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马桶进水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418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马桶进水切换装置,是由本体、切换元件、止水垫片、防泄水塞及盖体组成;其特征是该本体内部形成一容室,容室内上方突设一限位条块;该切换元件的外周缘凹设一缺槽,其壁缘设一进水管接孔、蛇管接孔及一注水管接孔,其侧边中央突设一定位柱;该止水垫片为弹力薄片,中心设有一圆孔供定位柱穿设;该防泄水塞是设于止水垫片外侧的M形软塞体;该盖体是螺设于本体外侧的凸字形外盖,中央凸垣内侧成一凹室容置该防泄水塞。(*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桶水箱,特别涉及一种水液分量控制的改进的马桶进水切换装置。一般卫生间的抽水马桶水箱在冲水时通常分为两道水量,一道是直接冲入马桶之中,另一道则由马桶的唇面冲出,而此两道水源的控制则由一切换装置加以控制,该切换装置的结构,如台湾专利申请号88202000号所示,是有一横隔面横设在作用室内的某处,将作用室隔成一前水室及一后水室;一调水孔是设在横隔面的一偏心位置;两面盖前后地封塞于前、后水室的开口端;一心轴由后水室的面盖穿入并通过横隔面中心至接近前水室的面盖处地设在作用室中;一第一长摆臂是轴设在前水室内的心轴上;一第二长摆臂和短摆臂是互呈直线地轴设在后水室内的心轴上;一配重是轴设在位于作用室外的心轴末端的摆臂的其中一调位孔上;一阻挡是设在后水室位居第二长摆臂和短摆臂间的横隔面上。利用上述已知构件来达到控制两道水流分别流至马桶唇面处及前水室中的目的,而欲达到此一目的时所需要的零组件则必须包含有前、后水室、第一长摆臂、第二长摆臂、短摆臂…等诸多元件,且其各元件的结构设计皆极为琐碎复杂,如此便增加了制造上的困难及成本上的提高,而且,其各元件在控制水量流动的程序上所需要的动作条件亦显得极其复杂多变,因而,在日后的使用上便极易造成故障,以致于日后于维修上相对形成困难。有鉴于上述已知品的缺点弊端,本创作人认为其有急待改善的必要,遂以其多年从事该项产品的制造经验,及其一贯秉持具有的优良设计理念,针对既有的不良处加以改良,在经过多次修正及努力后,终乃有本产品的诞生,期以更进步实用的结构提高产品的使用功效。本创作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马桶进水切换装置,能精确控制水液的进入与停止的切换,并且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功效。本创作的另一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马桶进水切换装置,具有构造坚固耐用及维修方便,而具实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马桶进水切换装置,是组设于马桶水箱的进水管出口端,于该切换装置的另一端连设有一接往马桶唇面的蛇管,并在该切换装置旁侧套设一平衡杆、该平衡杆的一端设有一平衡块,而另一端则以一连接链与切换装置下方的浮筒互相连接,其中,该切换装置乃由本体、切换元件、止水垫片、防泄水塞及盖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于其本体内部形成一容室,该容室的内缘上方位置突设一限位条块;该切换元件是对应容置于本体容室内部的中空皿体,于其外周缘对应上述容室内限位条块的位置凹设有一其宽度较限位条块宽的缺槽,且于其切换元件壁缘对应本体方接管的管口侧设一呈长圆形的进水管接孔,该进水管接孔的宽度则较方接管的管径为宽,并于切换元件对应本体圆接管的管口侧设一蛇管接孔,又于其下方对应本体注水管的管口设一注水管接孔,另在切换元件的侧边中央水平突设一定位柱,该定位柱的末端并形成多边形;该止水垫片是为一具弹力的软质薄片,其外径是与上述本体的胴体外径相同,且于止水垫片的中心设有一圆孔,该切换元件的定位柱穿设该圆孔;该防泄水塞是为一套设于止水垫片外侧的软质塞体,其中央为一穿透的中孔,该供切换元件的定位柱穿设该中孔,于中孔的外围则形成一开口;该盖体是对应螺设于本体的胴体外侧的凸字形外盖,于其中央凸垣的内侧形成一凹室,该防泄水塞对应容置于该凹室,且于凸垣的中心处设一通孔,该切换元件的定位柱穿设该通孔。本技术是一种水液分量控制精确的设计,从而达到能精确控制水液的进入与停止的切换,并且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以及结构坚固耐用、维修方便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其优点如下1、本技术,其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可以大幅提高使用寿命,实为一充份符合产业利用性的实用创作;2、本技术,其整体零组件数量较少,再配合上简单的结构后可反应制造成本的降低,故其经济效益好;3、本技术,其分水的控制精确且简要,完全由切换元件即可轻易达成,且其止水垫片与防泄水塞的防水效果确实有效,拆装更换及维修方便,具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结构设计;4、本技术,其结构特征新颖,未曾见之于同范畴产品的结构中,亦从未公开于刊物,为一新颖性的优良创作。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图1是本创作与马桶进水管的组设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创作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创作的构件组合剖示图一;图4是本创作的构件组合剖示图二;图5是本创作的动作示意图一;图6是本创作的动作示意图二;图7是本创作的动作示意图三;如图1、2所示,本创作的结构是于马桶水箱的进水管1出口端11组设一切换装置2,于该切换装置2的另一端连设有一接往马桶唇面的蛇管3,并在该切换装置2旁侧套设一平衡杆4、该平衡杆4的一端设有一平衡块41,而另一端则以一连接链42与切换装置2下方的浮筒43互相连接,其中,该切换装置2由本体21、切换元件22、止水垫片23、防泄水塞24及盖体25所组成;其中本体21,于其中央为一圆筒形的中空胴体211,于该胴体211外缘一侧固设有一方接管212,此方接管212是与进水管1的出口端11对应衔接,且于胴体211外缘另一侧固设一圆接管213,此圆接管213则与蛇管3对应衔接,并于胴体211下方垂直延设一方形的注水管214,该注水管214的中段可供浮筒43穿设,又于本体21内部形成一容室215,该容室215的内缘上方适当位置突设一限位条块2151;切换元件22,是可对应容置于本体21容室215内部的中空皿体,于其外周缘对应上述容室215内限位条块2151的位置凹设有一适当深度与宽度较其限位条块2151为宽的缺槽221,且于其切换元件22壁缘对应本体21方接管212的管口侧设一概呈长圆形的进水管接孔222,该进水管接孔222的宽度则较方接管212的管径为宽,并于切换元件22对应本体21圆接管213的管口侧予设一蛇管接孔223,又于其下方对应本体21注水管214的管口予设一注水管接孔224,另在切换元件22的侧边中央水平突设一定位柱225,该定位柱225的末端并形成多边形;止水垫片23,是为一具弹力的圆形软质薄片,其外径是与上述本体21的胴体211外径相同,且于止水垫片23的中心予设有一圆孔231,此圆孔231可供切换元件22的定位柱225穿设;防泄水塞24,是为一剖面概呈M形的软质塞体,其中央为一穿透的中孔241以供切换元件22的定位柱225穿设,于中孔241的外围则形成开口242;盖体25,是对应螺设于本体21的胴体211外侧的凸字形外盖,于其中央凸垣251的内侧形成一凹室252,其凹室252可供防泄水塞24对应容置,且于凸垣251的中心处予设一通孔253,此通孔253则可供切换元件22的定位柱225穿设。组设切换装置2时,如图3、4所示,首先将切换元件22置入本体21的容室215内,并使容室215内的限位条块2151容置于切换元件22的缺槽221内,接着再把止水垫片23依序平贴组设于切换元件22的外侧,并将防泄水塞24置入盖体25的凹室252中,然后再将盖体25对应螺设于本体21的胴体211侧边,并使切换元件22的定位柱225得以穿贯盖体25的通孔253,而让定位柱225的末端突出于盖体25的外侧边,以使平衡杆4的中段可对应套合迫紧。动作实施时,如图5、6所示,当马桶水箱内为满水位时,进水管1顶端的浮球12及压杆13是保持于水平状态,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马桶进水切换装置,是组设于马桶水箱的进水管出口端,于该切换装置的另一端连设有一接往马桶唇面的蛇管,并在该切换装置旁侧套设一平衡杆、该平衡杆的一端设有一平衡块,而另一端则以一连接链与切换装置下方的浮筒互相连接,其中,该切换装置由本体、切换元件、止水垫片、防泄水塞及盖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于其本体内部形成一容室,该容室的内缘上方位置突设一限位条块;该切换元件是对应容置于本体容室内部的中空皿体,于其外周缘对应上述容室内限位条块的位置凹设有一其宽度较限位条块 宽的缺槽,且于其切换元件壁缘对应本体方接管的管口侧设一呈长圆形的进水管接孔,该进水管接孔的宽度则较方接管的管径为宽,并于切换元件对应本体圆接管的管口侧设一蛇管接孔,又于其下方对应本体注水管的管口设一注水管接孔,另在切换元件的侧边中央水平突设一定位柱,该定位柱的末端并形成多边形;该止水垫片是为一具弹力的软质薄片,其外径是与上述本体的胴体外径相同,且于止水垫片的中心设有一圆孔,该切换元件的定位柱穿设该圆孔;该防泄水塞是为一套设于止水垫片外侧的软质塞体,其中央为一穿透的中孔 ,该供切换元件的定位柱穿设该中孔,于中孔的外围则形成一开口;该盖体是对应螺设于本体的胴体外侧的凸字形外盖,于其中央凸垣的内侧形成一凹室,该防泄水塞对应容置于该凹室,且于凸垣的中心处设一通孔,该切换元件的定位柱穿设该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福夫
申请(专利权)人:日胜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