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屠乾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板材挂缝抹灰施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476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板材挂缝抹灰施工工具,包括角钢架、第一角钢、第二角钢、固定板和挤压板,角钢架由若干组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卡接而成,固定杆的内部外端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卡接有固定件,弹簧的外侧设有挤压块,挤压块套接在挤压件上,固定板的内侧下端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卡接件,卡接件的内端固定连接有扭环,设有球体、弹簧和挤压件,将挤压件挤压固定在板材挂缝的外壁上,工人们不需要一只手拿着抹灰工具,另一只手进行抹灰,且抹灰工具不会产生移动,抹灰质量高,节省了人力和施工步骤,不使用胶带,节省材料,降低使用成本,使用方便,提高了施工质量,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板材挂缝抹灰施工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施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板材挂缝抹灰施工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采用贴纸的方式保证拼缝处砂浆的垂直度,即挂网抹砂浆前先在拼缝两侧砂浆边缘处贴专用胶带,挂网时将砂浆抹至胶带上,抹完后揭去胶带,可保证挂网的整齐、美观,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1.现有的贴纸技术虽然可以保证挂网的外观质量,但是需耗费较多人力,工人们在贴纸时,不能够准确的将贴纸贴在指定地点,造成了一定的误差,使用较多胶带,不利于节约成本;2.不采用贴纸技术时,一般抹灰工具不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板材挂缝抹灰,对于不同的要求,需要更换不同的抹灰工具,导致使用成本提高,降低了工作效率;3.当抹灰工作完成后,需要用抹泥刀将抹灰后的地方抹平,抹泥刀的体积较小,不能够一次性将抹灰后的地方抹平,需要进行多次操作,费时费力,且多次操作使用的力度大小不同,使得抹灰地方的平整度降低,降低了抹灰质量,影响了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板材挂缝抹灰施工工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板材挂缝抹灰施工工具,包括角钢架(1)、第一角钢(2)、第二角钢(3)、固定板(9)和挤压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架(1)由若干组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卡接而成,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内部的内侧均设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的内侧外壁上,固定杆(5)的内部外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卡接有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上套接有弹性件(7),所述弹性件(7)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上下内壁上,固定件(6)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环(8),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板材挂缝抹灰施工工具,包括角钢架(1)、第一角钢(2)、第二角钢(3)、固定板(9)和挤压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架(1)由若干组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卡接而成,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内部的内侧均设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的内侧外壁上,固定杆(5)的内部外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卡接有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上套接有弹性件(7),所述弹性件(7)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上下内壁上,固定件(6)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环(8),所述拉环(8)分别卡接在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的上下外壁上,角钢架(1)的左右两端内部均卡接有固定板(9),两组所述固定板(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0),且两组固定板(9)的下端挤压连接有球体(11),所述球体(1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挤压件(12),所述挤压件(12)上套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外侧设有挤压块(14),所述挤压块(14)套接在挤压件(12)上,固定板(9)的内侧下端设有卡槽(15),所述卡槽(15)的内部卡接有卡接件(16),所述卡接件(16)的内端固定连接有扭环(17),角钢架(1)的前后两端内部均设有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的内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件(20),所述安装件(20)的内部设有卡接槽(21),所述卡接槽(2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卡接孔(22),安装件(20)的内部卡接有调节板(23),所述调节板(23)的前后两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4),所述固定柱(24)卡接在卡接孔(2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板材挂缝抹灰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钢(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屠乾何永萍王亚超
申请(专利权)人:姚屠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