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模板制备装置,包括主机体、固定在所述主机体顶部的凸台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块前侧的打孔驱动机体,所述凸台块前侧端面内开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的前侧末端与所述打孔驱动机体的后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滑槽下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与所述升降滑槽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升降滑槽内且与所述升降滑槽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一锥轮,所述升降滑块与所述升降滑槽内的所述升降螺杆螺纹配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模板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模板加工
,具体为一种集成模板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电路集成模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和软硬结合板。目前,现有的电路集成模板生产方法是:利用电路集成模板打孔机在一块大电路集成模板上打出安装孔。而目前电路集成模板的打孔设备,不能够对待打孔的电路集成模板进行有效的定位或者锁定,从而大大影响了打孔的精度和质量,也不利于电路集成模板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而这些都降低了现有打孔装置的使用性能,不仅耗费人力,也不能保证所打孔的质量,打孔效率低,从而导致电路集成模板报废率较高,增加了电路集成模板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模板制备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模板制备装置,包括主机体、固定在所述主机体顶部的凸台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块前侧的打孔驱动机体,所述凸台块前侧端面内开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的前侧末端与所述打孔驱动机体的后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滑槽下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与所述升降滑槽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升降滑槽内且与所述升降滑槽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一锥轮,所述升降滑块与所述升降滑槽内的所述升降螺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腔前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部端面内设有通开槽,所述滑动块左侧的所述滑动腔内顶压配合有顶压弹簧,所述滑动腔右侧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通开槽内的第二锥轮,所述传动腔与所述滑动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后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轮,所述转动轴前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通开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二锥轮左侧位置的第四锥轮,所述滑动腔上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滑移腔,所述滑移腔左右两侧末端分别相连通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顶部末端均贯穿所述主机体的顶部端面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滑移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两侧末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杆以及所述第二滑杆固定配合连接的滑动臂,所述滑动臂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锁定驱动螺杆,所述锁定驱动螺杆底部末端与固嵌于所述滑移腔底壁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槽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滑动块传动配合连接的联动执行机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打孔驱动机体底部端面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导滑槽的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调节螺杆右侧延伸末端与固嵌于所述导滑槽右侧壁内的调节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导滑块的底部端面内固设有打孔电机,所述打孔电机的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出所述导滑块底部端面外的打孔钻头,所述打孔驱动机体底部相对的所述主机体的顶部端面内设有沉槽凹。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顶部延伸末端均伸出所述主机体的顶部端面外,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顶部末端均固设有相对设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端面上固设有弹性垫。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联动执行机构包括上下延伸设置的联动滑腔以及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联动滑腔内的联动滑块,所述联动滑腔的顶部延伸段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右侧相对位置,所述联动滑腔的底部延伸段位于所述滑动腔右侧相对位置,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联动滑腔之间相连通设有贯通槽,所述第二滑杆的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一齿条,所述联动滑块左侧端面靠近顶部位置处设有第二齿条,所述贯通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动力配合连接的转动齿轮,所述联动滑腔底部延伸段的左侧壁内相连通设有推滑槽,所述联动滑块左侧端面靠近底部位置处固设有伸入所述推滑槽内的斜面推滑块,所述滑动腔与所述推滑槽之间的部分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斜面顶滑块,所述斜面顶滑块左侧末端伸入所述滑动腔内且与所述滑动块的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斜面顶滑块右侧末端伸入所述推滑槽内且与所述斜面推滑块顶压滑动配合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集成模板制备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集成模板制备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传动腔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集成模板制备装置,包括主机体6、固定在所述主机体6顶部的凸台块61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块61前侧的打孔驱动机体7,所述凸台块61前侧端面内开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滑槽611,所述升降滑槽61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滑块612,所述升降滑块612的前侧末端与所述打孔驱动机体7的后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滑槽611下侧的所述主机体6内设有传动腔68,所述传动腔68与所述升降滑槽611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螺杆685,所述升降螺杆685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升降滑槽611内且与所述升降滑槽611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685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68内的第一锥轮683,所述升降滑块612与所述升降滑槽611内的所述升降螺杆685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腔68前侧的所述主机体6内设有滑动腔67,所述滑动腔67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块671,所述滑动块671顶部端面内设有通开槽672,所述滑动块671左侧的所述滑动腔67内顶压配合有顶压弹簧677,所述滑动腔67右侧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674,所述第一电机674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通开槽672内的第二锥轮673,所述传动腔68与所述滑动腔67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转动轴681,所述转动轴681后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68内且与所述第一锥轮683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轮684,所述转动轴681前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通开槽672内且位于所述第二锥轮673左侧位置的第四锥轮682,所述滑动腔67上侧的所述主机体6内设有滑移腔62,所述滑移腔62左右两侧末端分别相连通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所述第一滑槽63和所述第二滑槽64顶部末端均贯穿所述主机体6的顶部端面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6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631,所述第二滑槽64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641,所述滑移腔6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两侧末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杆631以及所述第二滑杆641固定配合连接的滑动臂621,所述滑动臂621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锁定驱动螺杆622,所述锁定驱动螺杆622底部末端与固嵌于所述滑移腔62底壁内的第二电机623,所述第二滑槽64右侧的所述主机体6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滑动块671传动配合连接的联动执行机构。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打孔驱动机体7底部端面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导滑槽71,所述导滑槽7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滑块72,所述导滑块72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调节螺杆73,所述调节螺杆73的左侧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模板制备装置,包括主机体、固定在所述主机体顶部的凸台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块前侧的打孔驱动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块前侧端面内开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的前侧末端与所述打孔驱动机体的后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滑槽下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与所述升降滑槽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升降滑槽内且与所述升降滑槽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一锥轮,所述升降滑块与所述升降滑槽内的所述升降螺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腔前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部端面内设有通开槽,所述滑动块左侧的所述滑动腔内顶压配合有顶压弹簧,所述滑动腔右侧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通开槽内的第二锥轮,所述传动腔与所述滑动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后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轮,所述转动轴前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通开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二锥轮左侧位置的第四锥轮,所述滑动腔上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滑移腔,所述滑移腔左右两侧末端分别相连通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顶部末端均贯穿所述主机体的顶部端面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滑移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两侧末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杆以及所述第二滑杆固定配合连接的滑动臂,所述滑动臂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锁定驱动螺杆,所述锁定驱动螺杆底部末端与固嵌于所述滑移腔底壁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槽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滑动块传动配合连接的联动执行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模板制备装置,包括主机体、固定在所述主机体顶部的凸台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块前侧的打孔驱动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块前侧端面内开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的前侧末端与所述打孔驱动机体的后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滑槽下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与所述升降滑槽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升降滑槽内且与所述升降滑槽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一锥轮,所述升降滑块与所述升降滑槽内的所述升降螺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腔前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部端面内设有通开槽,所述滑动块左侧的所述滑动腔内顶压配合有顶压弹簧,所述滑动腔右侧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通开槽内的第二锥轮,所述传动腔与所述滑动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后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轮,所述转动轴前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通开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二锥轮左侧位置的第四锥轮,所述滑动腔上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滑移腔,所述滑移腔左右两侧末端分别相连通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顶部末端均贯穿所述主机体的顶部端面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滑移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两侧末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杆以及所述第二滑杆固定配合连接的滑动臂,所述滑动臂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锁定驱动螺杆,所述锁定驱动螺杆底部末端与固嵌于所述滑移腔底壁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槽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滑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扬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扬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