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灭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96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杀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灭菌器,该气体灭菌器包括:第一容器10、第二容器20、紫外灭菌单元30、驱动装置40和轨道5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体灭菌器在用于容纳待灭菌气体的第一容纳空间与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二容纳空间之间设置了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待灭菌气体通过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形成微小气泡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并分散于液体中,经紫外灭菌单元进行灭菌处理,增加了灭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灭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杀菌
,具体涉及一种气体灭菌器。
技术介绍
空气中细菌非常多,还带有种类繁多的致病菌,现有技术中大多都是采用过滤网与光触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消毒灭菌,该种方式只能过滤颗粒物,不能过滤细菌。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紫外线进行灭菌的,但是紫外线在空气中的杀菌效果非常差,如何使空气灭菌效果更佳,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气体灭菌效果的气体灭菌器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气体灭菌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气体灭菌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气体灭菌器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容器;设于所述第一容器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容器滑动密封配合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底部和所述第一容器底部形成用于容纳待灭菌气体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被构造为将气体形成微小气泡的微小气泡发生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多个紫外灭菌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容器在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一容纳空间内的待灭菌气体通过所述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形成微小气泡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并分散于液体中,经紫外灭菌单元进行灭菌处理。优选地,所述微小气泡发生组件为多孔板组件,所述多孔板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的布设有通孔的第一板、隔水透气膜、和布设有通孔的第二板;所述第二容器在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一容纳空间内的待灭菌气体通过所述多孔板组件上的通孔形成微小气泡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并分散于液体中,经紫外灭菌单元进行灭菌处理。优选地,所述第二容器的顶部设有多个用于排出灭菌后气体的排气孔。优选地,所述气体灭菌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容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垂直设置的驱动轴;垂直设置的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轴和所述第二容器顶部的传动轴;和连接所述驱动轴和传动轴的凸轮。优选地,所述气体灭菌器还包括:垂直设置的轨道,所述驱动装置可滑动地设于所述轨道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体灭菌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气体灭菌器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容器;设于所述第一容器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容器滑动密封配合的用于将气体形成微小气泡的微小气泡发生组件,所述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将所述第一容器分隔成位于下部的用于容纳待灭菌气体的第一容纳空间、以及位于上部的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二容纳空间;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多个紫外灭菌单元;其中,所述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在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一容纳空间内的待灭菌气体通过所述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形成微小气泡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并分散于液体中,经紫外灭菌单元进行灭菌处理。优选地,所述微小气泡发生组件为多孔板组件,所述多孔板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的布设有通孔的第一板、隔水透气膜、和布设有通孔的第二板;所述第二容器在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一容纳空间内的待灭菌气体通过所述多孔板组件上的通孔形成微小气泡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并分散于液体中,经紫外灭菌单元进行灭菌处理。优选地,所述多孔板组件的侧面套设有外筒。优选地,所述外筒侧面设有一圈除水棉,所述除水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圈密封圈。优选地,所述第一容器侧面靠近顶部位置设有进出水口;所述第一容器侧面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单向进气孔。优选地,所述气体灭菌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多孔板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垂直设置的驱动轴;垂直设置的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多孔板组件的传动轴;和连接所述驱动轴和传动轴的凸轮。优选地,所述气体灭菌器还包括:垂直设置的轨道,所述驱动装置可滑动地设于所述轨道上。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灭菌器在用于容纳待灭菌气体的第一容纳空间与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二容纳空间之间设置了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待灭菌气体通过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形成微小气泡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并分散于液体中,经紫外灭菌单元进行灭菌处理,增加了灭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气体灭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气体灭菌器中第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气体灭菌器中多孔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气体灭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气体灭菌器中多孔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按照比例绘制。替代地,重点在于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部件。此外,在附图中的若干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对应零件。如本文所用的词语“示例性”或“说明性”表示用作示例、例子或说明。在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或“说明性”的任何实施方式未必理解为相对于其它实施方式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下文所描述的所有实施方式是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和使用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预期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详细地描述了熟知的特征和方法以便不混淆本专利技术。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和其衍生词将与如图1定向的专利技术有关。而且,并无意图受到前文的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或下文的详细描述中给出的任何明示或暗示的理论限制。还应了解在附图中示出和在下文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专利技术构思的简单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书另作明确地陈述。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微小气泡”又称为微型气泡,是指直径在50μm以下的气泡。该直径范围的气泡,通常气泡内的气体溶入周围的液相中,直径减小,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气泡内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气体”指无形状有体积的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可以是空气、氧气等。与在气相(例如空气)中传播相比较,紫外线在液相(例如水)中传播损失非常少,因此本专利技术将待灭菌的气体形成分散于液相中的微小气泡,在液相中接受深紫外的照射以达到杀菌的目的。深紫外线在液相中传播再穿透至微小气泡内部进行杀菌,这样的杀菌方式更均匀,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足够剂量的深紫外线达到气泡中杀灭气泡中的病毒或细菌。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灭菌器包括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微小气泡发生组件两侧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以及分布于第二容纳空间内的至少一个紫外杀菌单元,第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液体,第二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待灭菌气体,第二容纳空间内的待灭菌气体经过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形成微小气泡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中分散于液体中,紫外杀菌单元发射紫外线穿透微小气泡进行灭菌。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灭菌器在用于容纳待灭菌气体的第一容纳空间与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二容纳空间之间设置了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待灭菌气体通过微小气泡发生组件的作用形成微小气泡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并分散于液体中,经紫外灭菌单元进行灭菌处理。第二容纳空间中的液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为了便于说明,在下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灭菌器,其特征在于,该气体灭菌器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容器;设于所述第一容器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容器滑动密封配合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底部和所述第一容器底部形成用于容纳待灭菌气体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被构造为将气体形成微小气泡的微小气泡发生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多个紫外灭菌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容器在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一容纳空间内的待灭菌气体通过所述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形成微小气泡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并分散于液体中,经紫外灭菌单元进行灭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灭菌器,其特征在于,该气体灭菌器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容器;设于所述第一容器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容器滑动密封配合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底部和所述第一容器底部形成用于容纳待灭菌气体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被构造为将气体形成微小气泡的微小气泡发生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多个紫外灭菌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容器在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一容纳空间内的待灭菌气体通过所述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形成微小气泡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并分散于液体中,经紫外灭菌单元进行灭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的顶部设有多个用于排出灭菌后气体的排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灭菌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容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垂直设置的驱动轴;垂直设置的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轴和所述第二容器顶部的传动轴;和连接所述驱动轴和传动轴的凸轮。4.一种气体灭菌器,其特征在于,该气体灭菌器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容器;设于所述第一容器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容器滑动密封配合的用于将气体形成微小气泡的微小气泡发生组件,所述微小气泡发生组件将所述第一容器分隔成位于下部的用于容纳待灭菌气体的第一容纳空间、以及位于上部的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二容纳空间;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多个紫外灭菌单元;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巍梁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圆融医疗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