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耦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331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耦合系统,包括滤波器壳体,所述滤波器壳体为圆筒结构,滤波器壳体内通过隔板分别为第一谐振器腔体和第二谐振器腔体,滤波器壳体两端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谐振器腔体和第二谐振器腔体内的均设有滤波器耦合结构;所述滤波器耦合结构包括设于隔板上的耦合柱、连接于所述耦合柱的耦合片以及耦合调节组件,所述耦合调节组件包括穿过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转接杆,以及连接于所述转接杆端头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设于所述耦合片一侧并挤压在耦合片上,所述耦合片另一侧设有谐振调节杆,通过转动转接杆带动凸轮结构,凸轮结构挤压耦合片,从而调节耦合片与谐振调节杆的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耦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
,具体涉及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耦合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着现代无线通讯、通信相关行业的发展,无线电频率资源越来越紧张,各种制式的通信系统使用的频段越来越接近,很容易干扰邻近频带的通信系统并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对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讯系统为了加强对邻近频带的抑制,系统中的各个部件的抑制性都有待提高,对于在通信系统中主要起抑制作用的滤波器、双工器和合路器的要求就更高。对于同轴腔体滤波器的开发设计过程中,结合具体结构空间布置所需的滤波器拓扑结构时,通过在两谐振器之间开设窗口或者在此基础上增设台阶,两谐振器所需耦合量一般能满足。但对于需要提高耦合调节敏感度,上述方案无法满足系统运营商日益加严的滤波器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耦合系统,解决对于需要提高耦合调节敏感度,上述方案无法满足系统运营商日益加严的滤波器性能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耦合系统,包括滤波器壳体,所述滤波器壳体为圆筒结构,滤波器壳体内通过隔板分别为第一谐振器腔体和第二谐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耦合系统,包括滤波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壳体(1)为圆筒结构,滤波器壳体(1)内通过隔板(2)分别为第一谐振器腔体(3)和第二谐振器腔体(4),滤波器壳体(1)两端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盖板(5)、第二盖板(6),第一谐振器腔体(3)和第二谐振器腔体(4)内的均设有滤波器耦合结构;所述滤波器耦合结构包括设于隔板(2)上的耦合柱(7)、连接于所述耦合柱(7)的耦合片(8)以及耦合调节组件,所述耦合调节组件包括穿过第一盖板(5)或第二盖板(6)转接杆(9),以及连接于所述转接杆(9)端头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凸轮结构(10),所述凸轮结构(10)设于所述耦合片(8)一侧并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耦合系统,包括滤波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壳体(1)为圆筒结构,滤波器壳体(1)内通过隔板(2)分别为第一谐振器腔体(3)和第二谐振器腔体(4),滤波器壳体(1)两端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盖板(5)、第二盖板(6),第一谐振器腔体(3)和第二谐振器腔体(4)内的均设有滤波器耦合结构;所述滤波器耦合结构包括设于隔板(2)上的耦合柱(7)、连接于所述耦合柱(7)的耦合片(8)以及耦合调节组件,所述耦合调节组件包括穿过第一盖板(5)或第二盖板(6)转接杆(9),以及连接于所述转接杆(9)端头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凸轮结构(10),所述凸轮结构(10)设于所述耦合片(8)一侧并挤压在耦合片(8)上,所述耦合片(8)另一侧设有谐振调节杆(11),通过转动转接杆(9)带动凸轮结构(10)转动,凸轮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刚宋旭江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旭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