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以及压接固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4365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插接在钢丝绳内的内嵌筒;所述内嵌筒轴向两侧逐渐变窄成型为尖端,所述内嵌筒中部环切成型有夹持槽;所述内嵌筒由一对呈半圆环截面的内嵌半筒扣合拼接而成;所述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通过在钢丝绳内设置内嵌筒,增加了股绳的外表面积,进而增加所述双孔位U型夹对内嵌筒以及股绳的夹紧力;所述内嵌筒内壁、外壁设置的防滑凸点、所述内嵌筒设置的夹持槽进一步增加内嵌筒与股绳的夹紧程度;所述压接固定装置还通过外套筒进一步将股绳、内嵌筒之间夹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压接固定方法一种压接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设内嵌筒;步骤2,再设内嵌筒;步骤3,双孔位U型夹夹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以及压接固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
,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以及压接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钢丝绳回头弯尾线一直采取铁丝捆绑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拉线上。铁丝捆绑工艺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较高,制作人员操作时也较费时费力,若操作不当,会使捆绑铁丝受伤及表面镀锌层破坏导致绑线生锈,严重的会锈断。为了防止回头弯尾线捆绑铁丝锈蚀,巡线人员要对拉线回头弯尾线捆绑铁丝进行检查并每隔两至叁年做一次防锈处理,维护工作量较大。申请日2012.06.14,申请号201210194069.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丝绳回头弯尾线压接固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钢丝绳预先插入接续管,然后将拉线一端弯回头形成回头弯尾线,再次插入接续管,进行加压,从而将钢丝绳的回头弯尾线通过接续管固定在拉线上。本专利技术用导线叠压连接方法来压接拉线回头弯尾线,可提高工作效率并免维护。上述专利通过设置接续管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拉线需要长时间承受拉力作用,极容易导致从接续管中滑脱,因此需要设计更加牢固的接续方法。现有技术也存在通过U型夹进行加固的方式,所述U型夹对电力拉线的夹紧力较高,但是长期使用仍存在滑脱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通过在钢丝绳内设置内嵌筒,增加了股绳的外表面积,进而增加所述双孔位U型夹对内嵌筒以及股绳的夹紧力;所述内嵌筒内壁、外壁设置的防滑凸点、所述内嵌筒设置的夹持槽进一步增加内嵌筒与股绳的夹紧程度;所述压接固定装置还通过外套筒进一步将股绳、内嵌筒之间夹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压接固定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嵌筒,用以插接在钢丝绳内;所述内嵌筒轴向两侧逐渐变窄成型为尖端,所述内嵌筒中部环切成型有夹持槽;所述内嵌筒由一对呈半圆环截面的内嵌半筒扣合拼接而成。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槽沿所述内嵌半筒轴向设有至少两只。进一步的,所述内嵌筒内壁、外壁分别密布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可以增加所述内嵌筒与钢丝绳的芯绳、股绳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所述内嵌筒与钢丝绳之间的轴向窜动和绕轴向的转动。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对外套筒,一对外套筒穿设在所述钢丝绳上并对称式套设在所述内嵌筒两端,所述外套筒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筒状结构,一对外套筒相近端直径大于相背端直径,一对外套筒相近端周向均布有一圈穿线凸耳。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由一对外套半筒扣合拼接而成,一对外套半筒通过设于其两侧的对扣凸耳进行固定。所述外套筒通过设置在穿线凸耳内的固定线相互拉紧,进一步的增加股绳、内嵌筒、芯绳之间的夹紧力,避免所述内嵌筒位置发生变化。一种压接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设内嵌筒:步骤1.1,反捻钢丝绳:使用夹具同时夹住钢丝绳上两点,沿着钢丝绳的股绳捻绕方向的反向进行反向捻动,使得钢丝绳的股绳逐渐沿着芯绳径向向外呈弧形凸起,当所述股绳凸起高度大于所述内嵌筒最厚点的厚度时停止反向捻动,并保持夹具位置不动;步骤1.2,插入内嵌半筒:扩张任两只股绳的缝隙;将任一内嵌半筒上对应尖端的部位穿过扩大后的缝隙,插入至股绳与芯绳之间的空间内,推动所述内嵌半筒使其沿所述芯绳轴向移动,直至内嵌半筒的整个侧面插入到股绳与芯绳之间,再将所述内嵌半筒露在股绳外的另一侧推入到股绳与芯绳之间,使所述内嵌半筒内壁与所述芯绳贴合;步骤1.3,组成内嵌筒:将另一内嵌半筒插入至股绳与芯绳之间,两只所述内嵌半筒拼接扣合成型为完整的内嵌筒1;步骤1.4,正捻钢丝绳:沿所述钢丝绳的股绳捻绕方向进行正向捻动,使得股绳将所述内嵌筒绕紧;步骤2,再设内嵌筒:重复步骤1,在同一钢丝绳的第二处位置上再次设置一只内嵌筒,或者,重复步骤1,在另一钢丝绳上再次设置一只内嵌筒;步骤3,双孔位U型夹夹紧:将同一钢丝绳上设置的两只内嵌筒插入所述双孔位U型夹的两个夹紧孔位内,然后通过所述双孔位U型夹夹紧夹持槽以及其上缠绕的股绳,或者,将分别在两只钢丝绳上设置的两只内嵌筒插入所述双孔位U型夹的两个夹紧孔位内,然后通过所述双孔位U型夹夹紧夹持槽以及其上缠绕的股绳。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套紧外套筒:将外套筒插设在所述钢丝绳上,每只内嵌筒的两处尖端分别套设一只外套筒,在一对外套筒的穿线凸耳之间穿设固定线,所述固定线将一对外套筒向相近方向拉紧。更进一步的,对于一体成型的外套筒来讲:插设所述外套筒时,预先将一只外套筒从钢丝绳端部插设在所述钢丝绳上,然后从钢丝绳端部再次插入内嵌筒以及另外一只外套筒。更进一步的,由一对外套半筒扣合拼接进行固定的外套筒来讲:插设所述外套筒时,预先将内嵌筒插设在所述钢丝绳内;然后将任一只外套筒的一对外套半筒分开套设在所述内嵌筒一端,并使用螺栓将对应的对扣凸耳夹紧固定;最后将另外一只外套筒的一对外套半筒固定在所述内嵌筒另一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压接固定装置充分利用钢丝绳自身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更加牢固的将钢丝绳固定。所述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设置有内嵌筒,所述内嵌筒插接在钢丝绳内,增加了股绳的外表面积,进而增加所述双孔位U型夹对内嵌筒以及股绳的夹紧力。进一步的,所述内嵌筒设置有夹持槽,进一步增加所述双孔位U型夹对内嵌筒以及股绳的夹紧力,所述外套筒进一步将股绳、内嵌筒之间夹紧,防止内嵌筒沿芯绳轴向滑动。再进一步的,所述内嵌筒内壁、外壁分别密布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可以增加所述内嵌筒与钢丝绳的芯绳、股绳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所述内嵌筒与钢丝绳之间的轴向窜动和绕轴向的转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进一步将股绳、内嵌筒之间夹紧,防止内嵌筒沿芯绳轴向滑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压接固定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压接固定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截面剖视图。图中:1.内嵌筒,11.尖端,12.夹持槽,1a.内嵌半筒;2.外套筒,21.穿线凸耳,22.对扣凸耳,2a.外套半筒;3.钢丝绳,31.芯绳,32.股绳;4.双孔位U型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嵌筒1,用以插接在钢丝绳3内;所述内嵌筒1轴向两侧逐渐变窄成型为尖端11,所述内嵌筒1中部环切成型有夹持槽12;所述内嵌筒1由一对呈半圆环截面的内嵌半筒1a扣合拼接而成。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槽12沿所述内嵌半筒1a轴向设有至少两只。进一步的,所述内嵌筒1内壁、外壁分别密布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可以增加所述内嵌筒1与钢丝绳3的芯绳31、股绳32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所述内嵌筒1与钢丝绳之间的轴向窜动和绕轴向的转动。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对外套筒2,一对外套筒2穿设在所述钢丝绳3上并对称式套设在所述内嵌筒1两端,所述外套筒2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筒状结构,一对外套筒2相近端直径大于相背端直径,一对外套筒2相近端周向均布有一圈穿线凸耳21。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2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2由一对外套半筒2a扣合拼接而成,一对外套半筒2a通过设于其两侧的对扣凸耳22进行固定。所述外套筒2通过设置在穿线凸耳21内的固定线相互拉紧,进一步的增加股绳32、内嵌筒1、芯绳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嵌筒(1),用以插接在钢丝绳(3)内;所述内嵌筒(1)轴向两侧逐渐变窄成型为尖端(11),所述内嵌筒(1)中部环切成型有夹持槽(12);所述内嵌筒(1)由一对呈半圆环截面的内嵌半筒(1a)扣合拼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嵌筒(1),用以插接在钢丝绳(3)内;所述内嵌筒(1)轴向两侧逐渐变窄成型为尖端(11),所述内嵌筒(1)中部环切成型有夹持槽(12);所述内嵌筒(1)由一对呈半圆环截面的内嵌半筒(1a)扣合拼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槽(12)沿所述内嵌半筒(1a)轴向设有至少两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筒(1)内壁、外壁分别密布有防滑凸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外套筒(2),一对外套筒(2)穿设在所述钢丝绳(3)上并对称式套设在所述内嵌筒(1)两端,所述外套筒(2)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筒状结构,一对外套筒(2)相近端直径大于相背端直径,一对外套筒(2)相近端周向均布有一圈穿线凸耳(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2)为一体成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2)由一对外套半筒(2a)扣合拼接而成,一对外套半筒(2a)通过设于其两侧的对扣凸耳(22)进行固定。7.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钢丝绳专用压接装置的压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设内嵌筒(1):步骤1.1,反捻钢丝绳(3):使用夹具同时夹住钢丝绳(3)上两点,沿着钢丝绳(3)的股绳(32)捻绕方向的反向进行反向捻动,使得钢丝绳(3)的股绳(32)逐渐沿着芯绳(31)径向向外呈弧形凸起,当所述股绳(32)凸起高度大于所述内嵌筒(1)最厚点的厚度时停止反向捻动,并保持夹具位置不动;步骤1.2,插入内嵌半筒(1a):扩张任两只股绳(32)的缝隙;将任一内嵌半筒(1a)上对应尖端(11)的部位穿过扩大后的缝隙,插入至股绳(32)与芯绳(31)之间的空间内,推动所述内嵌半筒(1a)使其沿所述芯绳(31)轴向移动,直至内嵌半筒(1a)的整个侧面插入到股绳(32)与芯绳(31)之间,再将所述内嵌半筒(1a)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明李帅荣光李兴亭刘立博孙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萃智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