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259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包括溶解仓、蒸馏仓和过滤仓,所述蒸馏仓位于溶解仓一侧,所述过滤仓位于蒸馏仓一侧,所述溶解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溶解仓上端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侧连接有控制阀,所述溶解仓一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溶解仓通过连接管与蒸馏仓连接,所述蒸馏仓内部下端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溶解仓内部设置搅拌轴,有效对各类微生物及杂质等进行分解,并且在溶解仓一侧经连接管连接蒸馏仓,对蒸馏仓内部水源进行加热杀菌操作,同时在沉淀仓上端连接回流管,对沉淀仓内部水源经由回流管重新导入过滤仓再次过滤,对废水的处理精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过度地、毫无节制地开发水资源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具有良好水质的新鲜水供应受到限制,其次,待开发的新鲜水源离集中供水点距离较远,一次性投资费用高昂,这样一些缺水地区无力扩大供水能力。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现有的中水回用设备在实际使用中的适应性不足,例如其对于废水资源回收的处理效果较差,影响后期使用效果,并且现有的中水回用设备处理一体化程度较低,加工处理环节较为复杂,加工净化成本增加,推广价值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推出一种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包括溶解仓、蒸馏仓和过滤仓,所述蒸馏仓位于溶解仓一侧,所述过滤仓位于蒸馏仓一侧,所述溶解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溶解仓上端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侧连接有控制阀,所述溶解仓一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溶解仓通过连接管与蒸馏仓连接,所述蒸馏仓内部下端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过滤网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上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仓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过滤仓一侧连接有沉淀仓,所述沉淀仓下端设置有泵机,所述沉淀仓上端连接有回流管,所述沉淀仓通过回流管与过滤仓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一端设置有进水口。优选的,所述电机一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电机和加热装置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下端设置有中空纤维超滤膜。优选的,所述沉淀仓下端一侧连接有排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溶解仓,并在溶解仓内部设置搅拌轴,使用时利用电机带动传动轴使搅拌轴运转,对导入的废水进行溶解操作,有效对各类微生物及杂质等进行分解,加快废水的加工效率,操作使用更为便捷。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溶解仓一侧经连接管连接蒸馏仓,使用时利用加热装置对蒸馏仓内部水源进行加热杀菌操作,增强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且在蒸馏仓一侧连接过滤仓,废水分别经过滤网、活性炭吸附层以及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三级过滤,便于后期使用。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过滤仓一侧连接沉淀仓,用于对滤净水源进行进一步沉淀,同时在沉淀仓上端连接回流管,针对于废水处理不净含杂过多的情况,利用泵机对沉淀仓内部水源进行加压吸收使其经由回流管重新导入过滤仓,进行再次过滤,对废水的处理精度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溶解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过滤仓结构示意图;图中:1溶解仓、2蒸馏仓、3过滤仓、4沉淀仓、5底座、6进水口、7导流管、8电机、9传动轴、10搅拌轴、11连接管、12蓄电池、13加热装置、14控制阀、15过滤网、16活性炭吸附层、17中空纤维超滤膜、18泵机、19回流管、20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包括溶解仓1、蒸馏仓2和过滤仓3,所述蒸馏仓2位于溶解仓1一侧,所述过滤仓3位于蒸馏仓2一侧,所述溶解仓1内部设置有搅拌轴10,所述搅拌轴10一端设置有电机8,所述溶解仓1上端连接有导流管7,所述导流管7一侧连接有控制阀14,所述溶解仓1一侧连接有连接管11,所述溶解仓1通过连接管11与蒸馏仓2连接,所述蒸馏仓2内部下端设置有加热装置13,所述过滤网3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6,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6上端设置有过滤网15,所述过滤仓3下端连接有底座5,所述过滤仓3一侧连接有沉淀仓4,所述沉淀仓4下端设置有泵机18,所述沉淀仓4上端连接有回流管19,所述沉淀仓4通过回流管19与过滤仓3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7一端设置有进水口6,经进水口6进行废水污水导入,从而进行净化回用操作。进一步的,所述电机8一端连接有传动轴9,所述电机8通过传动轴9与搅拌轴10连接,利用电机8经传动轴9带动搅拌轴10进行搅拌操作,加快废水溶解。进一步的,所述底座5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2,所述电机8和加热装置13均与蓄电池12电性连接,利用蓄电池12对电机8和加热装置13进行电能供应,操作使用更为便捷。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6下端设置有中空纤维超滤膜17,增强废水的过滤杀菌效果,提升后期使用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沉淀仓4下端一侧连接有排水管20,利用排水管20进行净水排出再利用。具体的,使用时,首先将回收废水由进水口6导入,然后经由导流管7导向溶解仓1,通过在溶解仓1内部设置搅拌轴10,对导入的废水进行溶解操作,有效对各类微生物及杂质等进行分解,加快废水的加工效率,并且在溶解仓1一侧经连接管11连接蒸馏仓2,利用加热装置13对蒸馏仓2内部水源进行加热杀菌操作,同时在蒸馏仓2一侧连接过滤仓3,废水分别经过滤网15、活性炭吸附层16以及中空纤维超滤膜17进行三级过滤,最后在过滤仓3一侧连接沉淀仓4,同时在沉淀仓4上端连接回流管19,针对于废水处理不净含杂过多的情况,利用泵机18对沉淀仓4内部水源进行加压吸收使其经由回流管19重新导入过滤仓3进行再次过滤,从而充分提高了该中水回用设备的一体化使用效果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包括溶解仓(1)、蒸馏仓(2)和过滤仓(3),所述蒸馏仓(2)位于溶解仓(1)一侧,所述过滤仓(3)位于蒸馏仓(2)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仓(1)内部设置有搅拌轴(10),所述搅拌轴(10)一端设置有电机(8),所述溶解仓(1)上端连接有导流管(7),所述导流管(7)一侧连接有控制阀(14),所述溶解仓(1)一侧连接有连接管(11),所述溶解仓(1)通过连接管(11)与蒸馏仓(2)连接,所述蒸馏仓(2)内部下端设置有加热装置(13),所述过滤网(3)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6),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6)上端设置有过滤网(15),所述过滤仓(3)下端连接有底座(5),所述过滤仓(3)一侧连接有沉淀仓(4),所述沉淀仓(4)下端设置有泵机(18),所述沉淀仓(4)上端连接有回流管(19),所述沉淀仓(4)通过回流管(19)与过滤仓(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包括溶解仓(1)、蒸馏仓(2)和过滤仓(3),所述蒸馏仓(2)位于溶解仓(1)一侧,所述过滤仓(3)位于蒸馏仓(2)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仓(1)内部设置有搅拌轴(10),所述搅拌轴(10)一端设置有电机(8),所述溶解仓(1)上端连接有导流管(7),所述导流管(7)一侧连接有控制阀(14),所述溶解仓(1)一侧连接有连接管(11),所述溶解仓(1)通过连接管(11)与蒸馏仓(2)连接,所述蒸馏仓(2)内部下端设置有加热装置(13),所述过滤网(3)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6),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6)上端设置有过滤网(15),所述过滤仓(3)下端连接有底座(5),所述过滤仓(3)一侧连接有沉淀仓(4),所述沉淀仓(4)下端设置有泵机(18),所述沉淀仓(4)上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延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粤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