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及其升顶式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94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车及其升顶式车厢,升顶式车厢包括厢体、板材及门板。厢体包括侧壁及顶盖,顶盖的一端与侧壁通过合页板连接。升顶状态下,可将转动板的末端与顶盖远离合页板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因此,顶盖的两端分别通过合页板及板材实现支撑。其中,至少一个板材的转轴的延伸方向异于合页板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说,在顶盖受外力作用时,至少一个板材具有的转动趋势的方向与合页板具有的转动趋势的方向不同。而且,板材与合页板还可相互牵扯,限制彼此的转动趋势。合页板与板材配合,可从不同的方向对顶盖实现支撑,故顶盖的稳定性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上述房车及其升顶式车厢的稳定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车及其升顶式车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房车及其升顶式车厢。
技术介绍
大部分房车受制于高度限度,一般采用升顶式车厢。即在行驶状态下,顶盖下降至降顶状态,故车厢整体高度减小、通过性较好。而在停车状态下,则顶盖上升至升顶状态,从而使得车厢具备较大的空间。目前,在大多数可升降顶的房车中,采用前后横向支撑的合页板结构来支撑顶盖。当顶盖升顶后,其前后左右四周都是迎风面,而横向支撑合页板结构只能起到较好的横向支撑作用,可解决房车左右两面的迎风受力问题。但是,顶盖纵向缺少支撑,无法解决前后两面的迎风受力问题。因此,顶盖升顶后的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房车升顶后顶盖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较好的房车及其升顶式车厢。一种升顶式车厢,包括:厢体,包括侧壁及顶盖,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侧壁通过合页板连接,且所述顶盖具有升顶状态及降顶状态;至少两个板材,与所述侧壁配合围成一中空结构,所述板材为多段式结构,包括底板及至少一个转动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转动板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转动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板材的转轴的延伸方向异于所述合页板的转轴的延伸方向,其中一个所述板材上开设有进出口;及门板,安装于所述进出口内,用于开闭所述中空结构;其中,所述顶盖处于升顶状态时,所述转动板可翻转至与所述顶盖的内表面抵接,且所述转动板的末端与所述顶盖远离所述合页板的一端可实现可拆卸地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厢体还包括软性侧围,所述软性侧围呈环状并沿所述顶盖的周向设置,所述软性侧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壁及所述顶盖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材为平板状结构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板材的所述底板相互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板材的转轴与所述合页板的转轴平行,另一个所述板材的转轴与所述合页板的转轴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材为两段式结构,每个所述板材包括一个所述转动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上边缘与所述侧壁的上边缘平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转动板之间通过铰链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出口由所述底板延伸至所述转动板,所述门板为多段式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转动连接的子板,且所述子板的转轴与所述转动板的转轴重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子板之间通过铰链铰接。一种房车,包括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顶式车厢。上述房车及其升顶式车厢,升顶状态下,可将转动板的末端与顶盖远离合页板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因此,顶盖的两端分别通过合页板及板材实现支撑。其中,至少一个板材的转轴的延伸方向异于合页板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说,在顶盖受外力作用时,至少一个板材具有的转动趋势的方向与合页板具有的转动趋势的方向不同。而且,板材与合页板还可相互牵扯,限制彼此的转动趋势。合页板与板材配合,可从不同的方向对顶盖实现支撑,故顶盖的稳定性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上述房车及其升顶式车厢的稳定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升顶式车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升顶式车厢除去软性侧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升顶式车厢处于升顶状态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升顶式车厢状态切换时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升顶式车厢处于降顶状态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房车及升顶式车厢100。其中,房车包括升顶式车厢100。此外,为实现房车的基本功能,房车还需包括底盘、驱动系统、车头、车轮等部件。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升顶式车厢100包括厢体110、板材120及门板130。厢体110一般为钣金结构,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其中,厢体110包括侧壁111及顶盖113。侧壁111呈环状,顶盖113覆设于侧壁111的一端,从而可与侧壁111围绕形成空腔结构。厢体110的主体部分一般呈立方体形,故侧壁111也一般呈方形环状结构。顶盖113可升降,具有升顶状态及降顶状态。具体的,顶盖113与侧壁111之间可通过升降机构(图未示)连接。升降机构可以为气弹簧、液压杆等。升顶状态时,顶盖113悬浮于侧壁111的上方,从而有效地扩展了厢体110内的空间;降顶状态时,顶盖113覆设于侧壁111边缘,厢体110的高度较小。进一步的,顶盖113的一端与侧壁111通过合页板115连接。合页板115的两端分别与顶盖113及侧壁111可转动地连接,顶盖113升降时,驱动合页板115转动。一般情况下,合页板115的转轴与厢体110的纵轴线垂直。板材120可以是金属板、木板或其他复合材料板。板材120的可以呈平板状,也可以呈弧形板状。板材120至少两个,与侧壁111配合围成一中空结构(图未标)。该中空结构可作为房车的的卫生间、厨房等特定的工作区域。进一步的,板材120为多段式结构。具体的,板材120包括底板121及至少一个转动板123。底板121与转动板123之间以及相邻两个转动板123之间可转动地连接。底板121固定于厢体110的内部,且相邻的两个底板121之间可通过螺纹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转动板123即可翻转至与底板121层叠,也可翻转至与底板121垂直,还可翻转至与底板121处于同一平面内。其中,至少一个板材120的转轴的延伸方向异于合页板115的转轴的延伸方向。板材120的转轴即板材120中的转动板123转动的轴线。板材120的转轴可与合页板115的轴线垂直,或斜交。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板123与底板121之间,以及相邻两个转动板123之间通过铰链铰接。铰链在实现转动的同时还可提供较好的支撑,从而便于转动板123在转动过程中保持在特定的角度。需要指出的是,也可通过转轴实现可转动地连接。其中一个板材120上开设有进出口(图未示)。通过进出口,驾乘人员可进出上述中空结构内。门板130可与板材120的形状及结构相同。其中,门板130安装于进出口内,用于开闭上述中空结构。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门板130的一侧通过铰链安装于进出口的边缘。顶盖113处于升顶状态时,转动板123可翻转至与顶盖113的内表面抵接。定顶盖113的内表面为顶盖113朝向厢体110内部的表面。此时,中空结构在板材120与侧壁111及顶盖113的配合下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结构。若将该中空结构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顶式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包括侧壁及顶盖,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侧壁通过合页板连接,且所述顶盖具有升顶状态及降顶状态;至少两个板材,与所述侧壁配合围成一中空结构,所述板材为多段式结构,包括底板及至少一个转动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转动板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转动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板材的转轴的延伸方向异于所述合页板的转轴的延伸方向,其中一个所述板材上开设有进出口;及门板,安装于所述进出口内,用于开闭所述中空结构;其中,所述顶盖处于升顶状态时,所述转动板可翻转至与所述顶盖的内表面抵接,且所述转动板的末端与所述顶盖远离所述合页板的一端可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顶式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包括侧壁及顶盖,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侧壁通过合页板连接,且所述顶盖具有升顶状态及降顶状态;至少两个板材,与所述侧壁配合围成一中空结构,所述板材为多段式结构,包括底板及至少一个转动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转动板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转动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板材的转轴的延伸方向异于所述合页板的转轴的延伸方向,其中一个所述板材上开设有进出口;及门板,安装于所述进出口内,用于开闭所述中空结构;其中,所述顶盖处于升顶状态时,所述转动板可翻转至与所述顶盖的内表面抵接,且所述转动板的末端与所述顶盖远离所述合页板的一端可实现可拆卸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顶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还包括软性侧围,所述软性侧围呈环状并沿所述顶盖的周向设置,所述软性侧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壁及所述顶盖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顶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为平板状结构且数量为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永华黄仁贵高凯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霞客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