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混合颗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的混合颗粒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一些化工生产中往往要将多种具有不同特性的颗粒进行混合搅拌,而传统中的颗粒混合器设置设置模式单一,其搅拌筒多为内置在拆卸清洗以及更换安装时极为不变,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混合颗粒方法。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高效的混合颗粒设备,包括底座以及混搅箱,所述混搅箱中设有通口向上的安接腔,所述安接腔内底壁左右对等设有插接槽,左右两个所述插接槽之间的所述安接腔内底壁向下伸长设置有第一滑接槽,所述第一滑接槽内底壁相通设置有左右伸长的第一转接腔,所述第一滑接槽中滑接安装有第一滑接块,所述第一滑接块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顶部动力连接有花键轴,所述第一滑接块中设有通口向下的第一螺状孔,所述第一螺状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转接腔内底壁固定设有第二电转机,所述第二电转机外侧设有托载部件,所述托载部件包括降震复合板与降温铁片,所述第二电转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传送轮,所述第一螺状杆底部伸入所述第一转接腔中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混合颗粒设备,包括底座以及混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搅箱中设有通口向上的安接腔,所述安接腔内底壁左右对等设有插接槽,左右两个所述插接槽之间的所述安接腔内底壁向下伸长设置有第一滑接槽,所述第一滑接槽内底壁相通设置有左右伸长的第一转接腔,所述第一滑接槽中滑接安装有第一滑接块,所述第一滑接块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顶部动力连接有花键轴,所述第一滑接块中设有通口向下的第一螺状孔,所述第一螺状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转接腔内底壁固定设有第二电转机,所述第二电转机外侧设有托载部件,所述托载部件包括降震复合板与降温铁片,所述第二电转机的输出轴上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混合颗粒设备,包括底座以及混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搅箱中设有通口向上的安接腔,所述安接腔内底壁左右对等设有插接槽,左右两个所述插接槽之间的所述安接腔内底壁向下伸长设置有第一滑接槽,所述第一滑接槽内底壁相通设置有左右伸长的第一转接腔,所述第一滑接槽中滑接安装有第一滑接块,所述第一滑接块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顶部动力连接有花键轴,所述第一滑接块中设有通口向下的第一螺状孔,所述第一螺状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转接腔内底壁固定设有第二电转机,所述第二电转机外侧设有托载部件,所述托载部件包括降震复合板与降温铁片,所述第二电转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传送轮,所述第一螺状杆底部伸入所述第一转接腔中且与所述第一传送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槽内底壁设有向下伸长的第二滑接槽,所述第二滑接槽中滑接安装有第二滑接块,所述第二滑接块中设有通口向下的第二螺状孔,所述第二螺状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底部伸入所述第一转接腔中且底部尾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传送轮,左右两个所述第二传送轮与所述第一传送轮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混搅箱中设有通口向上的混搅腔,所述混搅腔内底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外圆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转接块底部端面内设有通口向下且与所述花键轴相配合的花键槽,所述混搅箱底部端面左右对等设置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中设有通口向下的通接槽,所述通接槽左右内壁中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三滑接槽,所述第三滑接槽中滑接安装有第三滑接块,所述第三滑接块内侧端面设有伸入所述通接槽中的第一斜角面,所述第三滑接块外侧端面固定设有锁接头,所述底座中设有罩盖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混合颗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装置包括设置与所述安接腔右侧的所述底座中且通口向上的第四滑接槽以及设置与所述第四滑接槽内底壁中的第二转接腔,所述第四滑接槽中滑接安装有上下伸长的滑接杆,所述滑接杆顶部左侧向左伸长设置有安接板,所述安接板底部端面固定设有罩盖,所述罩盖外圆上固定设有垫圈,所述第二转接腔中转动配合安装有转接轴,所述转接轴左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接腔左侧内壁中的第三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转接轴上固定设有卷轮,所述卷轮上饶设有线绳,所述线绳远离所述卷轮的一端与所述滑接杆底部端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混合颗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接槽内底壁中设有第一导接槽,所述第一导接槽中滑接安装有与所述第三滑接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接块,所述第一导接槽内壁中设有与所述一导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