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超导贴肤面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85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效超导贴肤面膜,其是采用50%的铜氨纤维及凯丝纤维做为基材,并添加5%的聚丙烯酸酯纤维,且添加有30%的嫘萦系温感胶原蛋白纤维,以及进一步添加15%聚酯系远红外线暨抗菌抑菌纤维,而通过水轧的过程纺成该多效超导贴肤面膜,以此,能使其完全服贴于脸部,且能够保持适当的透气性,避免产生闷热感,以增进使用面膜的舒适性,且能产生抗菌及制菌的作用,以抑制及消灭细菌,进一步能够提升其吸湿、保温的效果,同时利用其扩散性,以减少敷料的用量,且使敷料扩散均匀,同时能够提升整体使用面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效超导贴肤面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膜
,具体涉及一种可提升其与脸部服贴性的多效超导贴肤面膜,以此能增进面膜的保养效果。
技术介绍
肤质源自于生理机制的自我调节及生育,在青少时期,由于代谢旺盛,使肤质弹性能有效维持,经过生长期之后,肤质内的胶原蛋白受到代谢开始迟钝及陈旧的影响,会使真皮组织之间失去连接,则肌肤弹性即减弱而开始产生皱纹。早期的护肤方法,是直接于肌肤上直接涂敷化妆料或保养品,于涂敷后让其直接在其表体肌肤,经毛孔潜进真皮层,但由于其剂料粒径较大及具内聚力,且时间短、易受外面因素影响,难以直接进入真皮组织,而降低其保养效果。近年来,脸部保养的方法倾向多样化,目前最常见的方式是将含浸有保养品的面膜覆盖于人脸上,以此使保养品的美容成分有效地渗透至肌肤里,而面膜的材料是采用不织布为主,但其缺点是透气性差,重量较重、且贴肤性不佳,造成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易因气闷而产生不舒服感。且一般不织布制的面膜敷脸的最佳时间为20至30分钟,若敷脸的时间太久,使用者由目视或手接触面膜表面往往还会保有湿润度,但其实面膜敷料中的水分及营养分都已完全丧失,尤其是接触到脸部肌肤那一面的部分则会因为虹吸原理,将皮肤角质层中的水分再回收到面膜敷料中,导致皮肤不但不会更加滋润,严重者还有可能会因为脸部水分的散失而产生刺激性皮肤炎等问题。再者其扩散能力不佳,在含浸保养品时用料需较多,且不均匀,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影响到整体的护肤效果,更甚者其在与外部空气接触后易孳生细菌,可能造成使用者脸部的不适。换言之,现有不织布制的面膜存在有闷热感、易流失水分、浪费敷料及易生细菌等问题,严重影响到面膜的整体效果,而如何解决前述问题,是业界所亟待开发者。因此,本专利技术人乃针对前述现有面膜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并通过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不断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多效超导贴肤面膜,以此能克服现有的面膜无法兼具透气、吸湿、扩散性及抑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效超导贴肤面膜,以此能使其完全服贴于脸部,且能够保持适当的透气性,避免产生闷热感,以增进使用面膜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效超导贴肤面膜,其能产生抗菌及制菌的作用,以抑制及消灭细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效超导贴肤面膜,进一步能够提升其吸湿、保温的效果,以避免脸部水分流失,且促进人体对敷料的吸收。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效超导贴肤面膜,其能增进面膜的扩散性,以减少敷料的用量,且使敷料扩散均匀,不仅能够降低面膜的制作成本,同时还能够提升整体使用面膜的效果。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前述的目的及其功效,其是采用50%的铜氨纤维及凯丝纤维做为基材,并添加5%的聚丙烯酸酯纤维,且添加有30%的嫘萦系温感胶原蛋白纤维,以及进一步添加15%聚酯系远红外线暨抗菌抑菌纤维,而通过水轧的过程纺成该多效超导贴肤面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使其完全服贴于脸部,且能够保持适当的透气性,避免产生闷热感,以增进使用面膜的舒适性,且能产生抗菌及制菌的作用,以抑制及消灭细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进一步能够提升其吸湿、保温的效果,使毛孔被有效打开,且促进人体对敷料的吸收,同时利用其扩散性,以减少敷料的用量,且使敷料扩散均匀,不仅可降低面膜的制作成本,同时能够提升整体使用面膜的效果,如此能够有效增进其附加价值,并提高其经济效益。为便于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成、特征及其他目的,以下乃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同时让熟悉该项
的人员能够具体实施。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多效超导贴肤面膜,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方便进行描述,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亦非将其构件限制于任何位置或空间方向。故当可在不离开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设计与需求而进行变化。本专利技术的多效超导贴肤面膜是采用50%的铜氨纤维及凯丝纤维做为基材,并添加5%的聚丙烯酸酯纤维,且添加有30%的嫘萦系温感胶原蛋白纤维,以及进一步添加15%聚酯系远红外线暨抗菌抑菌纤维,而织成一薄膜基片,再经裁切成一对应脸部的面膜、鼻膜等膜片;其中该铜氨纤维及该凯丝纤维的短纤规格分别为1.4d/38mm及1.2d/40mm,而该聚丙烯酸酯纤维的短纤规格为2.0d/38mm,其具有吸湿、保温的作用,且该嫘萦系温感胶原蛋白纤维的短纤规格为1.5d/38mm,其具有亲肤美白之效,至于该聚酯系远红外线暨抗菌抑菌纤维的短纤规格为1.5d/51mm,能产生抑菌及灭菌的效果,且该多种纤维通过水轧的过程纺成积重为40g/m2±5g/m2的不织布面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铜氨纤维的短纤规格为1.4d/38mm中的1.4d表示的是9000m长的该纤维其重量是1.4g,38mm表示的是该纤维的长度为38mm。同理,便可知上述1.2d/40mm、2.0d/38mm、1.5d/38mm以及1.5d/51mm所表示的含义。由前述多种纤维混合,并通过水轧的过程纺成积重为40g/m2左右的不织布的多效超导贴肤面膜,该多效超导贴肤面膜经检测具有保温率为29.9%、吸水扩散面积为1397.2mm2,透气性为620.7cub.ft/sq.ft/min,即一分钟时间内每平方英尺通过的气体流量为620.7立方英尺;抗菌活性值为4.08,其余特性如下表所示:在上表中,△是指温差的意思,ΔT1表示的是第10分钟与第0分钟之温差,ΔT2表示的是第10分钟与第20分钟之温差,ΔT3表示的是第20分钟与第0分钟之温差。通过前述的说明,本专利技术通过前述多种纤维混合,并通过水轧的过程纺成多效超导贴肤面膜,以此能使其完全服贴于脸部,且能够保持适当的透气性,避免产生闷热感,以增进使用面膜的舒适性,且能产生抗菌及制菌的作用,以抑制及消灭细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进一步能够提升其吸湿、保温的效果,使毛孔被有效打开,且促进人体对敷料的吸收,同时利用其扩散性,以减少敷料的用量,且使敷料扩散均匀,不仅能够降低面膜的制作成本,同时能够提升整体使用面膜的效果。因此,可以理解到本专利技术为一创意极佳的创作,除了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更大幅增进功效,且在相同的
中未见相同或近似的产品创作或公开使用,同时具有功效的增进。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效超导贴肤面膜,其特征在于,其是采用50%的铜氨纤维及凯丝纤维做为基材,并添加5%的聚丙烯酸酯纤维,且添加有30%的嫘萦系温感胶原蛋白纤维,以及进一步添加15%聚酯系远红外线暨抗菌抑菌纤维,而通过水轧的过程纺成该多效超导贴肤面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效超导贴肤面膜,其特征在于,其是采用50%的铜氨纤维及凯丝纤维做为基材,并添加5%的聚丙烯酸酯纤维,且添加有30%的嫘萦系温感胶原蛋白纤维,以及进一步添加15%聚酯系远红外线暨抗菌抑菌纤维,而通过水轧的过程纺成该多效超导贴肤面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超导贴肤面膜,其特征在于,该铜氨纤维及该凯丝纤维的短纤规格分别为1.4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启富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巧维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