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67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支架,包括第一环形件、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所述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分别相对于第一环形件倾斜设置,且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环形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铰接组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二环形件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第二环形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一侧;第三环形件的中部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转轴与第二环形件连接,第三环形件的底端可分离的卡设于所述定位槽内,第三环形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另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具有美观性,便于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希望自己的生活简单而富有特色,简易而富有创新型的家具、生活用品就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支架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组件,例如用来作为桌子、椅子等的支撑,或者用来用来摆放物品等。目前,可折叠支架的使用范围较广,在需要时可以展开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在不需要时可以将其折叠起来节省空间。但是现有的一些可折叠支架通常结构比较复杂,而且不具有美观性和便利性,满意满足现在人们较高的品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支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时具有美观性和便利性,而且便于收纳和存放。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折叠支架,包括第一环形件、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所述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分别相对于第一环形件倾斜设置,且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环形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铰接组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二环形件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第二环形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一侧;第三环形件的中部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转轴与第二环形件连接,第三环形件的底端可分离的卡设于所述定位槽内,第三环形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另一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仅用三个环状结构即可构成一个可折叠支架,使用时将第三环形件的底端卡设于定位槽内,该支架即被撑起,从侧面看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的下半部分以及第一环形件可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的支架;且该支架被撑起时,整个第一环形件会与支撑台(例如地面)接触,能够保证该支架良好的平稳性;将第三环形件顶部的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二环形件顶部的第一连接件分别与外部构件的相对两侧连接,外部构件即被稳定地放置在支架上;而且三个环形件被撑起时的环形交叉结构类似于立体星轨的样子,具有美观性,可作为装饰用的摆件;不使用时,使第三环形件的底部从定位槽脱离、第二连接件与外部构件分离,该可折叠支架即可被折叠成一个平面型,收纳起来非常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支架在使用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支架在使用状态下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支架折叠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支架折叠后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可折叠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第一环形件;2、第二环形件;3、第三环形件;4、定位件;41、定位槽;5、第一铰接组件;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转轴;9、椅子面。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第一环形件1水平设置,第二环形件2和第三环形件3分别超右和左倾斜,第二环形件2的底端与第一环形件1左端铰接;第三环形件3的底端可分离的卡接于第一环形件1的右端;第二环形件2和第三环形件3的顶端分别设置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连接件。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可折叠支架,包括第一环形件1、第二环形件2和第三环形件3,所述第二环形件2和第三环形件3分别相对于第一环形件1倾斜设置,且第二环形件2和第三环形件3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环形件1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铰接组件5和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上设置有定位槽41;所述第二环形件2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5,第二环形件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6,所述第一连接件6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一侧;第三环形件3的中部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转轴8与第二环形件2连接,第三环形件3的底端可分离的卡设于所述定位槽41内,第三环形件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7,所述第二连接件7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另一侧。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仅用三个环状结构即可构成一个可折叠支架,使用时将第三环形件3的底端卡设于定位槽41内,该支架即被撑起,从侧面看第二环形件2和第三环形件3的下半部分以及第一环形件1可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的支架,将第三环形件3顶部的第二连接件7以及第二环形件2顶部的第一连接件6分别与外部构件的相对两侧连接,外部构件即被稳定地放置在支架上;而且三个环形件被撑起时的环形交叉结构类似于立体星轨的样子,具有美观性,可作为装饰用的摆件;不使用时,使第三环形件3的底部从定位槽41脱离、第二连接件7与外部构件分离,该可折叠支架即可被折叠成一个平面型,收纳起来非常便利。进一步的,所述两个转轴8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环形件1所在的平面平行。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外部构件放置于支架上后,保证外部构件与两个转轴8相对应的两侧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进一步的,所述两个转轴8为一体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两个转轴8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分别位于第二环形件2两侧的外部,也可以是一根轴贯穿第二环形件2的两侧,便于组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7与所述第一连接件6所连接的平面与所述第一环形件1所在的平面平行。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外部构件放置于支架上后,保证整个外部构件是保持水平状态,当然也可以使第二连接件7与所述第一连接件6所连接的平面相对于第一环形件1所在的平面倾斜,以满足其他的使用需求。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7的数目均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二连接件7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环形件1所在的平面平行。由上述描述可知,两个第二连接件7以及一个第一连接件6可使外部构件具有三个支点,可保证外部构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固。进一步的,所述转轴8到第一铰接组件5的距离与转轴8到定位件4的距离的比值等于转轴8到第一连接件6的距离与转轴8到第二连接件7的距离的比值。由上述描述可知,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可推导出,第二连接件7到第一连接件6之间的连线与第一环形件1所在的平面平行,结合前面的描述可知,使用时整个外部构件会保持与第一环形件1平行的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件1的面积小于第二环形件2的面积,第二环形件2的面积小于第三环形件3的面积。由上述描述可知,三个环形件大小不同,在折叠时,三个环形件能被折在同一个面内不会发生重叠,确保折叠后的体积最小。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形件2位于所述第三环形件3内。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三环形件3最大,折叠时第二环形件2可完全容置于第三环形件3内,不会与第三环形件3发生干涉。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件1、第二环形件2和第三环形件3为圆环或者椭圆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6为铰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7为卡接件。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可折叠支架,用于支撑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可以为桌面、椅子面、盘子、花盆等物体。该可折叠支架包括第一环形件1、第二环形件2和第三环形件3。所述第一环形件1、第二环形件2和第三环形件3可以为圆环或者椭圆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件1、第二环形件2和第三环形件3均为椭圆环,且三个椭圆环的长轴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第一环形件1、第二环形件2和第三环形件3的大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件1的面积小于第二环形件2的面积,第二环形件2的面积小于第三环形件3的面积,所述第二环形件2位于第三环形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形件、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所述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分别相对于第一环形件倾斜设置,且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环形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铰接组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二环形件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第二环形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一侧;第三环形件的中部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转轴与第二环形件连接,第三环形件的底端可分离的卡设于所述定位槽内,第三环形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形件、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所述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分别相对于第一环形件倾斜设置,且第二环形件和第三环形件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环形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铰接组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二环形件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第二环形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一侧;第三环形件的中部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转轴与第二环形件连接,第三环形件的底端可分离的卡设于所述定位槽内,第三环形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另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转轴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环形件所在的平面平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转轴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建魏泽岚梁军黄御彰林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