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2974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包括主管,主管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入管,所述泵入管两端均贯穿第一通孔延伸至主管的外部,第二通孔连接有转块,转块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滑杆,滑杆靠近转块的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本装置的主管可与人体连接稳定,不会轻易掉落提高可靠性,并通过可调的引流管将腹水抽出通过安装有半透膜的箱体对腹水进行置换处理,对白蛋白、电解质等进行回收并经泵入管重新回到腹腔中,本装置可有效降低传统直接放腹水从而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的风险,并且装置结构巧妙,制造生产成本较低,让本装置有利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肝硬化是常见病,年发病率17/10万,城市男性50-60岁肝硬化病死率高达112/10万,肝硬化分代偿期和非代偿期,代偿期较为隐匿,多无症状,而进入失代偿期则一定程度上说明病情不可逆,而腹水的出现是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标志。腹水出现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通畅有以下几种情况:1、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造成肝脏淋巴液生成超正常的20倍以上,超出了胸导管引流的能力,导致腹水直接漏出至腹腔。2、内脏高动力循环: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减退,NO及胰高血糖素高等扩血管激素水平高,而肝硬化时对儿茶酚胺类缩血管激素灭活减低,这些综合一起导致内脏血管舒张,这些导致脏器淤血同时激活RAAS系统激活,这些综合一起导致肠道毛细血管压力及通透性改变,利于腹水生成。3、肝脏功能减退:直接后果是肝脏生成白蛋白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液体大量进入第三间隙。4、感染及无菌性炎症: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导致体液的漏出至第三间隙。5、激素代谢紊乱:雌激素、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升高及前列腺素的减少导致体液不易排出。6、腹膜增厚:肝硬化患者反复发生腹膜炎导致腹膜增厚,不利于腹水的回收。腹水逐渐增多可影响呼吸、活动等造成不适,同时导致电解质紊乱、通气血流比例失衡,进一步造成肝肺综合征,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这些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特别是肝肾综合征的出现及迅速进展,学术界认为是敲响肝硬化患者的丧钟,导致多数患者1个月内死亡。目前,针对腹水目前有下列治疗方案如:输注白蛋白、行TIPS分流手术、肝脏移植、放腹水等多种治疗方案,但上述方案均有局限性,例如输入白蛋白价格极为昂贵,且需长期输注,经济上难以承受,外科手术对多数患者来说不具备机会且容易出现肝性脑病,换肝的价格昂贵且手术后1年生存率不足25%,而简单粗暴的放腹水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长期会导致人体内缺失蛋白质和电解质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危机生命,为解决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入管,所述泵入管两端均贯穿第一通孔延伸至主管的外部,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位于第二通孔内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滑杆,所述螺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贯穿螺杆一端端面和滑杆的一端端面并与外界相通,另一端贯穿螺杆的另一端端面和转块的端面并延伸至转块的外部;所述主管的上半部分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且位于主管周圈滑动套接有滑套,所述主管的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所述第一顶块的内侧壁上设有暗槽,所述暗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推块,所述两个推块分别通过主管侧壁上设有贯穿槽固定连接在滑套上,所述滑套位于主管外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塑料膜,每个塑料膜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片,每个第一卡片分别通过塑料膜连接有第二卡片,所述第二卡片也通过塑料膜连接在凹槽远离第一卡片的一侧槽壁上;所述泵入管和引流管位于主管外部的下端均贯穿箱盖并延伸至第二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通过其两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为框架式的箱体,且框架上安装有半透膜,所述泵入管和引流管的管路上且位于箱盖上方均设有蠕动泵。优选的,所述滑杆靠近转块的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侧壁上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优选的,所述转块远离主管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卡口,且多个卡口围绕引流管呈圆周状排列,所述主管靠近转块的一端端面上且位于转块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主管的一侧侧面上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远离转块一端的两侧槽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条与卡口活动卡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块靠近第二顶块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斜齿,第二顶块靠近第一顶块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二斜齿,所述第一斜齿与第二斜齿活动卡接。优选的,所述让位槽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缺口,转杆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与缺口相适配的凸起。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侧面上设有两个出口,且两个出口的外侧均啮合连接有拧盖。优选的,所述滑杆和主管的材质为医用聚四氟乙烯,引流管和泵入管的管路均采用医用PVC材料,塑料膜采用医用级聚乙烯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引流管将腹水引流入第二箱体的内部,第二箱体位于第一箱体的内部且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之间设有半透膜,半透膜可以使水、电解质等小分子自由通过,但白蛋白等大分子不通过,腹水在第二箱体内部与第一箱体内部的置换液进行置换,利用浓度梯度差等原理将多余的水分和毒素析出,将第一箱体内富含的电解质置换进第二箱体内,然后经由泵入管将置换完毕的腹水泵回人体,这样就可以提高腹水的电解质、白蛋白水平利于腹水回收,减少蛋白质以及电解质的损失,相对于简单放腹水而言可以回收白蛋白、电解质等成分,相对传统的腹水浓缩回收而言可以避免腹腔可能存在的细菌直接进入血液,可以使患者症状长期缓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B-B面剖视缩略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B-B面的第一顶块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A-A面的转块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A-A面的第一顶块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塑料膜、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凹槽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9的C处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箱体、固定板和第一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撑起状态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转杆与固定块的连接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剖面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箱体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上去掉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管,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泵入管,5、转块,6、螺杆,7、滑杆,8、贯穿槽,9、引流管,10、滑槽,11、滑块,12、固定块,13、转杆,14、转轴,15、卡条,16、卡口,17、凹槽,18、滑套,19、推块,20、暗槽,21、第一顶块,22、第二顶块,23、第一斜齿,24、第二斜齿,25、塑料膜,26、第一卡片,27、第二卡片,28、第一箱体,29、第二箱体,30、固定板,31、箱盖,32、出口,33、拧盖,34、让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8,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包括主管1,所述主管1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包括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入管(4),所述泵入管(4)两端均贯穿第一通孔(2)延伸至主管(1)的外部,所述第二通孔(3)的一端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块(5),所述转块(5)位于第二通孔(3)内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滑杆(7),所述螺杆(6)的内部设有引流管(9),所述引流管(9)的一端贯穿螺杆(6)一端端面和滑杆(7)的一端端面并与外界相通,另一端贯穿螺杆(6)的另一端端面和转块(5)的端面并延伸至转块(5)的外部;所述主管(1)的上半部分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底部且位于主管(1)周圈滑动套接有滑套(18),所述主管(1)的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顶块(21)和第二顶块(22),所述第一顶块(21)的内侧壁上设有暗槽(20),所述暗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推块(19),所述两个推块(19)分别通过主管(1)侧壁上设有贯穿槽(8)固定连接在滑套(18)上,所述滑套(18)位于主管(1)外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塑料膜(25),每个塑料膜(25)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片(26),每个第一卡片(26)分别通过塑料膜(25)连接有第二卡片(27),所述第二卡片(27)也通过塑料膜(25)连接在凹槽(17)远离第一卡片(26)的一侧槽壁上;所述泵入管(4)和引流管(9)位于主管(1)外部的下端均贯穿箱盖(31)并延伸至第二箱体(29)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29)通过其两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0)连接在第一箱体(28)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29)为框架式的箱体,且框架上安装有半透膜,所述泵入管(4)和引流管(9)的管路上且位于箱盖(31)上方均设有蠕动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包括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入管(4),所述泵入管(4)两端均贯穿第一通孔(2)延伸至主管(1)的外部,所述第二通孔(3)的一端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块(5),所述转块(5)位于第二通孔(3)内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滑杆(7),所述螺杆(6)的内部设有引流管(9),所述引流管(9)的一端贯穿螺杆(6)一端端面和滑杆(7)的一端端面并与外界相通,另一端贯穿螺杆(6)的另一端端面和转块(5)的端面并延伸至转块(5)的外部;所述主管(1)的上半部分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底部且位于主管(1)周圈滑动套接有滑套(18),所述主管(1)的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顶块(21)和第二顶块(22),所述第一顶块(21)的内侧壁上设有暗槽(20),所述暗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推块(19),所述两个推块(19)分别通过主管(1)侧壁上设有贯穿槽(8)固定连接在滑套(18)上,所述滑套(18)位于主管(1)外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塑料膜(25),每个塑料膜(25)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片(26),每个第一卡片(26)分别通过塑料膜(25)连接有第二卡片(27),所述第二卡片(27)也通过塑料膜(25)连接在凹槽(17)远离第一卡片(26)的一侧槽壁上;所述泵入管(4)和引流管(9)位于主管(1)外部的下端均贯穿箱盖(31)并延伸至第二箱体(29)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29)通过其两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0)连接在第一箱体(28)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29)为框架式的箱体,且框架上安装有半透膜,所述泵入管(4)和引流管(9)的管路上且位于箱盖(31)上方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雨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