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310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及方法,主要是由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20~40nm范围内的固体试验粉尘;由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100~150nm范围的固体试验粉尘;所述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与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产生的固体试验粉尘与一路干燥洁净空气源同时进入混合中和管,固体试验粉尘与混合中和管内设有的电离式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正负电离子充分混合接触,使得固体试验粉尘整体呈现电中性状态;而电离式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多余电荷通过混合中和管的金属管壁以及接地导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当前大气颗粒物污染情况突出,社会关注度高,导致空气净化行业以及各类技术、产品的飞速发展,但现有的国内外标准化测试体系中,测试粉尘特征分布均难以反应大气粉尘的实际粒径分布特征,因此也就难以对各类空气净化设备处理实际大气时的净化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能够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20~40nm范围内的固体试验粉尘;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能够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100~150nm范围的固体试验粉尘;混合中和管,其入口端与所述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以及一路干燥洁净空气源同时连通,混合中和管为全金属材质并接地,混合中和管内设有电离式离子发生装置。所述的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压缩空气源、第一干燥管及第一过滤净化装置,第一过滤净化装置的下游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一调压阀连接第一喷雾箱中的喷雾器,第一喷雾箱再连接至第一蒸发干燥管,另一路经第二调压阀连接到所述第一蒸发干燥管。所述的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喷雾箱内的喷雾器为Laskin喷嘴或Collision喷嘴,喷雾溶液为质量浓度不大于20%的NaCl或KCl水溶液。所述的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压缩空气源、第二干燥管及第二过滤净化装置,第二过滤净化装置的下游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三调压阀连接第二喷雾箱中的喷雾器,第二喷雾箱再连接至第二蒸发干燥管,另一路经第四调压阀连接到所述第二蒸发干燥管,第二蒸发干燥管的下游连接中效过滤器。所述的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喷雾箱内的喷雾器为Laskin喷嘴或Collision喷嘴,喷雾溶液为质量浓度不大于20%的NaCl或KCl水溶液。所述的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其中:所述干燥洁净空气源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压缩空气源、第三干燥管、第三过滤净化装置、第五调压阀以及离子发生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20~40nm范围内的固体试验粉尘;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100~150nm范围的固体试验粉尘;所述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与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产生的固体试验粉尘与一路干燥洁净空气源同时进入混合中和管,固体试验粉尘与混合中和管内设有的电离式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正负电离子充分混合接触,使得固体试验粉尘整体呈现电中性状态;而电离式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多余电荷通过混合中和管的金属管壁以及接地导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混合中和管的出口端能够输出电中性双峰特征分布的固体试验粉尘,既可应用于安装于标准试验装置上的空气净化设备性能检测,也可利用大气环境中NaCl及KCl粉尘含量极低的特点,配合对应检测仪器如针对空气中Na离子或K离子进行质量浓度测量的火焰光度计等,对安装于实际建筑物中的过滤器、净化器、新风净化装置等的实际净化效果进行测试与评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的结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压缩空气源11;第一干燥管12;第一过滤净化装置13;第一调压阀14;第一喷雾箱15;第一蒸发干燥管16;第二调压阀17;第二压缩空气源21;第二干燥管22;第二过滤净化装置23;第三调压阀24;第二喷雾箱25;第二蒸发干燥管26;第四调压阀27;中效过滤器28;第三压缩空气源31;第三干燥管32;第三过滤净化装置33;第五调压阀34;离子发生器35;混合中和管4。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包括: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又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压缩空气源11、第一干燥管12(如:硅胶吸附管)及第一过滤净化装置13(如:高效空气过滤器),第一过滤净化装置13的下游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一调压阀14连接第一喷雾箱15中的喷雾器,第一喷雾箱15再连接至第一蒸发干燥管16,另一路经第二调压阀17连接到所述第一蒸发干燥管16;其中,所述第一喷雾箱15内的喷雾器为常规的Laskin喷嘴或Collision喷嘴,喷雾溶液为质量浓度不大于20%的NaCl或KCl水溶液;工作时,经第一调压阀14通入第一喷雾箱15中的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驱使喷雾器产生NaCl或KCl溶液液滴,液滴随后进入第一蒸发干燥管16内并与经过第二调压阀17的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混合形成固体NaCl或KCl试验粉尘,然后被带走,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20~40nm范围内的固体试验粉尘;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喷雾箱15的喷雾器的工作压力以及喷雾溶液的质量浓度,对其产生的NaCl或KCl粉尘浓度进行调整;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又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压缩空气源21、第二干燥管22(如:硅胶吸附管)及第二过滤净化装置23(如:高效空气过滤器),第二过滤净化装置23的下游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三调压阀24连接第二喷雾箱25中的喷雾器,第二喷雾箱25再连接至第二蒸发干燥管26,另一路经第四调压阀27连接到所述第二蒸发干燥管26,第二蒸发干燥管26的下游连接中效过滤器28;其中,所述第二喷雾箱25内的喷雾器为常规的Laskin喷嘴或Collision喷嘴,喷雾溶液为质量浓度不大于20%的NaCl或KCl水溶液;工作时,经第一调压阀14通入第二喷雾箱25中的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驱使喷雾器产生NaCl或KCl溶液液滴,液滴随后进入第二蒸发干燥管26内并与经过第四调压阀27的洁净干燥压缩空气混合形成固体NaCl或KCl试验粉尘,然后被送入中效过滤器28(过滤效率50%~90%区间),利用中效过滤装置对于不同粒径颗粒物具有不同过滤效率的筛选特性,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100~150nm范围的固体试验粉尘;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二喷雾箱25的喷雾器的工作压力以及喷雾溶液的质量浓度,对其产生的NaCl或KCl粉尘浓度进行调整;干燥洁净空气源,又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压缩空气源31、第三干燥管32(如:硅胶吸附管)、第三过滤净化装置33(如:高效空气过滤器)、第五调压阀34以及离子发生器35;混合中和管4,其入口端与所述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以及干燥洁净空气源同时连通,混合中和管为全金属材质,并接地,混合中和管内设电离式离子发生装置(未予图示),并能够通过电压调整所产生正负电离子的数量,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与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产生的固体试验粉尘导入混合中和管后,将与混合中和管内所产生的电离子充分混合接触,以消除固体试验粉尘在蒸发干燥生成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荷,使得固体试验粉尘整体呈现电中性状态;而电离产生的多余电荷将通过金属管壁以及接地导走。经实际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能够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20~40nm范围内的固体试验粉尘;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能够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100~150nm范围的固体试验粉尘;混合中和管,其入口端与所述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以及一路干燥洁净空气源同时连通,混合中和管为全金属材质并接地,混合中和管内设有电离式离子发生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能够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20~40nm范围内的固体试验粉尘;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能够产生计数峰值粒径为100~150nm范围的固体试验粉尘;混合中和管,其入口端与所述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以及一路干燥洁净空气源同时连通,混合中和管为全金属材质并接地,混合中和管内设有电离式离子发生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粉尘发生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压缩空气源、第一干燥管及第一过滤净化装置,第一过滤净化装置的下游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一调压阀连接第一喷雾箱中的喷雾器,第一喷雾箱再连接至第一蒸发干燥管,另一路经第二调压阀连接到所述第一蒸发干燥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雾箱内的喷雾器为Laskin喷嘴或Collision喷嘴,喷雾溶液为质量浓度不大于20%的NaCl或KCl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大气粉尘粒径分布特征的试验粉尘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粉尘发生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压缩空气源、第二干燥管及第二过滤净化装置,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昕路宾张惠曹冠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