水位才能冲下,冲净一次需要用掉水箱中的全部储存水和冲刷时间内的流水,冲净一次的耗水量一般约12公斤。这样,一个人一天就需为此耗水约70公斤,一年就有大约25吨,这超过了现在中国一个人其它各项生活用水的总和。如果以中国有3亿人口用这种坐便器,那就需为此耗费自来水80亿吨,而我国是水资源较匮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另外,该种坐便器在停电时,由于水箱内无水,造成粪便无法排泄,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排泄坐便器,该坐便器可将粪便直接排入泄污管道,不仅可以节水,而且还可消除臭味。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水箱与便池口之间的平台上开设一圆孔,并在圆孔下方的便池座内装设一排泄器。排泄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旋叶箱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一法兰盘固定连接,法兰盘的中心处设有一通孔,上壳体内分别装设有连接柱、卷轮及伐条。卷轮为空腔壳体,连接柱位于卷轮内的中部,其上端与卷轮的顶壁固定连接,其下端端面上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忠,
申请(专利权)人:李家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